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地缘关系学术研讨会在临汾召开
2018年10月13-14日,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地缘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山西省地理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协办。
会议开幕式
开幕式由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山西师范大学王国梁教授主持。山西师范大学校长卫建国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教授,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长宋长青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从国家的发展、地理学的发展、人的发展角度、时代的发展高度肯定了在新时期发展地理学特别是政治地理学的重要意义。
卫建国校长致欢迎词
张国友副理事长教授致辞
陈发虎院士致辞
王国梁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报告分为特邀报告、主题报告和交流报告三个部分。
在特邀报告中,华东师范大学杜德斌教授做了《全球地缘科技格局——基于技术贸易的视角》的报告,解读了作为地缘新要素的科学技术是如何决定和影响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双拱形”贸易网络等级层次结构,世界两极分化严重,而中国的崛起之关键,也在于科技在世界的引领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程昌秀教授做了《大国之间贸易关系分析的方法与实践》的报告,将地理信息分析技术融入地缘关系研究形成了地缘关系的量化表达、可视化表达,在地缘关系的科学数据建设上,把自然、人文数据相结合,大数据和小数据相结合。
中山大学刘云刚教授做了题为《地盘的地理学》报告,认为人地相互作用中的人类适应、定居、迁徙等空间行为引致空间分割,产生地盘,形成空间冲突。用权力、边界研究地盘,展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贵才教授的报告,以深圳为例,阐释了《城市政治地理学》,在城市尺度城市的空间公平、安全、正义,分析了研究政府权力结构和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在主题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葛岳静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董锁成研究员、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刘建忠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武友德教授、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吉力力研究员、山西师范大学王国梁教授等专家分别作了《地缘关系中的位势解析》、《中朝合作的地缘环境分析与地缘战略思考》、《地缘环境研究概念体系构建》、《非政府组织与区域治理:分析框架与实践》、《中亚地缘环境》、《格局定乾坤,未来世界谁主沉浮----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演变态势及未来走向》等报告。
在交流报告中,一批老中青学者分享了他们在地缘政治学的新变革与创新、地缘经济视角下的边境城镇产业演化、“澜湄合作”的地缘政治话语与想象、生态位视角下的中美地缘经济权力关系演变、“一带一路”视角下地缘经济自循环生态圈的构建、中国东北地缘关系演化过程及区域效应、联合国投票中的“敌人”与“朋友”等方面的新近研究成果。
杜德斌教授作报告
在每段会议报告之后,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的教授学者分别对每个报告做了精彩点评,提纲挈领,引发思考。
会议闭幕式由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执行部长宋长青教授主持。宋长青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对前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山西师范大学和地理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指出未来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研究应当更加系统化、多范式化。
宋长青教授讲话
会议之前,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还与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就加强协同、联合开展学术年会等事宜达成共识,并共同支持由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发起的“地理学与全球战略高层论坛”活动,把论坛建设成中国发展的国家智库。
会议期间,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还讨论酝酿产生了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名单,并向中国地理学会报备。在大会闭幕式上,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葛岳静教授宣读了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组成名单。
会议合影
本次会议围绕“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天30多个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临汾,共同交流探讨,对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对发挥政治地理学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