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四节气入遗!除了接地气的知识,你真的了解它吗?

2016-12-03 旅游头条



祝贺!

二十四节气入选非遗!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感受一下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文版申报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350d3kpp1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

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枯荣,都是自然的伟力所致,非人为所能改变。但在不同人的眼里,它们却有不同的意义。在我们的祖辈眼中,一年并非只有简单的春夏秋冬,而是用24个如诗如画的名字串起了令人神醉的四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曾经,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刻度,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祖辈的生命;如今,我们中还有多少人能逐一说出这二十四个节气呢?我们所知的节气知识真的准确吗?


◆  ◆  ◆  ◆  ◆  



学者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回溯至夏商时期,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年间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其正式纳入历法,则始于汉武帝太初元年颁行的《太初历》——这是二十四节气严格意义上的诞生时间


作为一项中国原产的记历方式,二十四节气已持续使用超过2100年。无需借助抽象的数字,仅以气候、物候划分时间,二十四节气沿用时间之长、覆盖地域之广,在世界文明史上可谓一朵奇葩,有人甚至将它称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

 

2006年6月,“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国家非遗名录”)。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气候”逼出来的节气?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先生介绍,我国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尤其是农耕文明所在的中原地区,由于春天升温快、秋天降温快,春秋两季普遍较短促,冬季和夏季时间较长。此外,受北面西伯利亚的强大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温度往往比同纬度的其他国家要低。

 

这样的气候特征曾经深深困扰着以农耕为主的先民们——一旦农作物的种植时间不合适,很可能会在早春或者晚秋时遭遇到冷空气侵袭,影响收成,甚至颗粒无收。这在粮食产量不高的时期,无疑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特殊的气候,迫使人们去寻找季节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生物是测试季节的活仪器,通过一丝不苟的认真记录,古人发现了生物与季节之间的联系,却未必知道其中的缘由。

 

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曾著有《物候学》一书。他在书中解释道:“植物既不能走动,而内部又无调整温度的机制,所以必须有抗御严冬的准备……而动物,尤其是种类繁多的昆虫,对于温度的高低感觉灵敏。有人曾做过试验,不用温度表,仅凭蚂蚁、蟋蟀的动作测量气温,其精密程度可达华氏表一度。”




此图是根据《王祯农书》中的“授时指掌活法之图”改绘而成。“授时指掌活法之图”是对历法和授时问题所作的简明小结,最中心的北斗星斗杓的指向是确立二十四节气的基础,其外圈的四种星象亦是中国古代划分四季时的关键,两者均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在原图中还标明了天干地支,但现在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而将其略去,改为标注每个节气的公历日期。


先民们既然发现了大自然万物与季节的关系,为何不直接用它们来划分季节呢?

 

关于这个问题,中科院地理所的物候学者戴君虎解释道:尽管物候能精确地感知温度、气候,但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年份之间波动很大。比如,日本京都樱花开放的记录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完备的,在其1100多年的记录中,最早开花期出现于1246年3月22日,而最迟开花期出现于1184年5月15日,两者相差几乎达4个节气。

 

所以,如果每年都按照上一年的物候来安排农事,损失就大了。

 

因此,先民们还必须继续寻找合适的规律。

 

他们将目光投向夜空。那时,几乎人人都会看星星,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由星宿的出没和位置的移动来决定的。这让明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大发感慨——记载民间诗歌的《诗经》里充斥着“七月流火”“三星在户”“龙尾伏辰”这样的天文术语,只怕都是农夫村妇的闲时之语,那时“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但如若问明代的知识分子,估计就是一脸茫然了。

 

观测星宿的确是一种好方法。今天的时间,正是天文学家们不断用高倍望远镜观测星星的位置来加以校正的。不过,在只能用肉眼观测的时期,如果遇上连日的阴雨天气,这个方法就难免失效。那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天文学家制定的二十四节气?


