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媒体看甘肃】祁连青山当如是|新时代河西走廊纪行

甘肃发布 2024-02-04

祁连山,护佑河西走廊、促进文明交流的“幕后英雄”。她的皑皑雪山和冰川,哺育了绿洲里的城镇和农田,滋养了大片草场,吸引了众多民族在此定居。


从此,浩瀚无垠的荒漠戈壁和无人区边缘,就有了一条绵延近千公里、狭长却牢靠的通道。


伴随金戈铁马、商旅驼铃,中原和西域乃至欧洲,在整个欧亚大陆的版图上,不同文明的交汇、茶马丝绸的互市、各个民族的交流,有了稳固的纽带。


曾经的过度索取让祁连山发出低沉的悲音。一段时期里,祁连山,既是伟大的祁连山,也是羸弱和危机并存的祁连山。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整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次深刻调整。新时代,沿线历经阵痛,实现美丽嬗变。青山常绿,还要细心呵护。



让我们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没有祁连山,会是什么样?黄河以西的广大干旱区,黄沙漫漫,鲜见绿洲;古丝路的繁盛景象可能只是海市蜃楼,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格局或许不是今天这样。


祁连山,护佑河西走廊、促进文明交流的“幕后英雄”。她的皑皑雪山和冰川,哺育了绿洲里的城镇和农田,滋养了大片草场,吸引了众多民族在此定居。从此,浩瀚无垠的荒漠戈壁和无人区边缘,就有了一条绵延近千公里、狭长却牢靠的通道。伴随金戈铁马、商旅驼铃,中原和西域乃至欧洲,在整个欧亚大陆的版图上,不同文明的交汇、茶马丝绸的互市、各个民族的交流,有了稳固的纽带。


这是2023年9月20日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镇境内拍摄的祁连山秋日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幸好,历史无法假设。这同样也值得警惕,历史没有如果。


曾经的过度索取让祁连山发出低沉的悲音。一段时期里,祁连山,既是伟大的祁连山,也是羸弱和危机并存的祁连山。


新时代,沿线历经阵痛,实现美丽嬗变。青山常绿,还要细心呵护。


这是2023年6月25日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拍摄的祁连山景色。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嬗变


车行牧道,两旁蒿草夹击,足有一人高。穿过密草,峡谷山峦豁然开朗。甘肃省永昌县焦家庄镇夹道二沟萤石矿旧址,金昌市生态环境局永昌分局局长杨远程展开地图,尝试给记者找出曾经的矿口,也不由感慨“快分不出来了”。


这是1月22日拍摄的甘肃省永昌县焦家庄乡夹道二沟萤石矿井口旧址(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睿摄


透过无人机视角俯瞰,昔日斑驳的山体披绿,矿井边坡、堆渣处皆被草木覆盖。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六年有余,修复区域正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沿连霍高速西进河西走廊,延绵的祁连山相伴而行。远望祁连,宁静安详。但那只是外围。只有走进祁连山深处,才能看到无与伦比的壮美草原、森林、雪山、冰川,也才能发现过去无序无度发展留下的、鲜为人知的印记。


这是2023年9月20日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镇境内拍摄的祁连山秋日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祁连山是哺育生命的“母亲山”。河西走廊的水林田湖草沙冰,全系于此山。自祁连山中流淌出的冰雪融水,形成了泽被走廊绿洲的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点点绿洲又和祁连山“联手”,阻挡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南侵,千百年来默默维系着区域生态安全。


祁连山也是资源富集的“万宝山”。铁、铜、铅、锌、金、钨、锰、石棉、煤炭等丰厚矿藏深蕴山中,吸引资本不断挺进深林。


自半个世纪前第一宗大型煤矿设立,砍伐林木、大肆开矿、密集建设小水电……多轮开发,累积出局部受损严重的祁连山。2017年,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自此,祁连山经历了一场猛药去疴的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


这是2023年8月2日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拍摄的千马龙煤矿关停退出后的生态修复情况(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智敏摄


144宗矿业权分类退出、42座水电站分类处置、25个旅游设施项目完成整治……保护区受损的生态系统得以休养生息,修复区域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以自然之力恢复本来面目。



这是在金昌市永昌县境内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家庄夹道二沟拍摄的萤石矿矿点生态修复情况。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智敏摄

