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成长经历与心得: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

张辉 辉哥奇谭 2021-06-05

知识星球上有一个辉友提问:

辉哥,我的职业是软件工程师,2012年科班毕业,目前也只是高级开发的阶段,收入也只有工资……期间有过跌宕起伏,但是目前开始纠结后面的职业方向。想冒昧请教一下辉哥,您以前从工程师到其他岗位角色的转变过程是怎么样的?谢谢,期待您的回复

我突然想到,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其实是一篇我写于2011年年初,也就是九年前的文章《我的成长经历与心得: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当时发表在《程序员》杂志上。在这篇文章中,当时的我对自己毕业十年(2000年-2010年)的经历做了回顾,分享了成长的心得,其中一些关键的心得依然在今天支撑我的成长。比如:

“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做选择题,每一次选择,都会带来一点不同。而性格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每次面临选择时做出的决定。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指的就是性格决定每一次做出的选择。所有的选择加起来,构成今天的不同,在别人看起来,这就是命运。”

文章开头提到的一起在大学凑钱买电脑的三个小伙伴中,我和其中两人还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毕业20年以来,我们一直保持着工作上很努力,同时也都喜欢投资,我的投资理念上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与这两个朋友有关,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及。所以,一开始是你选择朋友,然后是朋友影响你的人生。其中感慨颇多,改日写文分享。

趁此机会,特意把这篇”旧文“找出来,和大家再次分享。


我的成长经历与心得: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

文 by 张辉,2011年年初于北京

计算机初体验

初中时,学校买了几台据说是苹果的电脑(其实就是一个键盘加显示器,主板内嵌在键盘下),于是我便有机会见识到计算机。但因为属于珍贵的教学仪器,一般人不能碰,所以这些机器的最终命运就在尘封的办公室里报废了。

1992年刚上高中,父母拿出积攒的3000元给我买了一台286,没有硬盘,只有五寸的软驱,绿色的单色显示器,内存也只有几百KB。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一段真正接触计算机的时光。因为没有硬盘,所以每次启动都需要先把启动盘插进去,系统引导完毕之后,再换一张应用程序的软盘进去。没有硬盘是个大问题,很多程序的使用都受到限制,结果当时电脑的最大用途是玩一些简单的游戏,比如输入速度比赛游戏和俄罗斯方块。

虽然没写什么程序,但我还是对电脑情有独钟,因为能在上面实现很简单的操控感。

大学的收获

1996-2000年,我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大学期间的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些朋友,大家一起凑钱买电脑,一起(其中三个人)组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后来又参加了两次美国大学生建模竞赛,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在春节期间参加的,大年三十那天,大家一起在学校招待所吃煎饺,看了几眼春节晚会,就开始连续72小时的封闭比赛。结束比赛,在清晨走出招待所的时候,有一种沉甸甸、晕沉沉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比获奖的时候要强烈很多。

十年后的今天,当初一起凑钱买电脑的其他三人,一个在深圳腾讯担任技术骨干,最早做企业IM;一个在上海,放弃清华博士学位,和同学一起创业做在线卡拉OK网站;一个在北京,华丽转身,掌管百亿的基金。虽然天南海北,但大家偶尔相逢,还是那么亲切。这也是大学四年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我们都在各自的领域追求梦想、追求兴趣、追求热情所在。虽然无法去界定何谓成功,但我认为对于梦想和兴趣的追求,是我们这几个人还都生活得很惬意的原因所在。

这十年的职业生涯

工作的这十年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三个不同的阶段,那就是漂泊、稳定、重塑。

漂泊

1999年冬,大四找工作的我只投了一份简历,面试了一次,就定下去华为。我问面试官:“我是适合做技术还是适合与人打交道?”当然,我并没有得到答案,但是却成为若干年后不断萦绕在心头、左右我工作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华为差不多7个月后,就因为个人原因婉谢领导的好意,选择离开,从深圳只身前往北京。

