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辉 2018-05-27

今天早晨到公司比较早,去接水喝时,正好碰到保洁大姐在擦柜子,转身看到我,道了声「你好」。我有点缺少准备,仓促间也回了声「你好」。而后继续去办自己的事情,但心情顿时变得很愉快 —— 我可以肯定,这是由一个不期而至的“你好”带来的好心情。

以往去美国出差,加州硅谷地区去的比较多。住酒店时每逢在电梯上碰到陌生人,大家都会主动的道一声「Hi」。在美国生活比较久的朋友说加州人比较热情,美国有些地方则并非如此,大家互相比较生份。必须承认,加州这种热情的「招呼」会增加来访者对此地的好感。

此外,在浏览朋友圈消息时,如果哪位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照,旅行照片或者自己内心的感想,我都会主动的点赞,并且经常给一个非常简短的回复,比如「美」、「赞」。这其实也可以视作在朋友圈「打招呼」。

不要小看这种「打招呼」,它会让你的老朋友知道你还在关注他(她),也会迅速拉近和新结识朋友之间的距离。

叔本华有个观点,朋友分隔太远或者长时间不见面,都会有损朋友间的感情。但在通信和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朋友之间见面的成本却显得比以前更高。比如在北京,来回路上可能要花掉两个小时,再加上大家平时工作都很忙,所以见面相聚变成了一种奢侈。

在这种现实下,通过在线的方式,看似不经意的给朋友的消息轻轻的点赞,或者简单回复,都是拉近大家关系的好方式。

在点赞和回复之间,我个人会优选「回复」,因为这是一种成本不高,但是更有参与感,更加拉近关系的一种行为。当你点赞时,对方只是看到你的头像。但是当你回复时,对方可以也简单回复你,这就是一种互动。

周末的文章《周梓琦是谁?》中,我曾经讲了我们之间互相了解,最后加了微信的过程。其中促成我们认识的关键行为是她关注了我的抖音,而我又在她的某个视频下面说了一个「赞」,她回复了这个「赞」。当她的粉丝来我这边「参观」时,又留下了「来自周梓琦的推荐」的线索。这些看似偶然的事情串起来,最终促成了两个人的认识。所谓奇妙,只不过是「打招呼」这种习惯的组合效果而已。若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我们如今还是路人。

我提醒大家特别留意两种坏习惯,第一种是冷漠,第二种是功利心。前者会导致你与众人的距离越发遥远,也会给你筛选出仅仅出于功利目的和你交往的人。后者正好相反, 他会和你非常热情的各种寒暄,但只是在有求于你的时候。当这种功利需求过时,他马上消失的无影无踪。当他有一天再次出现在你的朋友圈消息中时,并非因为他想念你,只是因为他又有事相求(参考:赞都不点之交)。

回到「打招呼」本身,不要小看主动说「Hi」、「你好」和「美」之类的习惯。这几乎是投入无穷小,但收益多到无法预料的好习惯。


参考文章:赞都不点之交学会赞美

前一篇文章:超越工薪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135/365,爱上你的每一天!

我在「知识星球」(原来的「小密圈」)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这里已经汇聚1000多位朋友,请和我们在2018年共同成长:记录、分享、互助和共庆。希望你在这里能具体的学到:如何坚持每日锻炼、如何养成写作的习惯、怎样开始倾吐心声以及逐步开始实践投资。

回复「知识星球」了解如何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