西汉时期,大汉天子刘彻采纳了太史令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下诏广泛征聘民间天文学家来京改革历法。

 

一位名叫“落下闳”的天文学者标定东西各方向的准确位置,设立测时的日晷仪,明确夜间测时漏仪的刻度,同时测出天上二十八星宿之间距离,来定月初的时间和月末的时间。几年后,在实测天文数据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他提出系统的改历方案。

 

与此同时,其他二十几名民间天文学家和官方天文学家也都纷纷拿出了方案,一时间相持不下,莫衷一是。经过激烈的争论,落下闳的历法“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大大优于其他各家,遂被采用。这便是公元前104年颁行的“太初历”。



从地球上看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的运动,它运动一圈所构成的大圆便是图中的黄道。古人细致地将黄道划分为24份,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便分别对应其中的一份,也即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此外,左下是以太阳为中心的节气示意图,能看到以一定倾角围绕太阳公转的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接受光照的程度不一,因而造成了季节和冷热的变化,而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就均匀地分布在公转的轨道上:太阳直射赤道时,对应着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则分别对应冬至和夏至。


“太初历”除了将正月定为岁首的创举之外,还首次将二十四节气定入历法。

 

在制定历法的过程中,古人有这么一个难题:一个回归年约是365又1/4天,而12个朔望月约是355天,少10多天,所以每过3个阴历年就要差到一个月,必须插进一个额外的月——闰月来补齐。

 

历法是相对不变的定则,不能随意更改,那么到底在哪一年闰?又插在哪两个月之间呢?

 

落下闳想到了二十四节气,既然二十四节气是按太阳历的“节拍”在走,那它们当然就是检验阴历月“节拍”的最好标准。

 

于是,从冬至开始,落下闳按奇数依次排列,每15日左右一个中气(二十四节气中春分、谷雨等偶数项节气)或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惊蛰、清明等奇数项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置闰,月大30日,月小29日,这样,一年平均12个月,闰年13个月,不仅更接近回归年的数值,而且使历法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所用。


◆  ◆  ◆  ◆  ◆  


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确定每年的节气呢?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将黄道平均分成了24份,因而只要测得了其中一点,比如冬至的时刻,再从冬至这一天往下排,一年二十四节气的交节日、交节时刻就都确定了,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冬至这一刻呢,这是令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家头疼的问题。




这是圭表在冬至和夏至两天的影长示意图,从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冬至这天影子最长,而到了夏至,圭表的影子则短得几乎看不见。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原理,据此定下了二十四节气当中最重要的两点——冬至和夏至。


话说南北朝时期,出了一位著名的大学者祖冲之,他用“圭表测影”的办法测算出冬至的时刻。

 

何为“圭表测影”?众所周知,对北半球来说,冬至就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那天,人们只要测得每天中午太阳的高度角,最低的那天肯定就是冬至。可是太阳太耀眼,测起来有困难,所以人们很快就改为测中午太阳的影子,中午太阳的高度角最低,影子也就最长。

 

祖冲之的好办法说起来也不复杂,他把数学中的比例方法巧妙地用到测影中:在冬至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天测中午影长,因为冬至前后的太阳运动是对称的,也是均匀的,所以用冬至前后测得的数据按比例逼近冬至日,最后就能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冬至时刻。

 

祖冲之最后公布的冬至时刻与现代人推算出的实际时刻只有20刻(约5小时)的误差,这在仪器、计算工具都非常简陋的古代,实属难能可贵。

 

从祖冲之的妙招里不难知道,节气交接的时刻只是一瞬间,而不是我们平时想象的一天。如今,每年的节气都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算出,其公布给公众的节气时间是精确到分钟的,如果有需要,可以将这个时刻精确到秒,甚至更小的时间计量单位。




上图是根据中国物候观测网根据1963—1984年的观测结果绘制的“野草出芽期与节气对应图”。从图中可以看到,2月20日这条经过杭州的等候线(同一日子有同一物候如桃始花、燕子来等的地点连成的一条线)处在雨水节气。向北推5°纬度,郑州野草出芽的时间正好是在惊蛰节气;再增加5°,北京野草发芽是在春分时节;往北类推,亦是如此。难怪专家说,每增加5°纬度变一个节气,换算成距离单位,即每过约500公里变一个节气。右边的表格,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公布的2011年二十四节气表,如今的节气交节时刻已经能精确到分钟。