高耸的原生密林旁,低矮云杉静静生长。几只蓝马鸡列队踱过冰河,留下深深浅浅的爪印。


“不稀奇啦。”兰建荣是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的一名生态管护员。在他眼里,这几年蓝马鸡、岩羊、马鹿皆属“常客”,他还曾与雪豹正面遭遇。


2023年10月12日,在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通过“生态环境一张图”查阅相关环保数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整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次深刻调整。


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野生动植物管理科科长马堆芳告诉记者,随着人为扰动减少,包括“旗舰物种”雪豹在内的野生动物频频现身。200多只大种群白唇鹿、800只左右特大种群岩羊、50只以上大种群蓝马鸡……曾被认为几近绝迹的马麝也重新出现在祁连山里。保护区还新发现了凤头蜂鹰、红脚隼、藏狐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专家认为,这揭示了生态环境的向好趋势。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评估结果显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明显改善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增加37.5%;植被指数增幅10.88%。


2023年4月9日,在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阿伊纳乡苏干湖湿地,黑颈鹤翩翩起舞。新华每日电讯发高宏善摄





转型


2023年8月,张掖市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投资5800余万元的烟气余热节能发电系统正式投用。董事长闻斌说,新设备将环保除尘烟气的废热回收用于发电,截至2023年11月底,公司已节约标煤约355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800吨。


这家企业曾因环保欠账“挨过板子”,又靠环保改造“尝到甜头”。2017年,企业因污染问题关停。此后,公司拆烟囱、布监控、上设备,咬紧牙关先后投入近亿元用于环保设施改造升级。改造完成时,恰逢同类企业因环保问题纷纷关停,市场货源紧俏,公司不仅收回环保投入,还扭亏为盈。2022年,巨龙铁合金公司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亿元,比改造前翻了一番。


企业重生,闻斌深有感触:“生态安全同生产安全一样,必须高度重视。绝不能搞经济建设时忽视环保投入、生态整改时再恶补生态欠账!”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一批曾被问责的干部在接受采访时真诚反思:过去来自民生改善的压力和加快发展的冲动,共同构成了惯性思维,形成了侥幸心态,阻碍了向绿色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型。问责“重拳”落下,上上下下“挨了板子记住疼”:生态红线不可逾越!


走访中,沿线干部群众都说,要把祁连山这道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真正筑牢守好,就必须既忍得住“阵痛”,及时整改“疗伤”,又必须厚植绿色理念,在行动上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2023年2月14日,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的祁连山支脉乌鞘岭被白雪覆盖,宛如水墨画(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行走在祁连山下的木栈道上,云海笼罩下的雪山冰川依稀可见。途中偶尔要停下脚步,等候过路的牦牛。


春赏百花秋观叶,夏纳凉风冬听雪。在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冰沟河景区,游人四季皆可亲近广袤自然,领略祁连壮美。景区总经理聂福照说,景区依照环保要求整改后,最大限度保持了自然生态原真性、完整性,2023年游客人数创历史新高。“已有20多个生态研学项目陆续落地,这里今后也会是祁连山自然科普教育基地。”他说。


这是武威市古浪县南部山区景色。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睿摄


不仅是整改,如今整个区域的发展谋划都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为要。致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已成为祁连山沿线市县的重要目标。


张掖市致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成立西部碳汇交易平台,在全省率先完成35.1万亩林业碳汇和400万亩草原碳汇交易,净收益7450万元。


这是1月21日拍摄的优然牧业武威牧场(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睿摄


武威市聚焦奶业、特色农产品、新能源等特色优势培育绿色生态产业,2022年全市生态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8.8%。


金昌市加快建设新能源千万千瓦级基地、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区和河西走廊新能源电力调峰中心,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市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474.47万千瓦。


这是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拍摄的祁连山景色。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沿线群众也正循绿色发展之道,形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2023年末,赶上300余只携带“健康证明”的羊,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西岭村牧民顾伟东再度转场。与传统意义上的转场不同,他的目的地是酒泉市肃州区三墩镇的农田。直至今年3月,他都会在更温暖的农区放牧、接羔。


