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孔府家教传千载: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2017-04-21 中央纪委网站 腾讯儒学

春秋时的一抹阳光透过桧柏洒向曲阜阙里的庭院,孔夫子立于院中,缓缓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历史就此定格,一幅垂世千古的“庭训”由此诞生,令后人回味无穷。

公元前479年,孔子与世长辞后,他的伦理教诲与质直言行便被其后裔代代相承。

秦时的孔鲋,饱读诗书,当无道的“焚书”来临时,睿智地做出“鲁壁藏书”的举动,毅然舍弃家业,投入到抗暴的义举之中,践行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祖训;东汉的孔融四岁让梨自不必说,他与兄长孔褒因冒险收容被宦官陷害的张俭,与母亲上演“一门争死”的义烈壮举,实现了“君子喻于义”的叮嘱。

当历史跨入明代,孔氏家族早已遍布全国,大宗小宗,不计其数。要想管理好这一庞大族群,实属不易。六十四代衍圣公孔尚贤肩负起了这一重任。富贵似烟云,道义须永恒。孔尚贤秉承先祖“克己复礼”的精神,认真反思己过,决心为家族立规定矩,约束族人的不当行为。万历十一年,孔尚贤主持制定了孔氏家族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族规《孔氏祖训箴规》。

《箴规》开宗明义:“……我祖宣圣,万世师表,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子孙蕃庶,难以悉举。故或执经而游学,或登科而筮仕,散处四方,所在不乏。各以祖训是式,今将先祖箴规昭告族人……”

《箴规》共计十条,涵括了各阶层族人为人处世的生活准则,强调“崇儒重道,好礼尚德”等孔门传统,要求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雍睦一堂”,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克己秉公”“读书明理”“勿嗜利忘义”。

细雨润物无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箴规》塑造了族人温润儒雅、质朴正直的君子品格,也塑造了族人崇德尚勤、廉洁礼让的风尚。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山东发生灾荒,瘟疫肆虐,六十五代孙孔胤植奏请免除粮税,并出钱物救济灾民,先后救活“数千人”。

六十七代孙孔毓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成为一代良吏。他在任四川龙安知府期间,“因俗为治,弊去其太甚,边民安之”。升湖广上荆南道,筑堤 53 28816 53 15264 0 0 3302 0 0:00:08 0:00:04 0:00:04 3302江,民称之“孔公堤”。升广西总督,核实常平仓,春耕借粮于民,秋收还仓,丰年加息,歉年免息,荒年次年还本。

正是由于历代孔氏后人秉承祖训、好礼尚德,雍正在召见孔子七十代孙孔广棨时说道:“至圣先师后裔当存圣贤之心,行圣贤之事,一切秉礼守义,以骄奢为戒。”

礼乐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孔子的诗礼庭训、孔氏的祖训箴规从未随时间而走远,它早已熔铸在孔氏族人的内心深处,并且不断地泛化开去,最终融入千万齐鲁人家、汇流到我们民族的血液里,成为我们的一种品性,规范着我们的言行。

“大哉孔子”,诚如斯言。

节选自《中国家规》,中国方正出版社授权发布,版权归出版社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亲近儒家文化成就君子人格

投稿或合作请联系:3210187736@qq.com

或致电010-62671188转31667

微信号:ruxue_qq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