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社会学】隐蔽青年:社会抛弃与自我抛弃的群体

2017-01-19 学人

(一)


据报道,在日本有一类人群,他们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几乎不出门,不和亲属之外的人有任何联系,被称作“隐蔽族”。他们不上班,不上学,不出门,不社交,只呆在家里打电子游戏。户籍在册,但是家门外社会上根本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好似凭空隐蔽了起来,因此得名隐蔽青年。他们一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长,害怕与人交往所产生的尴尬或者不安,家里财力尚可,没有经济压力。干脆猫在家里不出门万事大吉。根据日本政府的统计,在14岁到40岁的人群当中,“隐蔽族”有54万。


1、隐蔽族的概念


据日本东洋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博士生陈洋《日本的“隐蔽族”与宅文化无关》一文,“隐蔽族”一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了,但却是在近几年才开始被广泛使用,并且还主要受来自英国的“尼特族(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NEET, )”的影响。(“尼特族”指的是英国16-18岁年轻人中不工作不上学不进修的年轻群体。)


2004年,作为当时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教授的玄田有史和记者曲沼美惠在联合撰写的《尼特:不是自由职业者也不是失业者》一书中率先将“尼特族”概念引入日本,不过与英国略有不同,日本的覆盖范围更广一些,即15-34岁年轻群体。


虽然“尼特族”一词在日本被普遍使用,但因为该词本身具有标签化、负面化,甚至歧视性色彩,所以很多日本文化保守人士和文化批评家也一直呼吁更改或停止使用该词。因此,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隐蔽族”一词才重新被发现并开始被广泛使用。


日语中,作为名词的“ひきこもり ”是由其动词形式转换而来的,愿意为闷、窝在家里或退隐。在日语语境中,“隐蔽族”的感情色彩要比“尼特族”更为中性一些,不至于有那么多贬义(这一点可以参考汉语的“剩女”与“未婚女青年”)。与“尼特族”一样,“隐蔽族”也是指那些不工作不上学不进修的年轻人,但是其覆盖范围更广,即15-39岁。


日本筑波大学社会精神保健学教授、精神科医生斋藤环是最早关注这一社会问题的日本专家,并且也是日本“隐蔽族”研究第一人。不过遗憾的是,斋藤环教授很早前发现了这样的社会问题,但因为他的《社会的隐蔽族:未结束的青春期》出版过于超前,最终只卖了1万多本,所以未能引起日本社会和日本政府的重视。


2、有多少隐蔽族


2016年9月7日日本内阁公布一项调查结果称,据推算,既不工作也不上学、6个月以上闭门不出且不与家人以外的人交流的15至39岁“隐蔽族”全国共有54.1万人。这是该国内阁府继2010年后再次开展此项调查。


报道称,虽然与上次调查时相比人数减少了约15万人,但仍然超过50万人,人数较多。随着35岁以上日本成为“隐蔽族”的人数倍增,这一人群呈现出的“长期化和大龄化”趋势也使得对包括40岁以上人群在内进行更详细调查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


据了解,此次调查于2015年12月实施。调查员访问了5000户有15至39岁成员的家庭,就本人及家人外出频率、开始闭门不出的年龄及起因、持续时长等进行了询问。调查显示,起始年龄中35岁至39岁占10.2%,较上次调查多出一倍。20至24岁也达到34.7%,上升了约13个百分点。闭门不出的时长方面,“7年以上”以34.7%居首,3至7年占到40.8%,长期化趋势凸显。在上次调查中推算出的“隐蔽族”人数为69.6万人。


据香港调查,隐蔽青年的风气早已传到香港。2014年五月份香港深水埗的一桩垃圾屋火警,使得香港官方知道,居然有一个男子40年来一直猫在家里与世隔绝。这个隐蔽青年的元老,现在都是隐蔽老头了。因为长期与世隔绝,都已经不懂如何为人处世。见年迈老娘猝死,也不知道求助,陪伴尸体长达5天。要不是火警导致消防人员全楼疏散居民而发现,很可能尸体腐烂,这个隐蔽老年还置若罔闻。


香港社会工作者的一个调查,估算香港越有10万个15-19岁的青年具有隐蔽特征。其中15%算高度隐蔽,过去半年到三五年内足不出户,也不与熟人朋友联络;中度隐蔽者占67%,间或出门或者联系朋友;17%则是轻度隐蔽,表现为放学后从不在外停留,立即回家。


至于中国大陆,目前似乎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报告出来。但相信也不是一个小数字。


3、隐蔽族的成因


关于隐蔽族的成因,斋藤环教授在其1998年出版的《社会的隐蔽族:未结束的青春期》中就尝试分析“隐蔽族”的成因。斋藤认为,隐蔽族这一社会问题与年龄无关,主要是一种青春期并未完全结束的问题,即“青春期心智问题”与“未成熟青年问题”,也就是在人格成长过程中,因“未成熟”而引发的心理疾病。事实上,观察日本现在的“隐蔽族”也不难发现,他们不擅长与他人沟通交流,不愿意甚至惧怕与社会接触。这在某种程度上正契合了斋藤教授的观点。


