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交大这些主持成果获奖!
近日
《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公告》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
8项主持成果荣获二等奖
其中自然科学奖3项
科技进步奖5项
此外
学校4项参加成果获奖
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二等奖1项
我校主持成果获奖
我校参与成果获奖
各奖项排序按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名单顺序
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授21位科学家奖、188项成果奖。成果奖包括:42项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32项)、20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126项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96项)。
自然科学二等奖
复杂系统输运过程的重构方法、严格可控性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一完成人:高自友
系统科学学院
该项目针对如何通过有限数据来高效推断决定复杂系统演化的全部因素这一国际公认难题,提出了面向复杂系统输运过程的普适性重构方法,实现了对复杂系统相互作用结构和强度的高效重构;针对如何有效识别复杂系统输运过程的关键因素并进行有效调控这一国际公认难题,提出了基于相互作用结构和强度的复杂系统严格可控性理论,能够精确识别任意结构复杂系统输运过程的关键控制因素集;将上述理论和方法成功应用于两类典型的复杂交通系统(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系统)研究中,对两类系统进行了分析、调控及应用研究,显示出理论成果指导复杂输运系统调控实践的重要作用。项目5篇代表作发表在相关领域国际顶级期刊NC、PNAS、PRL、TRB,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Top0.1%热点论文。项目的部分成果已被成功应用于我国交通系统的运营实践。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重构复杂系统示意图
复杂系统重构结果示意图
通过矩阵变换识别最少被控节点集合
城市交通流网络时空组织模式重构
记忆特性复杂网络先进控制策略控制性能
不同场景下调控后的列车运行图和初始列车运行图对比
团队介绍
高自友教授
高自友教授长期从事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在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及交通运输复杂性问题研究上获得了突破进展,在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Operations Research、Transportation Scienc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等顶级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连续获得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培养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优青、海外优青10余人。
自然科学二等奖
具有记忆特性复杂网络系统的非线性控制与应用
第一完成人:于永光
数学与统计学院
该项目针对传统复杂网络系统难以精准描述复杂长记忆特性、缺乏通用分析方法、系统控制性能指标欠佳三大难题,精准构建了多种具有记忆特性的非线性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创新性地建立了具有记忆特性系统的通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分析方法,给出了具有典型时滞特征的分数阶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系统地发展了基于随机扰动的大群体自组织复杂网络系统的控制方法,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记忆特性复杂网络系统的先进控制策略。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具有记忆特性系统的通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分析方法,形式简单便于应用,是本研究领域内首次提出的理论基础,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相关理论结果和系统控制应用受到了近30名院士和 IFAC/IEEE Fellow 的积极正面评价。该项目理论创新性突出,应用场景广泛,在建立相关科研领域研究范式、完善应用技术支撑等方面有重大贡献。
多尺度记忆特性复杂系统模型表征与控制
记忆特性神经网络算法在新冠疫情预测中的应用
记忆特性复杂网络先进控制策略控制性能
团队介绍
于永光教授
于永光教授,现任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深耕记忆特性多尺度系统建模、复杂网络智能控制和分数阶微分方程等方向的研究,在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等非线性控制领域权威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并于2014年至2022年连续九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和全球学者库“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获评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和宝钢优秀教师。目前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自动化学学会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目前科研团队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团队中青年结合,学科交叉,优势互补,联合攻关,在非线性系统分析、神经网络、最优控制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获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方法。
三元策略提高有机光伏器件性能及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第一完成人:张福俊
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项目从“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工作,为了协同实现“开源与节流”,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三元策略。十年来我们聚焦在三元有机光伏器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引领本方向实现了从“备受质疑”到广泛认可的跨越式发展。率先提出了 “类合金”模型的微观解释,光照条件下兼容性好的材料分子间激发态能级将发生简并,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验证了简并态能级随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甄选高消光系数的超窄带隙材料作为第三组分,精细调控了有源层的光生激子分布,协同优化了光子俘获与载流子收集的新策略。我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不断被刷新的三元有机光伏器件效率充分表明:三元策略有望成为有机光伏产业化的首选方案。
倒置法有源层后处理工艺示意图及器件J-V曲线
瞬态/稳态吸收光谱研究三元体系中的动力学过程,三元策略提高了器件性能
研究成果荣获了2021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团队介绍
张福俊教授
张福俊教授团队
