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样的!这位交大小伙登上《人民日报》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我交一位优秀学子名列其中!他是谁?凭啥登上《人民日报》?一起来看!
“经严格选拔、评审,2018年,约5万名优秀本专科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在这批同学中,又有100名学生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各高校推荐评选出的本专科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当代青年勇于担当、奉献国家的爱国情怀,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严谨作风,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品格,彰显了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胜信心。”
李祥同学
从众多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
摘得此荣誉
他是怎么做到的
接下来 就和通通一起
走近他的故事吧
专注学业,入学以来获得国家奖学金等各类荣誉10多项;
携笔从戎,先后随连执行湖北抗洪抢险、G20峰会安保等任务,获评优秀士兵等4项荣誉;
党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班主任助理、学院军训助理……累计各类学生工作时长超1000小时……
他就是李祥,一个“不抛弃、不放弃”的交大兵!
“想当英雄不容易”
当被问及选择大一结束去当兵的原因时,李祥不假思索地答到:“这是每个男孩子心中的英雄梦!”但是对于大一时2400m测验都难以及格的他来说,想成为一个“兵”必然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我自己体质有点偏弱,但跑3000m是军营的硬性要求,”李祥说,“头三个月的新生训练中,我落在后面,班长就在后面追着我跑,对于我们这些体质弱的新兵,晚上还要’加餐’,终于知道了想当英雄不容易。”
此后,李祥严格要求自己,勤加练习,最终,他可以在11分钟内跑完3000m,用一个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成绩为新兵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时就像发了疯,累到麻木”
2016年4月,正当李祥准备退伍回校时,湖北发大洪水,他与战友从驻地鄂州出发,颠簸了4个小时来到孝感八一大桥。“当时我们队的任务是扛沙袋、驻土堤,为了让建提的速度快过洪水涨水的速度,大家都像发了疯似的,拼命扛沙袋。”
六个小时,他与战友们颗米未沾。
直到深夜十一点,李祥才接过了他的晚饭——一个馒头。“我们当时都没什么感觉,说真的,根本没有精力再想其他事情。”
然而,高强度的抢险救灾任务、身心所肩负的极大负荷和压力,在看到提着饭菜,拿着自家西瓜赶来的乡亲们的那一刻全都消散了。“乡亲们的那个西瓜是真的很甜!”时至今日,李祥仍记忆犹新。
这次的经历不仅仅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军人”这个集体的意义,也让他明白了“担当”二字的分量。“那一刻,作为一个军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从军让我变得更加外向”
“从军”给李祥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的提高,“我的性格也因此变得更外向了”。
那个曾经坐在教室角落默默地干着自己事情的男孩,现如今已成长为带过近一千人新生军训的教官,他完成了从参训者到施训者的完美转变,在此过程中,他不仅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组织能力和交流的技巧。
“军事理论课期间的队列,军容军纪、口令训练、内务训练对学弟学妹是挑战,对我也是一种挑战。”他说道,“虽然当时军训的时候对他们很严厉,但是看他们从刚入学的散漫到后来办事利索的状态还是很开心。彷佛看到了自己新兵的样子,也体会到了当时班长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亦是对我们另一种形式的关怀。”
“丢了的东西,还可以再捡回来”
交大给李祥印象最深的是“挑灯夜战的日子”,在他返校之后,便开始狂补落下的基础知识。
李祥发现部队养成的良好习惯提高了他学习的效率,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做事效率的提升,都让他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会新的知识。概率论曾经是他头痛的一门学科,“后来我平时认真听讲,考试周时平均每天花四五个小时学习概率论,苦练基本功”。他笑道,“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最后在期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三、大四时,他的成绩更是后来居上,排在全班前几名。
“有志者,事竟成”,李祥用坚持与努力证明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和严格的自律,时间可以弥补缺憾。
为圆自己儿时的英雄梦,他步入绿色军营,成为了自己的英雄;
为达到自己想要的学术高度,他夯实基础、奋起直追;
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向梦想靠近。
在采访的最后,他提到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士兵突击中的一句台词——“不抛弃,不放弃”,敢想敢干是他从军营里学到的,而如今他将这两种精神融为一体,知行合一。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出品——
采访 | 罗弋翔 张佳雲 杜月曦
本期编辑丨罗弋翔
责任编辑 | 谢瑶 杨婧淑
为我交的优秀学子点520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