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首批!甘肃多所学校拟入选

甘肃发布 2023-10-23

5月8日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

关于首批全国健康学校

建设单位名单的公示

其中

甘肃30所学校拟入选


教育部网站截图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首批全国健康学校

建设单位名单的公示


  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2〕15号)精神,由学校自主申报、各省级教育部门遴选推荐,经组织专家进行条件审核,拟确定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等1076所学校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现就相关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5月8日至5月12日。
  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写明联系电话。反映情况的书面意见请于2023年5月12日24时之前通过信函邮寄,或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电子邮箱,逾期及匿名反映不予受理。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邮政编码:100816)
  电子邮箱:casnhp_xxws@163.com
教育部办公厅2023年5月8日



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公示名单
(甘肃省30所)




  • 兰州实验小学

  • 白银市白银区第一小学

  • 安定区巉口中心小学

  •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小学

  • 金昌市第二小学

  • 华亭市西郊小学

  • 镇原县孟坝寄宿制小学

  •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湾小学

  • 敦煌市东街小学

  • 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

  • 白银市第一中学

  • 定西市第一中学

  • 陇南市第一中学

  • 庄浪县紫荆中学

  • 华池县第一中学

  • 天水市第一中学

  • 甘肃省张掖中学

  • 金塔县中学

  • 张家川县胡川镇中学

  • 甘州区大成学校

  •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

  •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 西北师范大学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 河西学院

  • 兰州理工大学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2022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重点支持一批有条件的学校建成全国健康学校。《通知》从基础条件、学校治理能力、教育教学、健康促进等4方面明确了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基本条件,并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校健康治理体系、提升全体学生健康素养、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健康监测评价机制、增强校园健康服务能力、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等7项建设目标任务。



全国健康学校建设目标任务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各领域创新发展,办出特色,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五育协调的育人环境,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综合素质。将学生健康水平作为评价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建设、办学质量、教师教学绩效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关键指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支持学生高效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二、健全学校健康治理体系


  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线,将促进学生健康作为学校办学基本任务,融入学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和建设项目。创新体制机制模式,健全学校健康治理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和作业、考试、读物、手机、营养、睡眠、体质、心理健康、预防沉迷网络游戏等专项管理规定,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政策环境。学校要成立健康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学生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和健康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发布学生健康促进年度报告。鼓励学校创新学生健康促进模式,形成“人人促健康,师生享健康”的健康促进格局。
  三、提升全体学生健康素养
  以提升学生健康水平为导向,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观念、获取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尊崇健康文化风尚,走好健康成长之路。将健康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健全学生健康素养动态监测机制。建立学生健康素养评价制度,有效应用信息系统管理学生健康素养,严格写实记录、公示审核、形成档案等评价程序。学校每年实行学生健康素养测评,结果向学生及家长反馈。定期开展学生健康素养展示活动。
  四、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以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为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内容体系,鼓励共建共享学校健康教育资源库,建设健康教育教师教学工具库。健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新机制。探索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渗透健康观念、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健康教育”融合新格局。建设校本健康教育精品课、示范课、共享课,积极参与本地区和全国健康教育教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开展“互联网+健康教育”,形成线上线下健康教育并举新机制。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学校培养健康教育教学名师、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
  五、建立健康监测评价机制
  以解决制约学生健康的影响因素和重点问题为基础,建立学生健康监测预警机制和数据库,科学、规范、有效管理应用学生健康信息。动态监测、研判与干预学生视力、学生睡眠时间、体质、心理、营养发育等健康状况,常态化开展疾病、环境、健康因素监测,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慢病行为危险因素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预防与干预评价。每年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生健康体检、学生健康素养测评,实现学生健康信息数据融通应用。建立健全学生健康电子档案,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开展健康评价,为学生制定针对性健康指导方案、发放个性化健康处方。
  六、增强校园健康服务能力
  以维护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为目的,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统筹建设规范化的校医院或卫生室(保健室)、心理咨询室、体育与健康教研室、健康教育体验室、健康教育校长(名师)工作室等学生健康促进场所,提供必要的手机保管装置。建强用好学校健康促进管理信息系统。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坚持多病共防,健全校园疾病预防体系。有效实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突发应急处置结合新机制,全面提升学校应急管理能力。
  七、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环境
  以增进学生福祉为中心,实行学生健康清单管理制度,着力以执行“健康促进清单”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的环境,着力以消除“健康不利清单”化解不利于学生健康的因素。营造和谐、友善、轻松、愉快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营造学校及其周边清洁、安全、安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全面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质量认证管理,高水平推进学校教育卫生设施、教学环境、设备等符合国家规范、标准。生活服务设施设备齐全,按实际需要设置符合标准的食堂、卫生厕所、开水房、浴室等用房,促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全覆盖。按标准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设施,面向师生普及急救知识技能。健全学校、家庭、医院、社会协同促进学生健康长效机制。鼓励学校宣传、展示和交流健康促进典型经验,示范带动健康家庭、健康社区等健康细胞建设。