到了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风险投资成立的科技公司,专注于做多功能的机顶盒产品。工作气氛不错,我也遇到了职场上第一位导师。当我还在深圳时,他就只凭一份简历和一个简短的电话认定我是他需要的人选。在这家公司一年多的时间,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如何“通过代码证明自己的观点”。其实也很简单,任何时候,有猜想或者怀疑的时候,写一小段代码证明之,不要有太多假设和潜意识。所以后来我在带一些员工时,也是让他们用尽可能简单的事实或者代码证明他们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坐在那里空想。现在想起来,这倒与极限编程和互联网中常用的快速迭代反馈有一些相同之处。在这里,我完成了从一个学校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

这家公司一直没有产品推向市场,更多还是Demo,这和我“写一段代码,供千万人使用”的毕业理想相去甚远。后来经同事介绍,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招人做Linux手机,从此我开始了六年的摩托罗拉生涯。当时是2002年7月底,我唯一强烈的感觉就是漂泊不定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

稳定

在摩托罗拉的六年,是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我亲身参与了一系列优秀产品的研发,从一个初级工程师最后成长为50人团队(包括20名实习生)的经理。

期间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看到一款产品从ID设计到编码、测试、发布,直到成为街机。那种感觉,充分满足了我“写一段代码,供千万人使用”的理想。据说当时最火的一款手机卖了300万部,我们经常环顾四周,能看到若干人手持透明盖的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其实技术人员是很容易满足的族群,不是吗?

在后续的部门重组中,我们开玩笑说,从地方军阀变成正规军,钱多人多。鼎盛时期,全球产品团队多达千人,队伍遍布中国北京、美国、印度,开会时间都很难协调。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比较赞同“小团队”的做法。人,并非越多越好,尤其对于以软件工作为主的手机项目。因为团队太多,所以协调的成本很高,有一些人员专门做“传声筒”,任何的决定都很难迅速推行。在队伍壮大的同时,我们也要面临重新定位,从以前的多面手,逐渐变成螺丝钉;从前的掌控感,逐渐变成迷失感。

在部门扩大的时候,我又得到一个机会,就是组建自己的团队,做部门内部的产品测试。测试本非我兴趣所在,但是想到有机会组建团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架构团队,进行团队文化的塑造,和一群年轻有为的人一起共事,还是很开心。当队伍扩大到50人(包括实习生)、全职员工超过30人时,有一天晚上我对自己说:“从没有想过我竟然能做一个部门的经理,原本以为自己没有那种气场,没有领导风范。”我在整个学生生涯做的最多的其实就是“卫生委员”,说白了就是协调打扫卫生。小学有过唯一一次在众人面前发言,当时我非常紧张地读完预先准备的发言稿,然后走下台。台下有多少人,我浑然不知,只觉得紧张坏了。所以说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媒介,通过与人共事,逐渐可以认识到冰山下面更隐秘的自己。

测试部门日渐成熟,几个分管的团队领导也都各司其职,但我的失落感,还是逐步增强。一方面因为自己兴趣并非在测试,整个部门流畅运转时自己反而难以找到更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因为全球团队日益庞大,之前对于整个系统的掌控感消失殆尽。所以在工作六年后我逐渐萌生去意。

2007年在智能手机发展史上需要大书特书。首先是iPhone的诞生,使我们这些原本以为站在世界前沿的人第一次感觉到了“土”。而在iPhone宣布之后,GPhone谣言也满天飞,直到后来Android宣布推出。我隐隐感觉到一个新时代在诞生,只是没想到这个时代来得这么快、气势这么猛。其实我想所有员工都不免有同样的感受,若干年的光鲜似乎一朝就要蜕尽,再看我们正在做的一些产品,着实很难有以往的自豪感可言。

在读完Visionmobile那篇分析Android商业模式的文章之后,“移动互联网”算是第一次真正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找到当时的领导说:“移动互联网是未来,我们应该抓住这个趋势。”从那之后,一定要做移动互联网的念头就深深植入我脑中。有时甚至想,距离移动互联网近一点就好,慢慢来。

