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吃货私藏已久的“德清民间美食地图”!很多你都没吃过····
有一种美食叫做“民间厨艺”
普通的食材,山里、海里的
到了德清老百姓巧手中
就会化身成一道道勾魂的“美味佳肴”
鲜得山珍海味都要靠边站
年味将近,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份
“德清民间美食地图”
让味蕾体验原生态的味道
唤醒大家熟悉的记忆
乾元
肉皮冻
相对宴请宾客的大鱼大肉,肉皮冻可以说是被挤下了餐桌的民间小美食,主要的食材就是普通的肉皮,一般摊主还是半卖半送的。
乾元的张美凤家每当11月初至年底就会做这道独特风味的美食,做完后除了全家吃,还会分享给邻居们。
△张阿姨家的肉皮冻(陈健 摄)
肉皮冻待到凉快后,凝结成固态状,轻轻划开,切片装盘。
晶莹剔透、薄薄的一片,蘸点配料咬上一口,口感超级清爽, Q弹有劲,咸淡适中,还伴着浓郁的肉香味。富含胶原蛋白,也是爱美女士的美容佳品!
梅花糕
上世纪80年代,梅花糕在德清刚刚兴起时,乾元第一位制作梅花糕的顾一平师傅的摊位前,每天都是人满为患,基本要排上1小时的队才能尝鲜。
那时的梅花糕只要6分钱,现在涨到了2.5元,依然很是抢手。
△梅花糕(网络图)
如今清溪书院对面,一家制作梅花糕的小吃店门庭若市,店老板陈国强就得了顾师傅的真传。德清各街头巷尾会做梅花糕的大有人在,但陈国强家的却别有一番味道。
△陈国强制作梅花糕(沈晓颜 摄)
陈师傅家的梅花糕底部脆而结实,摔不破,刚出炉时,每一只都鼓起,吃完那软糯的香味,直令人回味无穷······
上柏
羊骨头
上柏地区的百姓几十年都延续着一种吃羊的方式——羊骨头。这原本只是百姓在吃羊肉时剔除的余料,如今却华丽地成了冬天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姚师傅家的羊骨头( 王钰涵 摄)
姚师傅是土生土长的上柏人,乡里乡外名气不小的土厨师,当家菜首居榜位的就是祖传的羊骨头。
姚师傅烧羊骨头特别较真,选用的羊骨头宁可等上3个小时去买摊贩剃下新鲜的羊骨头,也不用冰冻的。
洗净下锅后,加一味秘制的酱料,慢炖4小时,正式掀锅,热气腾腾的一碗新鲜的羊骨头,放上些许香葱,香味扑鼻,不到一会功夫,50碗羊骨头一抢而空,要是来晚了,只能等到明天。
△姚师傅烧羊骨头( 王钰涵 摄)
而且羊骨头的汤也是一绝,很多精华都在汤料里,加入面,自制一碗羊肉汤面更是一道不错的美食。
洛舍
番薯豆腐
每年快过年时,把番薯加工成“番薯豆腐”,是洛舍村民盛行的一道美食,家家户户都开始晒起“白色石膏”,这是做番薯豆腐的“精华”——碾磨后的番薯。
△“白色石膏”( 王钰涵 摄)
别看这些“石膏”其貌不扬,制作成石膏豆腐却是极考验厨艺的。洛舍村民陈大妈做这道菜可有着几十年的经验。
舀起一碗新鲜出炉的番薯糊,均匀地洒上白糖,入口之后,柔软劲道,润滑爽口,唇齿留香。
△陈大妈家的番薯糊( 王钰涵 摄)
这还没有完,新鲜出炉的番薯糊冷却凝固后切成小块,伴着咸菜在锅里一蒸,也可以放上肉末、大蒜叶炒一炒,十分美味。
