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去提高层次,而不是在低层次努力
每次和当下的工作拉开物理甚至时间的距离,都能给我很多启发,这一次5日的硅谷之行也不例外。重要启发如下:
「距离感」保护了注意力资源
在硅谷出差期间,日程安排的非常紧凑,白天做硅谷的事情,晚上和国内的同学联系。一星期下来,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刷朋友圈,不仅发的少,看的更少,等回到国内,飞机刚落地,大家又习惯性的开始刷朋友圈。硅谷与北京的时差为15个小时,这15个小时正好拉开了大家的「时间距离」。当我躺在床上看朋友圈的时候,北京是下午3点左右,正是大家工作的时间。当我早上起来的时候,正好又是北京的半夜。
这15个小时的时差给我带来了两个变化。第一,我对于朋友圈的关注比以往少80%,也减少了大段时间的浪费;第二,我获得了大段的「自由时间」。美国早起8点(北京时间晚上11点)之后到下午6点(北京时间早上9点)期间,我拥有大段的没有会议,没有电话的时间。考虑到和美国当地同事的讨论,我会把早起9-12点之间的时间留给我自己。结果,在最忙碌的这一周,我居然可以把拖延了两周的规划任务完成了。这个任务需要大量的深度思考时间,这在国内的工作日和周末都难以获得。
我正好在看写出经典著作《影响力》一书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的新著《先发影响力》,在第一本书里,他给消费者建议:如何抵制其他人的心智影响和操控;在新著中,他给讲述者建议:如何能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影响别人的决策。
这本书看了1/3,核心词是「注意力」。这次美国之行,也让我充分的体会到「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获得这种资源的重要,以及失去这种资源的可怕。
在回到北京,在物理距离和时间距离归零之后,我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注意力资源」?这是我在思考的问题。基本上,我会从减少刷「朋友圈」和晚上早点下班做起。
自从搬到科技园之后,下午6点下班和晚上10点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相差不会超过15分钟。与其这样,不如早点回家,在家中安静的环境下做深度思考和学习。这会比一天14个小时在办公室更有效率。我最近把家里的「学习」环境做了进一步的升级,重点升级了灯光和音乐,找时间和大家分享(放毒)。
努力提高层次,而不是在低层次努力
硅谷这边的人几乎是全美国最努力的人,晚上10点从办公室走的时候,Sunnyvale的很多办公室依然亮着灯。但是,相比于国内,整个硅谷地区的「忙碌」程度不如西二旗,这一点从公路上的车流密度可以对比出来。北京晚上10点的时候,西二旗软件园出来还堵车,从北四环到北五环,车流密度依然很大。而硅谷的夜晚,路上的车子非常少了。
但是,这里的科技成就却在引领全球,无论从数量还是层次上。中国这几年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一些「元认知」和「根本突破」上,还是在追寻着硅谷的步伐,为什么?
深层次原因我还无法穷尽,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硅谷的科技界在一个更高水平上运作和发展。科技领域的「层次」和地震定义的强度有相似之处。地震强度每增加一级,破坏力增加30倍。这并非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典型的指数关系。
同时,硅谷这边相比于北京中关村,西二旗,少很多会议,少很多浮躁。大家的注意力资源被保护起来。
高层次+高效率(极少干扰的深度思考)是我看到的,硅谷科技界超过北京的两大原因。
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问一些「终极问题」,即拉长到10年,甚至是30年,是什么因素导致赢,什么因素导致输。如何更好的回答终极问题,面对终极挑战,除了提高层次,别无他法。这次硅谷之行给我的重要启发之一就是:要不断努力提高层次,而不是在低层次上辛苦。天上一日,地上千年,说的就是这个差别。
关于低层次的努力和高层次的努力之间的差别,非常典型的例子出于「建筑领域」,同样是盖楼,大家的层次差别很大:大部分人在搬砖,少部分人在做「预制件」(半成品),极少的人在设计,万里挑一的天才在写「设计模式」。我们的工作也是这样,你以为自己做很高深的IT,但其实大部分人一不小心就变成了IT民工,只是在做搬砖的活。
说到人工智能,你还在写代码,别人已经开始用数据训练了;你刚开始用数据训练,别人已经在想办法获得被大量标注的数据;你刚开始收集标注数据,别人已经开始寻找自动标注的方法;你还在标注数据,别人已经发明「无师自通」的办法了(比如AlphaGo Zero)。这里面每一步都是层次的提高,在高层次里做一点点努力,远胜过你在低层次里辛苦一年。
什么时候你发现自己在搬砖?很简单,当你发现自己距离目标很远,而当下又步履蹒跚时。真正的成功都是非线性增长,线性增长都是要被「消灭」的。
希望大家能从 IT 民工成长为建筑师,祝好!
张辉@北京
参考文章:人生的要务: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
前一篇文章:Amazon 的秘密管理武器 - 「6页备忘录」
原创100天100篇之76/100,享受自己的每一天吧!
不愿意在朋友圈谈的事情,来小密圈(现已改名「知识星球」)谈吧。我已开通小密圈,我会在小密圈中记录我的坚持。而小密圈里,也聚集了1000多位对于生活同样敏感,同样积极,同样热情的朋友——我的读者们,过去的六个多月,我们成功在「小密圈」营造了一种不同于「微信朋友圈」的氛围。了解「小密圈」,请回复消息「小密圈」(非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