这是在山丹马场一场有限责任公司拍摄的马群。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可任摄


这种新的生产方式,这几年在祁连山牧区兴起,牧民称作“借牧”。2023年10月中旬开始,大批牧民都将自己的牛羊赶到邻近乡镇的玉米、苜蓿地里,依靠秸秆、苜蓿育肥过冬。这一来自农牧民的创意,既让农田免去秸秆焚烧的污染,又减轻了草原承载压力。2023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全县共有30.2万个羊单位前往农区“借牧”。





挑战


寒露之后,祁连山中段迎来多场降雪。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西水保护站站长张永称悬着的心才暂时放下。


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西水自然保护站观台资源管护站,工作人员通过监控查看管护区域内实时动态。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这几年关停退出、植被恢复,牧草枯落物堆积叠加,易燃物载量逐年增多,林区防火压力显著增加。张永称说,每年10月到次年5月的防火期,自己都睡不了一个囫囵觉。“2023年旱情重,夏季起防火压力就比以往更大。”


1月22日,在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西水保护站,工作人员商议管护责任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守护者们另一个“甜蜜的负担”是“家族”日渐庞大的野生动物。随着祁连山野生动物资源恢复,它们的分布范围和活动区域,渐与周边农牧民生产生活“接壤”“重合”。有护林员就曾在巡护途中遭豺围攻。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今,仅肃南一县就发生野生动物伤害牧民家畜事件234起,伤害家畜共计1314头(只)。肃南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安玉锋说,野生动物经常到放牧草原抢食,与家畜长时间混牧甚至混居,易给彼此带来疫病威胁。


从更大尺度时空变化来看,祁连山沿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生态环境本底脆弱,由“大治”到“长治”挑战仍存。


这是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南部的盐池湾湿地风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陈斌摄


作为祁连山“由乱到治”的记录者,记者在过去六年间十余次踏入祁连山,奔走中见证了沿线干部群众在生态治理阵痛之后,改善生态、转型发展的极大决心。但一种担忧也同时在脑海萦绕:这里仍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样本,支持地方保障民生、保护生态等发展的积累尚未完成,破坏会不会卷土重来?


祁连山生态问题问责激发的震荡给固有发展模式带来巨大裂痕。新时代,祁连山沿线矗立在转型关口,一旦突围,不但生态转危为安,沿线地方的发展理念、发展秩序也将实现变革和重构。受访者期望,一方面,地方应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方面加强探索,为绿色农牧业、高端旅游业等新业态注入“强心针”,培育出竞争力和生命力兼具的接续替代产业;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快生态产品的全面市场化步伐,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更多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为以祁连山地区为代表的生态消费品产出区提供更多发展可能性。


从全球范围看,气候变化正在导致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在河西走廊,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在去年表现为局地严重旱情。


这是2023年8月4日在金昌市永昌县境内拍摄的西大河二级水电站退出后的生态修复情况(无人机照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智敏摄


记者2023年8月在张掖市山丹县、金昌市永昌县走访看到多个水库“见底”,永昌县西大河水库偌大的库区超四分之三裸露。相关负责人称,与往年同期相比,蓄水量明显减少,持续几个月死库容运行。途中记者还遇到了当地政府的运水车。等水的村民告诉记者,今年人畜饮水保障艰难,部分村民家中自来水断供,“现在吃水都得靠车拉,更别提灌溉了。”


在祁连山腹地的七一冰川,记者就在三年时间里连续目击了冰舌退缩的明显变化。2023年7月30日卫星资料显示,祁连山东、中、西段积雪面积较历年同期减小,总面积减少26.8%,其中东段减少达69.1%。


这是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拍摄的祁连山北麓冬日景象。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范培珅摄


根据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长期连续监测,从1996年至2020年的24年间,祁连山北麓中段排露沟监测区气温升高0.6摄氏度;2002年至2016年,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呈下降趋势,从175厘米减少到154厘米,完全解冻深度和冻土最大深度均有减小趋势。专家称,这一趋势仍在持续。


未来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选择。青山常绿,需要共同守护。(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马维坤 王博 宋佳 张智敏)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张晋敏 责编:朱旺 校审:都一鸣


往期荐读
甘肃省2024年拟录用选调生结果查询等有关事项的公告
国务院批复!甘肃国土空间规划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
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锋~甘肃局地雨雪上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央媒体看甘肃】祁连青山当如是|新时代河西走廊纪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