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首夺特等奖!交大这支团队凭什么⁉️



在第十八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

来自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行则将至”团队

最终斩获特等奖

这是我校在“挑战杯”中

首次获得全国特等奖

也是我校自参赛以来

历史最好成绩



让我们走近这支特等奖团队

共同见证他们的强国梦!





01一场有备而来的“主动战”!


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包括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于10月27日到31日在贵州大学举行终审决赛。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封闭展示和公开答辩环节,我校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助燃航天梦”--基于电点火方式的新概念绿色无毒ADN基空间发动机》项目,最终不负众望,摘得主体赛国家特等奖这一赛事最高奖



“光是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就花了近2年时间。”团队负责人、机电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研究生吴金泽说。据吴金泽介绍,这支参赛队伍一共包括7名成员,都是来自同一个科研团队的研究生。


2021年,团队第一指导教师、机电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系主任李洪萌主持了绿色无毒空间推进技术方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级航天项目。包括吴金泽在内的7名研究生从项目启动时就一直深度参与,也正是基于这一项目的研究基础,他们报名参加了“挑战杯”。



不分白天黑夜做研究、成员实践经验不足、疫情导致的种种条件限制……这些都不算太大的困难。最大的难点在于,目前在轨应用的绿色无毒空间单组元发动机都是基于催化燃烧技术路线,新型电点火方式的ADN基空间发动机的设计和开发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以至于国内、国际都没有可以参考的研发思路。


“说实话,我们当时也不知道这个项目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能不能做出来。”吴金泽说:“但既然决定做了,就要硬着头皮做下去,问题是一个一个解决的。比如,一开始不知道如何搭建实验台,成员们就与指导老师不断研讨,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明白如何设计新型空间发动机,就不断摸索,并在指导老师的牵头下和航天院的专家们一起讨论。


“在一次接一次的尝试和实践中,项目才有了现在的模样。”吴金泽表示:“这也是我们团队取名‘行则将至’的原因之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既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也始终激励着我们,只要持续奋斗,一路向前,目标终将达到。


02首夺“挑战杯”特等奖的“秘诀”


即便参赛团队是有备而来,在有着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之称的“挑战杯”中,要从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中脱颖而出,也绝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么,拿到我校自参赛以来首个特等奖的“秘诀”是什么呢?


“最大的秘诀是,项目选题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李洪萌认为,选题对于最终结果至关重要,“我们的选题基于现有绿色空间发动机在轨运行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开发出新型电点火方式的绿色空间发动机,这本身就是瞄准了国家航天动力领域的新问题和新需求。”



李洪萌提到,除了项目本身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外,学校和学院高度重视也为团队冲刺“挑战杯”终审决赛保驾护航“终审决赛前一个多月,校团委老师们基本上每天都会和团队的指导教师、学生们一起反复打磨答辩文本、PPT,组织模拟路演,给予了团队全方位的培训和保障。学校和学院在政策、经费、人员等很多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些都是团队取得好成绩的坚实后盾。”李洪萌说。


对于代表团队上台答辩的吴金泽来说,项目的前期积累以及一次次的模拟路演给了他十足的底气。“答辩的整个过程比较轻松。”吴金泽表示,拿去参赛的样机是团队在近2年的时间里一步步打磨、研发出来的,对于其中的技术细节可谓“了如指掌”。再加上在答辩之前,与指导教师、校团委老师们一起反复对PPT、文本进行修改,对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演,答辩时整个人的状态比较自信。


与其说我们是来答辩的,不如说我们是带着这个项目,去与在场专家进行分享和交流的。这种良好的心态,或许也算是一个‘秘诀’吧。


03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第十八届“挑战杯”圆满落幕,但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

要想将基于电点火方式的新概念绿色无毒ADN基空间发动机真正应用于航天实践,显然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实现的。为此,团队已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航天科技502所)等航天院所建立合作。其中,与502所的合作,将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开展发动机性能的进一步优化,目标直指实现国际上首个基于电点火方式的绿色无毒ADN基空间发动机在轨应用,推动我国空间推进领域的无毒推进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谈到这里,吴金泽表示,航天发动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这次“挑战杯”的备赛过程中,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这将激发着我们,即便在未来的研制和发展过程中遇到更多困难和挫折,也依然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唯有如此,才能继续为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指导教师,李洪萌为团队成员取得的成绩和航天强国梦深感自豪他提到,除了这支队伍斩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外,近两年团队其他研究方向的学生也陆续在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对于学校提出以高水平科研学术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的理念,我们是完全赞同的。今后,将继续加强科教融合,鼓励支持本科生提早进入科研实验室,将科研工作深度融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挑战杯”特等奖,将拉开交大学子不断创新、乘风破浪、永攀高峰的全新序幕!













特等奖

















项目名称:“助燃航天梦”--基于电点火方式的新概念绿色无毒ADN基空间发动机

推报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吴金泽、张烁、金宝志、胡梦坤、张海飞、杨洁茹、戴雨欣、李雷

指导老师:李洪萌、李国岫、任一豪

项目简介:在空间推进领域,绿色无毒液体推进是化学推进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势。该作品瞄准绿色无毒二硝酰胺铵(ADN)基单组元液体空间发动机在姿态控制、位置保持和轨道机动等空间推进领域的重大需求,针对ADN基空间发动机传统催化点火方式存在催化剂高温失活和无法实现冷启动等瓶颈问题,创新性地开发了基于电点火技术的新概念ADN基空间发动机,突破了ADN基推进剂电点火、发动机快速可靠启动及稳定燃烧等关键技术,支撑了新一代ADN基空间发动机的研发、测试和在轨应用,为我国绿色无毒空间推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交大学子,知行合一

心怀家国,助力航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出品 |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采写 | 李雪

本期编辑 | 李紫寒

责任编辑 | 韩榕 王思言

审核 | 袁芳

为交大点亮666“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