张福俊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以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为原创(2018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以三元有机光伏器件为特色的两个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成果得到了7个国家10余位院士的正面评价及引用。培养了13名博士研究生,1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3人分别入选香江学者、博新计划、澳门学者;4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入选北京市和国家一级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或提名。组建了由1名青年教师、8~10名研究生构成的研究队伍。团队成员马晓玲副教授入选了博新计划,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河北省优秀青年基金的资助,第一作者论文入选2021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团队目前有40篇论文被ESI高被引收录。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空天地协同的视觉智能关键技术及应用
第一完成人:白慧慧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该项目针对空天地协同中普遍存在“传输存储开销巨大、载荷成像质量受限、数据分析能力不足”三大难题,面向应用需求与问题导向,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重大课题,突破传统视觉信息技术的多阶段分离任务模式,跨越空天地复杂环境下底层视觉与高层语义的鸿沟,研发空天地协同的视觉压缩技术、空天地协同的复杂环境视觉增强、空天地协同的视觉分析技术,构建视觉“压缩-增强-分析”联合优化新方法,实现面向空天地协同的视觉感控。技术成果经中国电子学会组织的同行专家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所提出的自适应带宽多描述编码架构和视频超分辨率重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3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丰富完善了我国空天地协同的视觉感控技术体系,为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和遥感应用工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空天地协同的视觉智能感控系统
项目组提出的视觉编码技术
项目组提出的视觉增强技术
团队介绍
白慧慧教授
赵耀教授团队合照(左四为白慧慧教授)
白慧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图像视频编码和增强等,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包括IEEE汇刊TIP、TCSVT、TMM与计算机学会推荐会议论文CVPR、IJCAI、DCC等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等。获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序1)、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序2)、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排序2)等。获奖人所在团队为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赵耀教授负责的数字媒体信息处理研究中心,中心先后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科技部“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图像\视频编码与传输、数字水印与数字取证、媒体内容分析与理解等。中心先后承担了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100余项科研项目,培养了多位研究生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北京市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轨道交通大功率牵引传动电磁装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第一完成人:吕刚
电气工程学院
项目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轨道交通大功率牵引传动电磁装备的高效率、低能耗、高品质和复杂环境适应性等难题,提出了新型拓扑与复杂电磁耦合表征、参数匹配与热控制、综合测试方法,建设了多姿态、严环境和非平稳负载的综合高效试验平台,形成了大功率牵引传动电磁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测试、质检、服役等产品制造和运用体系,实现了轨道交通大功率牵引传动电磁装备高效、高品质、高可靠和强适应的技术突破。研发的高效牵引电机等电磁装备量产装配于国家名片-“复兴号”CR400A 系列高速列车、“和谐号”CRH380A 系列高速列车、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悬浮线列车等。实现产值合计 44.6 亿元,间接经济效益 96.6 亿元,出口创汇 1470 万美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研发的牵引电机等电磁装备在高速列车的运用
研发的牵引电机等电磁装备在城市轨道交通与磁悬浮列车的运用
团队介绍
吕刚教授
吕刚教授,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大功率牵引电机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因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和产业贡献,获IET Fellow(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省级“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主持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项。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直线牵引电机、旋转牵引电机、牵引变压器和辅助电机等轨道交通电磁/机电转换装备的研究,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创新联合基金和中车集团重点项目等,在IEEE Trans.、IET Proc.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SCI收录110余篇),主编轨道交通领域专著4部(1部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2部获国家级出版基金),国家发明专利52件,国家标准8部。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新型高效二维可见/太阳光催化纳米材料构建及其复合技术工程应用
第一完成人:王锦
环境学院
该项目瞄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污染控制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开展了“绿色功能纳米材料构建与性能调控—高效低碳可见/太阳光催化复合技术研发—产业化及工程应用”系统研究,首次采用一步合成法,构建超薄片层剥离及缺陷修饰的新型二维氮化碳基和石墨烯基可见/太阳光催化纳米材料,自主创新研发了二维纳米材料复合膜、石墨烯强化光催化网/气凝胶、抑菌塑材等新型绿色复合技术产品,成功应用于黑臭水体、水产养殖、农村污水和制药废水处理等示范工程,大幅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处理水质优良,消除水体黑臭,实现生态养殖。项目成果荣获2022年度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创新一等奖,授权国家专利20余项,在材料及环境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ESI高被引5篇),受到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污染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技术支撑,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服务国家需求。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污染控制技术研发
