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善良总被高估

2017-12-29 张辉 辉哥奇谭

上次我在回答「普鲁斯特问卷」时提到:善良是最被高估的品质。很多读者在后台问:为什么?今天做一简要的回答。

大家从本性中是喜欢「善良」这种品质的,我们大部分时候倾向于认为「人性本善」。并且,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大家天然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让他人感受好也会令自己感受好。我们在寻找恋人,尤其是终身伴侣时,特别在意的一个品质就是:对方是否善良。

我曾经经历过情路的坎坷,所以我在选择伴侣时也非常在意「善良」二字。「善良」在爱情中最大的意义并非热恋时给你多少甜蜜,而是在二人在不得不分手时彼此不互相伤害。

工作中我也非常在意善良,不仅时时愿意从他人角度出发,愿意做出另他人舒服的决定,也经常性的会体现出「自我牺牲」以顾全大局和取得他人认可。

以上细节都表明,「善良」是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所喜闻乐见的,也是我们自己的优先选择。我们希望做一个善良的人,也希望自己的周围被善良的人所环绕。

但是,现实比理想残酷。亚马逊CEO Jeff Bezos曾经强调:「天赋和选择不同。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天赋得来很容易——毕竟它们与生俱来。而选择则颇为不易。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赋所诱惑,这可能会损害到你做出的选择。」

这点出了善良之所以难,之所以被高估的本质 —— 善良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后天的选择。所以,准确来说,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都是不对的。人性更多是后天的选择。我们要非常努力,倍加小心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善良。而且稍不注意,就会走向善良的反面。

这里不得不提到我最近看到的一本残酷的书,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看完这本书,你会理解善良之难。顺道说一句,我在工作压力很大的时候会看一些更加「残酷」的书,以此来化解内心的压力。而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此书是他对自己在文革期间被关进「牛棚」的经历回顾,也是很少见的讲述那段历史的书籍。

这本书之所以重要,不在于稀缺性,而在于季羡林先生能以非常平静的语气叙述自己当年所遭受的非人待遇:关牛棚,遭批斗,被诬蔑,挨审讯,受踢打…,他讲到那些作恶的人「如今人们有时候骂人为「畜生」,我觉得这是对畜生的污蔑」。

而这些作恶的人,是他曾经的学生,同事,老乡,一个个在风波来临之前看起来很善良的人。他希望这些恶人,「也写点什么东西的话,拿来与被折磨者和被迫害者写的东西对照一读」。但很不幸,这些希望也落空了,而且一等就是十二年。所以季老先生决定自己写,这就有了《牛棚杂忆》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季老先生在那10年的经历,按照时间顺序写就。我在看到第一二年的时候,就已经恐惧的无法读下去,天知道他是怎么熬过整整10年。而这些「加害」很多来源于原本善良的学生、同事和老乡。谈到这些作恶的同事,数量甚至有一半之多,可见善良之不易。

季羡林先生写这本书有一个基本的初衷,希望大家能从这场灾难中吸取教训:

我心里十分不解,万分担忧。这场空前的灾难,若不留下点记述,则我们的子孙将不会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将来气候一旦适合,还会有人发疯,干出同样残暴的蠢事。

这就是在提醒「善良」不容易,始终如一的「善良」更为艰难。

请大家扪心自问: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如果碰到利益冲突,会不会做一些「小动作」?

会不会在一些场合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特意牺牲其他人?

会不会在一些压力之下说违心的话?

会不会为了一些目的夸大或者编造事实?

领导上台和下台自己对他的态度是否始终如一?

看到问题时是否能直言不讳?

在工作压力前是否能坚持原则?(哪怕这种坚持会导致你失业或者降薪)

如果对上述问题都是非常正面的回答,那证明你是一个坚持「善良」的人?

如果对上述问题无法直视,那证明你距离自己以为的「善良」还相去甚远。

当然,有人会问:关爱自己,保全自己,最大化自己利益怎么会有错?的确,对于这个疑问我无法做出否定的回答。甚至,职场上是否要选择「善良」我们都会打一个问号。

但我想说,至少善良应该成为选择之一,成为某些人的选择。虽然电影《后会无期》中贾樟柯客串的一个角色留下「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被很多人认同。但我们还是要相信一点,坚持善良能让你走得更远,睡得更香,拥有更多真正的朋友。

乔治·奥威尔在名著《1984》中讲,「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而善良也是异曲同工,即你在任何境地之下,都要坚守「二加二等于四」而不带任何条件,而不是在有时说「二加二等于四」,在有时说「二加二等于五」。

善良是一种选择,而真正善良的人需要始终如一的坚持这种选择。

善良,简单但不容易。



参考文章:爱,不是占有

前一篇文章:戒掉「工作瘾」

原创100天100篇之100/122,爱上你的每一天!

不愿意在朋友圈谈的事情,来小密圈(现已改名「知识星球」)谈吧。我已开通小密圈,我会在小密圈中记录我的坚持。而小密圈里,也聚集了1000多位对于生活同样敏感,同样积极,同样热情的朋友——我的读者们,过去的六个多月,我们成功在「小密圈」营造了一种不同于「微信朋友圈」的氛围。了解「小密圈」,请回复消息「小密圈」(非评论区)。

来这里,和我一起来探索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