△陈大妈家的番薯豆腐( 王钰涵 摄)
金馄饨
在洛舍街上有一处并不起眼的小吃店,甚至都没有一个店名,但是这里的金馄饨已经飘香了30余年。当地人经常会说“走,去吃一碗金馄饨”,不用说地址,大部分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
△沈建英家的金馄饨( 王钰涵 摄)
沈建英就是这家店的“掌勺人”,她的手艺从她姑妈手里传承来。
鲜馄饨放到大锅里煮熟,然后撩起馄饨,再放到小灶里深加工。加上几滴沈建英自己熬制的猪油,一边翻炒馄饨,一边加生抽,馄饨就抹上了一层油光发亮的金黄色,撒上些许葱花,香气四溢。
△沈建英家的金馄饨( 王钰涵 摄)
洛舍人吃金馄饨还有自己的讲究,可以从早吃到晚。
鱼圆
如果让洛舍人报几样从小吃到大的食物,相信洛舍鱼圆必定不可缺席。究竟哪家的鱼圆做得最地道,只需在当地随便打听一番,就会有人告诉你,洛洋大酒店的冯师傅,他做的鱼圆就是老底子的味道。
△冯师傅的鱼圆( 王钰涵 摄)
冯师傅每天都亲自去菜场选购当天新鲜的鱼,一般是3至4斤的鲢鱼,他的鱼圆Q弹,很有嚼劲,包括汤料都不加味精,全凭鱼鲜提味。
△冯师傅做鱼圆( 王钰涵 摄)
2013年,德清县农副产品美食节上,冯师傅和他的洛舍鱼圆一亮相,“无添加”的鱼圆就成了市民首选的健康食品之一。鲜美的鱼圆,也让中央电视台和杭州电视台的美食栏目慕名前来。
当然洛舍出名的还有肉圆子、肉饼、炸逆鱼、鱼汤饭等等,都是一道道不错的美食,想起那味道就直流口水!
△洛舍肉圆子
新市
羊肉
秋风起,羊肉香。在新市,每年入秋之后就迎来了吃羊肉的旺季。这个时节,李老大羊肉店往往高朋满座。
店主李齐行烧羊肉的手艺是26年前跟张一品名厨王阿德学的。他家的羊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口感可堪称极品,因此俘获了不少食客的胃,去他店里吃羊肉面得赶早,每天早上8点左右就卖完了。
△羊肉出锅,盛在高脚腕里(虞高岚 摄)
当然要吃鲜嫩的羊肉,除了李老大羊肉店,还有仙潭老汤面馆、元松羊肉、仙潭菜场南面的兴明羊肉店、建明羊肉店等,都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新市著名大面
新市著名大面,其中就有葱油拌面(下图1)、酥羊大面(下图2)、笋干酥鸭面(下图3)、虾仁爆鳝面(下图4)四大传统大面。仙潭老汤面馆做这四道特色面更是鲜得没话说。
△图源:沧海canghai的博客
下渚湖街道
鱼头面
相比远近闻名、家喻户晓的新市羊肉面,下渚湖街道杨坟的鱼头面似乎有些名不见经传。不过,要想吃到正宗的鱼头面,恐怕还得做足功课。 潘根祥的店虽然老旧,却几乎让慕名前来的客人踏破了门槛。
△潘根祥家的鱼头面(王煜杰 摄)
由于潘根祥家的店面位于杨坟农贸市场,该市场本就是服务几个村的一个小集市,每天的鱼头供应量有限,此店还有个流传盛广的说法:中午不开店、鱼头要自带、每天量有限……
土鸡煲
说到吃鸡,下渚湖街道二都村的防风饭店季月香老婆婆的“土鸡煲”可在美食江湖屹立不倒30多年了!