2008年9月底,我离开工作六年的摩托罗拉,追随之前在摩托罗拉的领导,加盟了一家创业公司。他是在2007年加盟的这家公司,做的恰恰是和Android密切相关的开发。当时我隐约就有种感觉,苹果的iPhone和Google的Android,是未来若干年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平台。所以,要拥抱移动互联网,就得至少拥抱一家平台。Apple给第三方的公司空间小,只能做应用程序开发。所以,拥抱Android是明智的选择。

重塑

当在巨型公司逐渐迷失时,想找回“自我”和“掌控”的感觉就越发强烈。这也是我离开摩托罗拉,加盟一家创业公司的内在动因。

在随后的两年,在这家公司,我从事的工作是SDK的发布和开发者社区推广。这个与我在摩托罗拉中间两年的经历类似,所以做起来也是驾轻就熟。自己也借着这个机会,在各种大会以及各地奔波宣讲,辛苦之余,有不少难得的经历,甚至有机会去了台湾和硅谷。我经常给同事朋友讲,应该离客户近一些,离合作伙伴近一些。相比于之前的摩托罗拉,我在这家公司对外接触的机会要多了不少,这也是很好的收获。

凡事都有两面性,外界接触多了,了解得多了,忧患意识要比之前强很多。后来一次长途的自驾旅行,最终促使我去做出新的选择。

2010年7月份,我做了一次横跨半个中国的长途自驾旅行,时间长达两周,距离超过5500公里。在远离北京,远离工作的地方回想起自己十年的工作生涯,感慨万千。从收入上,刚毕业时就很高,后续也是逐年快速增长,和同龄人比起来,应该没有太多遗憾之处;从职位上,在摩托罗拉的头5年里,连续升职四次,从一个入门级的初级工程师,迅速成长为部门经理,也还算不错;但想起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甚至想到和这个社会一起步入老龄,就不免有些恐慌。10年以来在光鲜的岗位上积累起来的快乐感和幸福感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这种连续工作后的暂停,突然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在过往的10年,我和很多同龄人所追求的,其实都是“职业安全”,我们尽可能小心翼翼地在各种框架下遵循游戏规则,追求升职、加薪,过体面的生活,其实很可能只是一个泡泡。在社会各种产品、服务、资源价格上涨的今天,国内的用人成本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在过去十年看到的发达国家工作机会向国内的流动,现在有了新的变化,因为有劳动力价格相对更低的地区。十年前美国一个员工的成本,可以在国内养活4个同样优秀的员工,但十年后的今天,所谓白领的工资水平,正快速和美国的中产阶级接近。而这也意味着,我们之前在外企岗位上获得的“溢价”空间,在不断减少。好的工作机会,也在不断减少。之前引以为豪的快速发展的职业道路,可能会由于大环境的改变而减缓。

所以,长途旅行完,回到北京,我就在积极寻找变化的机会,不是简单地换一下工作,而是寻求突破目前的“打工困境”。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基本上拿到三个offer,最后决定去最有挑战意义的一个创业公司,成为这家公司第一名员工。说实话,我差不多在同一周时间拿到三个offer的意向,期间也动摇过,不管我们内心再怎样憧憬创业,但是一碰到具体的数字,具体的金钱,再把这些数字换算成那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一辆性能车,还是会小小动摇一下,没办法,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不过后来还是坚定地去第一个给我offer的创业公司。期间有另外一个大公司的HR问我,你不是之前就在创业公司吗?我心想:“对不起,还没有真正体会创业,那种诱惑无可抵挡。”

我算是进入这家创业公司的第一名员工,来这边差不多一个月多一点,感觉过了很久同时也很快,因为这期间所做的事情、所做的决定,远远大于过往的任何一个30天。辛苦之余,也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创业的感觉。

我的心得

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

在打工的环境下,在一个大型的、盈利良好的企业内,价值创造的链条被切成若干关联的环节,绝大部分基层员工都会被局限在某个环节内,无法直接曝露在客户面前,更无从了解价值链条的细节。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技巧可以分享,总结起来就是“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