长冈心理诊所院长、医学博士中垣内正和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隐蔽族,他在15年的时间里接触了300多名隐蔽族人士,他们当中平均的隐蔽时间是7年,最长的达到30多年。他发现,日本的隐蔽族的有年龄两极化的趋势,而且隐蔽的时间在越来越长。根据日本媒体统计,有39%的隐蔽族人士隐蔽时间达到7年,达到3-5年的人士有25%。中垣内正和说,日本经济下滑后,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难以找到好工作,只能做钟点工或临时工。社会经济形势对年轻人很不利,他们很悲观,失业后就容易成为“隐蔽族”。


《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0期曾经刊登过一篇《"隐蔽青年"现象探析》,该文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分析了隐蔽青年出现的原因。该文认为出现隐蔽青年有三方面的原因:1)身心发展特殊性和亲子交流缺失;2)经济与社会环境变化造成的社会排斥;3)社会过度整合与个人主义泛滥。



(二)



香港隐蔽青年现象



“隐蔽青年”是一个舶来词,源自日本,由日本心理学家斋藤环在2000年首先提出。2002年,英国广播电台播出了一辑有关日本隐蔽青年的现象的节目,震惊西方社会。2005年3月,香港电视台播出了香港隐蔽青年现象的时事特辑,随即相关研讨会举办,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

隐蔽青年指的是失学失业的青少年,终日躲在家中,长期处于“隐居”状态,甚少与人交谈,日以继夜地与网络为伴,并与学校、社区、工作、朋辈逐渐隔离,对现实生活缺乏信心。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对隐蔽青年的定义为:青少年持续三个月有以下情况:没有与社会上任何一个系统有联系及参与,如工作、学校、公民活动等,更严重者甚至与家庭也缺乏联系;人际网络薄弱,害怕或拒绝与人接触或交谈;没有社会身份地位或遭社会排斥,如公民身份、族群、语言等;无法适应社会主流生活,逃避及抽离社会现实,生活日夜颠倒。

根据青少年隐蔽的不同程度,可以将隐蔽青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完全隐蔽,持续超过三个月与所有系统,包括外在社会系统(学校、社区、工作)及内在系统(主要是家庭)均没有联系,没有参与任何活动的青少年。第二类,隐蔽,持续超过三个月与外在社会系统没有联系,但仍与内在系统有联系的青少年。第三类,持续超过三个月与外在社会系统及内在系统作有限的联系,但行为上逐渐抽离的青少年。如身份上仍是学生,但经常不上学,偶尔参与社区活动。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青年导航及发展中心总协调主任表示,该会曾向32所中学收集隐蔽青年数据,受访者中约有0.2%为隐蔽青年。据估计,香港约有6000名隐蔽青年和6430名潜在隐蔽青年,其中74%为高中以下,90%为男生,隐蔽期从2个月到三年不等。不过中心主任同时表示,这个数字是非常保守的数字,绝大部分隐蔽青年已离开学校,因此以隐蔽青年学生数字做估计,必定低估了有关情况。


二、隐蔽青年现象生成的原因

隐蔽青年现象并非是香港特有的社会问题,而是正在向全世界蔓延的国际性问题。这种现象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首先凸现,然后逐渐向正快速迈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蔓延。香港隐蔽青年现象的出现,固然有青年本身的原因,更有经济与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以及社会过度整合的因素,是青年主观状态与社会客观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


1.身心发展特殊性和亲子交流的缺失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的特殊阶段,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较弱,真实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并非易事。而网络以其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了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无疑为青少年隐蔽提供了或然性的转化平台。青年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前景的勾画,这种激情是改革不可缺少的动力;但是,理性匮乏、缺少面对挫折的信心的勇气,这种激情的膨胀与理性的匮乏,加上青年缺少生活经验,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往往容易失掉信心及前进的动力,使他们往往逃避现实。久而久之,更会跌进习惯性依附状态,甚至成为隐闭青年。

同时,部分父母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对青少年的期望过高,不顾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不断地给青少年施加压力,久而久之,青少年对学习等失去兴趣与信心,于是自暴自弃,以隐蔽的方式作为摆脱压力、逃避现实的一种途径。隐蔽给青年提供了一种规避的途径,使其在生活中的负性情绪得到调节。然而产生的问题是,当人习惯于这种调节后,在外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就会丧失勇气和决心,无法应对现实中的挫败,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其结果是把他们又推向了封闭的网络,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经济与社会环境变化造成的排斥原因