(上下滑动查看)



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基本条件

 

  一、基础条件


  1.独立设置的全日制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有三届以上毕业生。中小学本学段各年级完整,每个年级原则上不少于5个平行班。校园占地面积原则上不少于80亩。特殊类型学校可适当放宽条件。
  2.办学条件良好,教育教学、体育锻炼、管理服务场地场所、设施设备和仪器等符合国家规定标准,达标适用、数量够用、质量好用,特别是食堂、卫生厕所、浴室、开水房、手机保管装置等生活服务设施,符合安全、清洁、无风险要求。
  3.数字校园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和管理能力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要。
  4.近三年学校未发生集体食物中毒、饮用水污染事故、传染病暴发流行、致使学生残疾或死亡以及其他严重安全事故或重大舆情等事件。
  二、治理能力
  5.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方向正确,育人宗旨明确,发展思路清晰,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学校发展规划。
  6.学校治理体系健全,建立教学、预算、学籍、资产和风险管理等制度体系。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忠诚干净担当,结构合理,团结和谐,具有较强的决策、组织、执行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善于整合社会资源。
  7.办学行为规范,遵守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近三年各项办学活动特别是财务管理、学生管理、师德师风、资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工作未发生违规违纪问题。
  三、教育教学
  8.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校风、师风、学风、校园文化良好。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健康教育内容全面,教育教学质量高,育人特色突出。
  9.教师队伍基础较好,科任教师特别是体育、健康教育、保健教师、校医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方式科学,勇于开拓创新,教书育人成果显著。
  10.学生综合素质良好,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有效应用评价结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四、健康促进
  11.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健康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健康促进工作有人管、有经费、有制度、有成效。落实作业、考试、读物、手机、营养、睡眠、体质、心理健康,预防沉迷网络游戏等专项管理规定,确保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12.健康教育基础良好,按要求配备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师、校医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教育方法有效,特色鲜明,学生健康素养高。
  13.卫生服务工作扎实,建有校医院或校医室(卫生室、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等。重视学生健康监测、疾病预防、干预治疗。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推进无烟学校建设。有效开展疫情防控、食品安全、负面舆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保障机制建设。与社区协作开展健康促进工作。
  五、预期效益
  14.以增强学校健康促进能力为切入点,形成学校办学治校的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格局,促进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更加完善,带动学校在深化改革中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实力、育人成果和办学效益。
  15.以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突破口,建成更加完善的学校健康治理体系、健康教育体系、健康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创新健康中国健康细胞有效模式,带动学校改革发展,引领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作出教育贡献。

(上下滑动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名单


来源:教育部网站








编辑:王学香 责编:朱旺 校审:都一鸣

往期荐读
关于全省乡村产业振兴和财政支农重点工作拟激励奖励县区的公示
【微视频】甘肃: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产业
庆阳:工业经济绘出“昂扬曲线”
【中央媒体看甘肃】智慧农业助力移民增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