眼界指Vision,就是说尽管你可能是基层的工程师,但是还要有远大的理想,并且了解公司远景,最好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8小时之外坚持不断学习,提高水平,并及时和老板沟通心得。经常能站在一定高度和老板进行沟通的人,他所能得到的机会要比整日默默无闻的人多得多。这就是所谓“眼界高于能力”,从而得到很多可以提升自己能力的实战机会。

能力大于所得指的是,如果你本身价值7000元月薪,那么6000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数字。因为所有的绩效考评都是人主观判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横向比较。如果同样是贡献价值7000元的人,一个拿8000元,一个拿6000元。如果你是领导,你会给哪个人加薪?而如果这个价格低一些的人,在8小时之外还非常努力,经常表现出更好的潜质,那又是什么结果?作为领导,你是不是还经常得考虑给这个性价比高、潜质更好、更加努力的同事多升职?如果你足够努力,总是能让“眼界高于能力,能力大于所得”的状态一直保持下去,那么持续的上升渠道就在你面前。而作为员工个人,往往又容易在这种状态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从而形成正向反馈,加速提升。所以,在大企业的同学们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

个人的价值与价格

我们周围的世界,充满各种言论、书籍、网站,教你如何成功、如何加薪、如何升职,但很少有人去探讨个人的价格与价值问题。价值本质上是自身能力创造出的财富,而价格则是雇主对于个人贡献的反馈。

基本的原理是这样,公司都是逐利机构,公司为客户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从客户那里拿到收入,然后除去各种费用,再分配给个人,剩下的就是公司盈利。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分配的链条。

所以,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员工集体的薪资水平会影响公司盈亏平衡的时间早晚以及盈利水平的高低。我们在创业时,面试过一些优秀的人才,但是谈到最后一步,往往是因为薪资问题而没有谈拢。即使在北京这样一个高消费的城市里,月薪高过一定程度,对于个人的边际效应快速减小。个人不会因为多几千而更加开心或者离“财务自由”近一步,而公司却会因为相关的福利和税收系数付出更多。每一次创业公司被迫全员加薪,都会使公司距离自己平衡甚至IPO的目标更远一步,不异于饮鸩止渴。在这一个月内,我看到好几个事例,都是当事人在兴趣、能力甚至激情都具备的情况下,最后因为薪资而放弃这样一个创业机会。

其实对于想去创业以及正在创业的人才,都需要逐渐学习读懂财务报表,看看自己处于报表的哪一个区域。能从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角度去看待待遇问题,是前期创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我的建议

1)把微笑和与人为善作为每日习惯。最出名的例子来自于《程序员》杂志最近一期刊登的有关Android之父Andy Robin的故事。他只是在海边碰巧帮助了一个苹果公司的员工,后来就获得加盟苹果的机会,开始一段又一段的传奇。我自身的例子也有很多,但感觉都不如这个更有说服力。

2)大家要学会经常真心地称赞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经常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人情就像储蓄,不要等到想用的时候才去存钱,为时已晚。

3)头十年的时候,你的价值可能只体现在拿到手的现金上,但往后的10年、20年,你的价值更多的是人脉、眼光和社会影响力。寻找工作时,不要只盯着工资。只盯着工资,你的生活会越来越辛苦。

4)多出去旅行,抓紧一切机会旅行,同时多在旅途结识朋友。行万里路,永远胜过读万卷书。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经常是正确的。

5)成功都需要一点运气,想要成功,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增加这种成功的“概率”。想增加“成功概率”,有四件事情是最重要的:第一是认清自己;第二是认清大势;第三是寻找一个好的环境;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寻找“导师”,因为“导师”会帮你认清前三件事情。

6)帮别人创造价值在先,取得回报在后;帮别人成功在先,自己成功在后。你所能帮助的人越多,你距离自己的成功也就越近。想不通这件事情,你可能会一辈子辛苦。


写在最后:看完全文之后,大家可能会对提升认知知行合一两个要素更有感触。若你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莫过于:

找到初心,写下目标,公开分享

每天付出一点点,每天努力一点点

点击阅读原文,与辉哥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