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观不合,到底是哪三观?

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3-07-08

「配图摄影 by 辉友小艺」

一些文章讲年轻人的婚恋观,总是逃不开「三观」,总体都是在强调:三观一致,相处不累;三观不合,迟早分手。

对于这些文章,我只有一个问题:到底何谓三观?

出于理工科的思维习惯,我对于违反逻辑的表述方式总是天然的敏感。吴军在《硅谷来信》中提倡:中国的理科生,应该多学一些人文学科;文科生,需要多学一些逻辑,这个说法没毛病。理工科学生的问题我以后专门讲(人文素养缺失之过简直罄竹难书啊),文科学生缺少逻辑素养在如今的媒体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有人说这是运营的手段,可以抓眼球,但是诡辩是骗别人,不是骗自己,很多文章明显是自己无法自圆其说,这就是基本的逻辑素养问题。

还是回到三观本身,之前看到一篇讲95后婚恋观的文章,讲了95后最看重伴侣哪一条。借用某个数据报告的结论,说「三观一致」是最重要的。但到底什么是三观一致,此文没有直接讲定义,而是讲了一些表现。比如游戏与读书;吃西餐和在街边撸串;去旅行和宅在家里。行为不同没关系,但是彼此不理解、瞧不上,则是三观不一致。

行文到此,我还是不理解三观是什么,三观不一致到底如何定义。靠举例是无法穷尽的,比如一对恋人,都愿意一起游戏,一起旅行,一起撸串。这叫不叫三观一致?从字面上看,这三条都符合了,当然三观一致了。但是如果一个喜欢熬夜刷美剧,另一个喜欢早起运动,并且彼此都瞧不上对方的行为,这叫三观一致还是不一致呢?

「举例解释」的好处是便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理解,但是「举例解释」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无法给人提供真正的判别标准。依照以上有限的举例解释,我既无法判断两个人是否三观一致,又无法判断是否不一致。而这个解释本身,因其无法「证伪」,也无法视之为科学的解释。

我又在微信、百度上搜了「三观」,很遗憾,看到的文章,要么是不加定义的直接使用「三观」、「三观一致」、「三观不合」,要么是直接用了三观的最经典定义「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并不具体的推理这三观在两人爱情中的具体体现。什么叫「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致?具体体现是什么?为什么这三观一致是美好爱情的必要因素?

我试着想了一下,感觉寸步难行。因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本身也很难被清晰定义。把这三个观念直接运用于「婚恋」关系的判断更是难上加难。

我退而求其次,提出一个「新三观」,即在两个人的亲密关系中,有哪三个基本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很简单,如下:

第一:金钱观,对待金钱的基本态度。
第二:性爱观,对待性爱的态度。
第三:关系观,对待周边关系的态度,包括对待双方父母,对待各自的朋友的基本态度。

其实这并非我突发奇想,我是在人生的起伏中逐渐萌生这样的观点,从观念形成到现在已经十年之久。

这「新三观」的好处是,定义非常简单,除了「关系观」我稍加解释,金钱观和性爱观我基本上可以不解释,大家就清楚。并且,这具体的「新三观」对于亲密关系的重要程度,我也不用多加解释,各位身在亲密关系中的朋友一下子能体会到这三观之重要。

为什么是这三观,而非其他三观。我的想法很简单,第一,这三观的形成过程极为漫长,基本上是每个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基本观念之和,父母和家庭环境对此三观影响极大;第二,这三观一旦成型,在人生的长河中很难改变,除非碰到一些极具震撼力的「大事」;第三,这三观从根本决定了亲密关系的融洽程度和持久程度。

那么亲密关系中,除了这「新三观」,还有什么根本的因素?我觉得是有的。因为首先这「新三观」都在讲「不变性」,但无论是「旧三观」还是「新三观」,任何两个人都很难真正一致。另外,在人生的长河中,世界一直在变,每个人周围的环境也在变化,所以,如果只讲「不变性」,那么一定有问题,「爱情」可能真的只是昙花一现了。

所以,在「新三观」之外,我们一定得能讨论「变化」,不仅讨论被动的变化,也要讨论主动的变化。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情形,两个年轻的情侣,从相识相知相爱,最后走入婚姻殿堂。在最初的几年,生活是很甜蜜的,很显然,新三观是比较吻合的。但是,没过几年,两个人矛盾初显,彼此多了一些抱怨,这是为何?

有一本讲婚恋的书籍,李中莹的《爱上双人舞》(这本书已经绝版,书中大部分内容被收录于另一本书《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中提出如下问题:

结婚对象的什么缺点是最要不得的?

他在书中的答案是:

「不肯改变」

这种人的口头禅是:

「我就是这样!」

很巧的是,他在书中也直接否定了「旧三观」,他说: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不同。但这不是影响婚姻关系的要素。对于婚姻造成伤害的有三个致命伤,第一是:不肯改变;另外两个是「托付心态」和「不愿意分享内心感受」。

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恋爱前,恋爱中和恋爱后的人的看,看得越早越好。

另外一本是我很喜欢的心理学名著《少有人走的路》,其核心思想也是在讲「改变」,说得更直接一些,是「心智成熟之路」。我们看到的很多种关系的问题,都是来自于至少一方的「心智不成熟」,作者斯科特·派克说: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所以,亲密关系中,除了我总结的「新三观」,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自于这两本书观念的整合,即:对待「改变」的态度。幸福而持久的关系需要双方都能积极地去「改变」,而改变的方向即:促使自己的心智成熟。

不要以为我们都20岁了、30岁了、40岁了,我们天然就是成年人了。法律上,身体上的确如此,但心智却未必。武志红被禁的书籍《巨婴国》直接用标题刺激了我们的眼球和脆弱的心灵。

综上,我觉得与其不加定义的使用「三观一致」,不如用「新三观」(金钱观、性爱观和关系观)+「心智成熟之旅」去观察和思考我们身边的亲密关系。

人生的很多秘密,其实是每个普通人每天都能体会到、却不愿意思考,甚至难以启齿的。

对自己真诚一点,会少很多困惑。

相关文章:勇敢去恋爱!
上一篇:择业的黄金定律


今天是5月20日。从三四年前开始,应辉友要求,我每年都会在一些特别的节日举办「征友活动」。以往读者会把征友信息发在留言区,但留言区数量有上限,且不方便发图和查阅,所以这次继续建议大家移步知识星球。

据反馈,有一些辉友确实是在以往的征友活动中,找到了心仪的另外一半,这两年也陆陆续续听到几对辉友结婚的喜讯。所以也想借着这样的节日为大家牵线搭桥,让大家在15000+的辉友中,有机会认识到更多同频且单身的朋友。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祝大家都能收获满意的爱情。

如何参加5.20的征友活动?扫描下方二维码。

(之前与一位辉友的对话,发图征得了她的同意)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5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