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报道|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在第五届青年地学论坛组织分会场


       第五届青年地学论坛于2018年10月26-29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董广辉教授和委员毛龙江教授、马敏敏副教授组织了“史前与历史时期人-环境相互作用”分会场,来自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参加了分会场活动,并邀请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莫多闻教授为点评专家。分会场由毛龙江教授和李国强副教授主持。

       该分会场设置口头报告11个,包括由南京大学马春梅副教授和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鲁鹏研究员所做的邀请报告。报告人围绕环境考古与环境变化领域的热点科学问题,从史前时期人与环境作用演变过程与影响因素、长江中下游环境考古进展、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迁徙路线、宁绍平原新石器时期海平面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关中地区地貌演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史前时代人类冶金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同位素分析在人群食性和生计模式中应用,以及释光测年手段在遗址陶范和陶片测年中的尝试和应用等不同视角,介绍了各自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上述报告既有方法学的进展,也有理论方面的探讨,展示了青年学者勇于探索和创新的风采。

       与会学者与报告人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会场气氛热烈。最后,莫多闻教授对每一位报告人的内容进行了评价,对青年学者们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莫多闻教授指出目前环境考古学科具有很强的关注度和发展潜力,未来方法学的进步和应用,以及多学科的深入合作为推动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分会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为环境考古与环境变化领域青年学者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对促进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和团队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会议背景简介:

       青年地学论坛是是由青年地球科学家发起,以杰出科学家为顾问,青年学者及研究生为参与主体而搭建的自由、平等、争鸣的交流平台。论坛每年举办一届,逐渐发展为地球科学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本届青年地学论坛包括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科学、地质灾害与工程地质、海洋地球科学、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球和空间物理、大气科学与全球变化、固体地球科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等15个主题,参会人数达到2000余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