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你热爱这片土地,这里并非寸草不生”

甘肃发布
2024-09-06
这是某天在视频社交平台上
直播的甘肃民勤的日落

直播画面截图

直播画面里,太阳慢慢从高悬到藏于地平线下。日落的余晖洒满了整片沙漠,笼罩在暮色之下, 一切都如此美好。

这样的景象,不仅让直播间的观众沉醉留言道:“我的新电子工位”。也让人开始对这位名叫“小仲—沙漠变绿洲”的主播产生了好奇。

“一个坚守在家乡返乡创业种树防沙的年轻人”

点进“小仲—沙漠变绿洲”的账号主页,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希望与坚持的世界。每一条视频,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情的告白,是对治沙造林事业不懈努力的记录。

在他的主页简介中,只简单地写道:“一个坚守在家乡返乡创业种树防沙的年轻人。”

就是这位来自民勤县西渠镇丰收村的年轻人仲麟,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在腾格里沙漠西部种植梭梭树,公益造林4000余亩。

仲麟正在沙漠中种树。受访者供图

其实在今年三月,仲麟就火了。

综艺节目《种地吧》的十位少年在民勤,与当地村民和志愿者共同栽下18万棵梭梭树苗。大学毕业后回家种梭梭树的仲麟参与节目录制,一夜之间变成全网喜欢的“仲麟哥”。

仲麟。受访者供图

突如其来的流量和关注度,让仲麟感觉像做梦一样。面对这样的变化,仲麟没有停下脚步。他意识到,这份关注度和流量是宝贵的资源,应该被用来推动更多实际的环保行动。

于是,每当夕阳西下,仲麟总会站在那片他亲手栽下的梭梭林旁,架上机位开始直播,让更多人通过镜头看到他的家乡——民勤。

想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要看种它的人是谁

民勤,一个以坚韧不拔著称的沙漠之城,恰好位于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浩瀚沙漠的交汇之处,仿佛是自然界中一道细微却坚韧的防线。若非民勤的存在,这两大沙漠恐将无缝对接,其南下的沙化步伐将更加肆虐,河西走廊这一历史与文化的长廊,或将面临被无情吞噬的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了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征战史。

“小时候,经常能看到沙尘暴像棉被一样,由远及近,从头顶压过来,家里的桌子上常常是一层沙土。”那时候,民勤的环境让仲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特别是南方那片温润、绿意盎然的土地,对他而言就像是梦中的天堂。仲麟继续说道,“其实以前念书的念头,是要走出民勤,去到南方生活。”

干涸的青土湖。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仲麟对家乡的情感也在悄然变化。当他真正有机会离开民勤,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时,2021年,大学毕业的仲麟选择了回到民勤。自毕业之日起,他便踏上了追随村中前辈的足迹,以治沙志愿者的身份,踏入了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海。


“相比回家种树,肯定还有其他‘选项’。作为民勤人,我上高中之后才开始慢慢了解、热爱自己的家乡。有一句话这样说,读书不是为了逃离家乡,而是为了回来建设家乡。父辈们深爱着这片养育了他们的土地,每年四五月份农闲时候,他们都会自发去种树,透过他们的行动,我看到了老一辈人的坚守。”

仲麟正在沙漠中种树。受访者供图

民勤有句老话,“三分种,七分管。”要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不容易,而决定这棵树能否成活的,常常是播种它的人。

四年前,他第一次尝试在家附近的沙地种梭梭树,由于种植经验不足,仅为500棵树浇过一次水,最终全部旱死。

仲麟正在沙漠中种树。受访者供图

仲麟并没有放弃,他通过查阅资料,向当地老一辈治沙人学习经验,又种了800亩梭梭树。为了方便看护树苗,仲麟直接把“家”搬到沙漠里,他头顶烈日、脚踩风沙,每天在沙漠里坚守24小时,一天下来,嘴角、鼻孔、耳朵里都是泥沙,却没有一句怨言。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树苗的成活率最终高达90%。从最初的懵懂学习,到如今穿梭于沙丘之间,他对梭梭树的了解日益深厚,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逐渐成长的梭梭树,也见证着民勤这片土地上的春夏秋冬与四季流转。

仲麟的种林“使命”

“仲麟”这个名字好像冥冥之中赋予了他种林的使命。

他用自己的行动在沙漠播种了希望。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民勤,关注这片被风沙侵袭的土地。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了解仲麟的故事,被他的坚持和热情所感染,纷纷加入到治沙造林的行列中来。有的捐赠树苗,有的提供技术支持,还有的直接参与到植树活动中,与仲麟并肩作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绿脉筑梦实践团同学正在种树。图片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如今,民勤也不再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字,它成为了人们心中那片需要呵护的绿色希望之地。政府、企业、公益组织以及无数普通民众,纷纷伸出援手,共同构建起了一道抵御风沙、守护绿色的坚固防线。

截至目前,民勤县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30万亩以上,其中压沙造林110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50年代的3%提高到18.28%,较大的青土湖、老虎口、龙王庙、西大河等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据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与第五次监测结果相比,全县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50.93万亩、占比由90.34%下降到88.18%,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1.06万亩、占比由75.81%下降到75.57%。

如今,在这座以“人民勤劳”而得名的小县城,人们用“寸草遮丈风”的执着,一代又一代民勤人用双手和智慧在浩瀚沙漠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西北的风很粗犷,
玫瑰从未在这生长,
但如果你热爱这片土地,
这里并非寸草不生,
有爱的话也会变成绿洲。

来源:光明网(ID:gmw_001)








编辑:都一鸣 责编:朱旺 校审:张晋敏


往期荐读
实录丨“权威部门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广播电视局专场
【微视频】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答卷——生态文明建设的甘肃实践综述
甘肃一景区开放和售检票时间调整!
甘肃(武威)国际陆港与格鲁吉亚之间往返零散国际铁路货运线路全面贯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甘肃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