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6个国家和地区、38项、64期、1435人次,“一带一路”上的交大支撑

2017-05-17 北京交通大学

不久前,在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同步直播的一堂中国大学物理实验课,吸引了几十万外国网友观看。课堂上的25名肯尼亚学生,目前正在北京交通大学留学,为将来服务本国铁路事业做准备。在他们的祖国,一条全中国标准的铁路——蒙内铁路即将通车,这条铁路的运营需要大量专业人才。


5月15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当天,《科技日报》发表文章,报道北京交通大学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

▲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为蒙内铁路量身定制专业人才


 “蒙内铁路用的是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我非常渴望在这里学到专业技能,因为这些知识回国后肯定用得上。”肯尼亚留学生丹尼尔告诉笔者。



蒙内铁路不仅是肯尼亚近百年来新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未来将联接东非6国,成为拉动肯尼亚民众交流、经济腾飞的一道新风景。


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领域的高等学府,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北交大发挥学科优势成立“国家轨道交通技术教育与服务中心”,服务中国铁路“走出去”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教育服务工作。



肯尼亚留学生们在北交大不仅学习与铁路建设、运营管理息息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有一个学期的实训,包括电力机车的检修、客车电气装置的熟悉等。由于第一批培训效果显著,今年3月,肯尼亚第二批留学生来到北交大,开始他们在中国的学习生涯。留学生们学制为4年半,毕业时将获得北交大的学位证和毕业证。



今年北交大与中国路桥公司共同签署“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根据肯尼亚需求扩大合作培养留学生的规模,留学生人数未来将超过原计划的一百人,并将在非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全方位、各层次的教育合作。



教育应先于企业“走出去”


上个世纪70年代,在非洲的坦赞铁路沿线上有一批“中国通”。当时北交大为中国最大援外成套项目之一——坦赞铁路培养了200名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留学生,这些学生回国后为坦赞铁路的运营贡献了重要力量。


▲ 1972年6月,坦、赞两国留学生报到入学后举行开学典礼


 “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时,教育应先于企业‘走出去’,尤其作为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国际交流更须前瞻性布局。”北交大校长宁滨介绍。




2015年,该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在俄罗斯建立了“中俄交通学院”,成为中国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走出去”的境外办学机构。北交大牵头成立的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打通了联盟内高校跨区域人才培养的通道。而学校已建成的中美、中俄、中英三个国际联合高铁研究中心,成为中美中俄中英人文交流机制项目,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国际化的办学视野,进一步推进了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多元办学格局。



涉外培训效果日益显现


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经过持续多年的努力,北交大轨道交通涉外培训取得了积极成效,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日益显现。近几年,北交大配合中泰铁路建设已先后开展了10期铁路涉外培训,参与培训的有泰国政府有关官员、铁路专业科研教育工作者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这些学员成为推进中泰铁路建设的积极力量。在技术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泰方对于中泰铁路建设项目和中国高铁标准的认知度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中泰项目进展。


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北交大已累计承担各类铁路涉外培训项目38项,开班64期,服务来自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技术工程师、管理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累计1435人次,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成为中国铁路技术体系形成比较优势的重要支撑力量。





 小微推荐 

▪  百余专家大咖齐聚北京交大,刷爆高校宣传人的“朋友圈”

▪  曹国永做客中国教育电视台直播节目 谈“一带一路”

▪  点赞!100余名交大人,活跃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

▪  时光中妈妈和我 | 对比了以前和现在的合影,湿了眼角

▪  我“交”傲|看交大人如何铺就铁路信息化的“金光大道”

▪  这个不远万里来交大求学的小伙,没想到是这样的非洲留学生

▪  厉害了交大人!国内首条“无人驾驶”地铁将试车

▪  创造轨道交通奇迹!北京交大一流成果被《人民日报》点名啦

▪  节省数十亿元!这群交大人守望中国轨道交通20年

▪ 北京交大助攻!高铁走出去,高校打头阵  

▪ 《人民日报》| 北京交通大学:一流成果引领行业发展 高科技创造轨道交通奇迹




——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出品 ——


为交大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