藏在谚语里的大学问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白露脚不露,寒露身不露。”

“寒大寒,防风御寒。”

“早喝人参黄花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由古至今,关于节气的谚语数不胜数。虽然不可尽信,但这口口相传的老话里还是大有学问的。


 

比如“立春雷坟鼓堆,惊蛰雷麦鼓堆”,其大意是:“立春”这天打雷不吉利,死的人多,坟墓成堆;而“惊蛰”打雷就吉利,小麦丰产,粮食成堆。



 从字面上看,吉利或不吉利都是打雷引起的,功过归于打雷的节气不同。深究其原因,雷声间接反映了天气气候的变化,每年天气气候的变化规律是:开春以后,天气气候日渐变暖,暖到一定程度,高空有了雷雨云,便有可能打雷。



 一般来说,“立春”在2月6日左右,“惊蛰”在2月21日左右,两者相差半月。“立春”前后打雷,意味着当年气候回暖早,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冬小麦经越冬后返青起身过早,容易遇上北方来的强寒潮而遭受冻害,造成损失;二是这段时间雨雪少,气候干燥,病菌容易繁衍传播,引起流行性感冒,老年人的一些哮喘病、心脏病、高血压病等容易加重发作,导致死亡。这就是“坟鼓堆”的原因。 



相反,如果是在“惊蛰”节气时打雷,说明这一年气候回暖基本正常,这时雨水增加,不仅人们不易感冒发病,冬小麦也进入了正常的返青起身时期,麦穗能够充分分化,长出大穗,自然能获得丰收。这是“麦鼓堆”的原因。就这么一条简简单单的谚语,把节气和人生活的关系刻画得淋漓尽致。


那些习俗你还记得吗?

春天给人带来希望,春天里的人们充满活力。“立春”这天,贵州省龙里县的苗族青年男女在“跳月”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美貌和才华,寻找意中人。


北方的习俗是要吃春饼,喻意“咬春”,北京的孩子们换上新衣,争先恐后地品尝“春天的味道”。


 
春天也是感恩的季节。为纪念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父子,感谢水给天府之国带来富饶,每到“清明”,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是为“放水节”。

 在香港,“惊蛰”这天要“打小人”,这一民俗在2009年被《时代》周刊视为“亚洲安慰心灵的最佳事物”之一。 


清代,在浙江沿海,酷热引发病疫流行,人们祈求神灵驱病消灾,并以“送大暑船”的方式还愿。这一习俗在浙江台州地区流传至今。



二十四节气



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2月18日-20日,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 

唐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惊蛰3月5日/6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 

宋 梅尧臣

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春分3月20日/21日,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踏莎行》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清明4月4日/6日,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草长莺飞,柳暗花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4月20日前后,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惜牡丹花》 

唐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立夏5月5日/6日,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客中初夏》 

宋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满5月20/21日,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 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残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堂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芒种6月6日前后,“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 

《时雨》 

宋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夏至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小暑7月7日前后,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喜夏》 

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大暑7月23日前后,“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立秋8月7日/8日,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处暑8月23日/24日,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  




《早秋曲江感怀》

唐 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







白露9月8日前后,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秋词二首·其一》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寒露10月8日前后,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与胡兴安夜别》 

南朝梁 何逊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念此一筳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国秋。 




霜降10月23日前后,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村夜》 

唐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立冬11月7日前后,冬季来临。

《古诗十九首之孟冬寒气至》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懔?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小雪11月22日前后,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小雪》 

唐 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大雪12月7日前后,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雨,能饮一杯无?




冬至12月22日前后,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



《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寒1月5日前后,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山园小梅》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大寒1月20日前后,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




《苦寒吟》 

唐 孟郊 

天色寒春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最美山海之约,不必远行,就在浙东南。虽然这里自带仙气又能撞星,但千万不要轻易去......今年元旦居然能连休9天?!最强拼假+免签国集合都在这里!一看就知道!别人家的!学校寝室食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