绿色功能纳米材料构建与性能调控
功能性二维纳米复合膜性能及成膜机理
团队介绍
王锦教授
王锦教授团队
王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副院长,“水中典型污染物控制与水质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联合国人居署水环境专家。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0余项,主持国家标准编制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主编教材2部。获得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创新一等奖,华夏科学技术一等奖,第十届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铁道环保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培养硕博研究生80余名,多名学生获得北京市和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研究团队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重大需求,集中攻关研发了系列高效低碳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新技术和新装备,建立了新污染物协同氧化降解理论分析方法,与国内多家优秀上市企业合作实现了二维纳米材料复合膜、石墨烯强化光催化网/气凝胶、抑菌塑材在水污染控制与水质保障、生态水产养殖及人居环境等多领域的工程应用,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注入新的血液,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高速列车车顶高压电气系统绝缘优化及运维技术与应用
第一完成人:吴命利
电气工程学院
高速动车组在我国投入运行以来,陆续暴露出车顶高压电气系统因复杂恶劣自然环境、牵引网频繁过电压等引起的绝缘事故,严重干扰了高速铁路正常行车秩序。围绕高速列车车顶高压电气系统绝缘优化及运维技术与应用,吴命利教授牵头项目团队历经十年攻关:①揭示了动车组复杂运用环境下车顶高压电气系统外绝缘失效与服役性能劣化机理;②研发了车顶高压电气系统绝缘性能提升系列技术与装备,动车组绝缘故障减少85%,显著提升系统安全性;③制定/修订了动车组和电力机车高压设备系列标准,完善了车顶高压电气系统标准体系。项目从理论、技术、产品及标准多维度建立建全了我国动车组高压电气系统技术体系,保障了我国高铁运行安全,促进了我国铁道电气化领域的技术进步。
探明车顶外绝缘失效机理
研发高压电器系列新产品适应高寒高海拔强风沙运用环境
研发集约化箱式高压系统应用于复兴号动车组
团队介绍
吴命利教授
吴命利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电力牵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获北京市、中国铁道学会、国家电网公司多项科技奖励,曾获詹天佑铁道科技奖-青年奖、曹建猷教育奖、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项个人奖项。近5年,承担的国家、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8项。北京交通大学牵引供电团队创建于2008年,在职教授3人、副教授8人,伴随着中国高铁发展而成长,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立足服务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主要开展:①轨道交通智能供电技术;②新能源接入的牵引供电系统;③高电压技术及新型电工材料;④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等方向科研。已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输送硕、博士人才200余人。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京沈高铁望京隧道精细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校内第一完成人:周振梁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项目以望京隧道为依托,研发了高黏性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高效施工技术,创建了大直径盾构下穿敏感建构筑物微沉降控制技术,研发了高黏性地层泥水盾构泥浆绿色处理技术,创建了富水软土地层超深竖井新型一体化建造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盾构下穿敏感建构筑物变形动态精准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果成功应用于京沈高铁望京隧道,并推广应用到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北京地铁12号线等20余项工程中,有效解决了安全建造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本项目是我国高铁入地进城的典范,保持了城市功能布局的完整性,解决了高铁进城对北京城市功能分割的重大难题。同时,本项目对后续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有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于地层变位实时监测的智能调控地面跟踪注浆技术
环保型泥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团队介绍
周振梁
谭忠盛教授团队调研合照(右二为周振梁)
周振梁,主要研究方向为盾构及TBM安全智能掘进,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参编行业标准2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3项,谭忠盛教授科研团队(原王梦恕院士科研团队)骨干成员。谭忠盛,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际隧道协会海底隧道和复杂山岭隧道工作组成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2022年度获“感动交大”提名荣誉,获评“最美土建人”称号。团队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博士生6人,硕士生近30人。团队立足于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期专注于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倡导将科学研究成果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需求紧密相连,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在跨江越海隧道、黄土隧道和复杂山岭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TBM隧道智能建造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知行合一,勇攀科研高峰
精益求精,交大人砥砺前行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来源 | 科研院
通讯员 | 张高明
本期编辑 | 张馨杰 王思言 王娅萍
审核 | 袁芳
为交大点亮666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