△季婆婆家的土鸡煲(王钰涵 摄)
季婆婆自创“隔锅”炖鸡法:在一个大的铁锅内洒上泥沙、盐,然后将一个砂锅置于铁锅之中,砂锅中放入自家养的土鸡和水。慢火熬制3个多小时后,放入鸡血、鸡肠等辅料,再次掀锅时,一碗热气腾腾的土鸡煲就算大功告成了。
雷甸
卤套肠
天气凉了,来雷甸益民农庄点上一份卤套肠成了德清人的标配。说起套肠,老板娘沈国芳自有处理的小诀窍,而且多年来她坚持用土灶烧制套肠,满屋子都是卤套肠的香味。
△沈国芳家的卤套肠(沈思佳 摄)
凭着这道套肠,沈国芳2015年还上了浙江卫视天天六频道的《我要惠生活》栏目。
莫干山
苦槠豆腐
嫩滑清香营养丰富的苦槠豆腐,这道以前只有在德清西部山区才能吃到的美食,很多山里的小伙伴小时候都有背个箩筐或拎着篮子采摘苦槠果的记忆。如今这道美食已经成为城里人一道炙手可热的菜品。
△苦槠豆腐(网络图)
将苦槠豆腐切成小块放在碗里,放一些香喷喷的菜籽油和豆瓣酱或海鲜酱,蒸熟后撒上一些大蒜叶,吃起来嫩滑清香,鲜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油炸石蟹
与为人熟知的苦槠豆腐相比,油炸石蟹这道菜则显得低调许多。像莫干山里的小伙伴小时候都有着去溪边捉石头蟹的童趣。
这些石头蟹不像现在市场上的河蟹,有着大大的贝壳,毛毛的蟹脚,它最大不过5厘米,样子呈扁圆状,蟹背多为深棕色,蟹脚光滑无毛。
△油炸石蟹(网络图)
烤番薯
家住燎原村的村民林月娇是做番薯干的专家,每年秋冬季节她都会烤上不少番薯干,除了自己食用,偶尔也会有武康的客人慕名到她家中购买。
△林月娇制作烤番薯(张志炜 摄)
她家的番薯干都是挑选个头适中的番薯整个烘烤,甜而不腻,且咬起来很有嚼劲,因口味独特一直受到游客的青睐。
△林月娇家的烤番薯(张志炜 摄)
武康
凤爪拌面
之前小编介绍了新市的羊饺面、鸭饺面,杨坟的鱼头面,在武康中兴南路上还藏着一道很吃香的美食——凤爪拌面。
△陈杰自创的凤爪拌面(虞高岚 摄)
店主陈杰自创凤爪拌面,一大早去农贸市场的熟食摊买酸辣凤爪,把泡椒换成辣酱后,为了不让面条的口感过于单调、油腻,往面里加切成细丝的紫甘蓝、黄瓜、胡萝卜,还有脆脆的花生。就这样,混搭风的凤爪拌面出炉了。
△陈杰自创的凤爪拌面(虞高岚 摄)
02
桃浆羹
桃浆可是咱们德清人童年时期的美食,桃浆产于桃树树干上的裂口,雨后有树胶沁出,结晶后凝固称为桃浆,又称为桃胶、桃凝。桃浆的吃法分菜和做羹两种。
△桃浆(俞晓勤 摄)
市民杨先生就常常给女儿做桃浆羹:
将桃浆在清水里泡上一段时间,待它“涨”起来后洗净。然后往桃浆内加入葡萄干、枸杞、冰糖等,放在锅里煮沸,再洒点桂花,小火炖上几分钟,冷却后就成了一锅甜羹。
△桃浆(俞晓勤 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们大德清不仅水美五谷香
更在民间藏了如此多的美味
感谢上天赐给我们邂逅美食的双眼
以及美食珍馐的味蕾记忆
明天开始,让我们吃遍德清ing!
德清还有很多民间美食没介绍到,你知道还有哪些藏在小厨房的美味佳肴吗?赶快推荐给大家吧~~
记者:王钰涵、虞高岚、陈健、俞晓勤、沈晓颜、王煜杰、沈思佳、张志炜等
编辑:燕小燕
博克造型口令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在“爱德清”微信公众号内回复“博克造型”后获取活动链接即可参加活动,喊出正确的口令就有机会获得各种大礼以及微信红包,最大的红包有188元哦,赶快去参与吧,奖品有限,先到先得!
(注:口令请在活动页查看,实物奖品需到实体店内领取,领取地址请看活动界面内的活动说明,领取截止时间:1月27日。)
(点击下方蓝色字体跳转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