西方社会多以社会排斥角度审视青少年对社会现状的有声或无声的控诉和不满,及其遭受排斥、隔离的背后结构性因素。社会排斥有很多不同方面,但若以青少年为出发点,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别。首先,制度性排斥。香港的隐蔽青年现象不同于日本的情况,多来自社会的底层,被排挤于教育、职业训练、就业以及社会福利之外。面对种种社会排斥,他们以自我隔离或自我排斥的方法,减少甚至中断与他人的交往,以应对人际关系。发展机会减少和生活贫困所带来的挫折,在长期被自我排斥与社会排斥的双重打击下,个人的人际网络、经济条件与生活起居也逐渐远离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其次,文化排斥。隐蔽青年由于族群、阶层、性别、语言和时空等维度的关系,他们的文化活动多被他人和社会定性为叛逆的根源或难以与主流价值和活动接轨。再次,人际交往排斥。隐蔽青年由于自身性格特点,不善于与人交往与交流,往往人际关系紧张。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的虚拟性使网民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角色限制,满足了一部分青少年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需求,提高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时效性和隐蔽性。青年爱在网上交流,忽略了面对面的沟通,筑成一个个的孤岛。一个既不上学、又不工作、困顿在家、孤独一身的少年,更容易寄情网络,失去与人交往的欲望。他们本来就自信心不足,怯于与人接触,长此以往,恶性循环,越发自我隐蔽,与社会脱节。同时,持续地缺乏成功经验、正面认同、机会及选择,便逐渐形成了隐蔽青年现象。


3.社会过度整合与个人主义的泛滥

香港青年一代中隐蔽青年现象的出现,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的过度整合以及个人主义的泛滥。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整体不仅仅是个别的总和,建立在个体结合基础上的整体有别于个体。社会是个人的总和,但是社会又具有不同于个人的性质,具有群体特质的思想与倾向,所有的社会事实无论是纯粹私人性的或是完全社会性的,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根源。整个社会就是将社会各个层次的要素联合起来,使之形成建立在共同的制度规范、价值观念和道德基础之上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结合和吸引状态。这种状态就是迪尔凯姆的社会整合理论。

但迪尔凯姆并不认为社会对个人的整合越高越好,过高或过低的社会整合都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只有适度的整合才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根本。在其经典著作《自杀论》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由于社会的过度整合对人们的个性和自由的过度压抑最后导致了利他性自杀的产生。并且他认为现代社会的社会紧张的根源主要是“来自于与高度的分工相联系的正在增长的异质性与个性。”“随着分工的发展和集体意识重要性的削弱,人民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于是人民的分化加大,个人主义发展起来,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严重削弱,最后导致丧失了人民共同信仰和价值观赋予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因而也就导致了很多的青年在社会整合的过程中成为了隐闭青年。


三、对隐蔽青年现象的建议


1.青少年的自身努力

首先,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因而青少年要确立人生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其次,青少年要积极与外界沟通,人是倾向于群居的,纵使有过与外界隔绝的意念,但因不是常态,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群中。若长期离群索居,不与任何人交往,越发会丧失信心并受到外界排斥。因此,青少年要主动地与他人、外界交流和沟通,发挥自身的特长,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一方面,青少年要认识自我价值学会自我肯定。隐蔽青年“隐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出身社会低下阶层,被社会排斥,因而隐蔽青年缺乏对自我的肯定。事实上,多数青少年有自己的特长,如他们掌握电脑知识,擅长摄影,善于与别人在网上沟通等。隐蔽青年要通过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自我认识、自我肯定,最终重塑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青少年还应培养自己的替代活动,比如参加社会各类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听音乐唱歌等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日常生活中快乐的事越多,就越不会怀念一个人的精彩。持之以恒,就能逐步回归社会,走出隐蔽。


2.家长重视亲子交流

亲子关系是建立在血缘与亲情基础上的父子与母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亲子关系建立在父母与子女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而沟通的基础就是父母对子女要做好尽职尽责的关爱、教育与引导,从思想到行动上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心,培养子女独立的人格。沟通与交流是建立在平等思想前提下的感情交流,父母长期对子女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子女生理与心理发展变化的关注、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导等,会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建立在这种良好沟通基础上的亲子关系,会将青少年心理等诸多问题消解于无形之中。同时隐蔽具有以下先兆:(1)开始不喜欢外出;(2)减少、害怕、拒绝与人交谈;(3)对身边的人和事逐渐不关心,甚至不闻不问;(4)不想上学、不想工作,对以往感兴趣的事也提不起劲;(5)情绪低落及不稳定;(6)沉迷打游戏,日夜颠倒。作为与青少年接触最为长久与密切的父母,应该关注青少年的生活,及时引导,从而避免、预防和解决隐蔽青年问题。


3.社会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

隐蔽青年长期离群索居,不愿与人交往,很可能是在外受到排挤,或者严重缺乏自信心,急需家人和社会的关心。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要及时了解隐蔽青年的具体情况,进行家访、面谈等活动。首先要取得隐蔽青年及其家长的信任,通过交流及对话,发现隐蔽青年的经验和故事以及其背后的知识、技巧、价值、信念及原则等;同时消除隐蔽青年家长的面子因素,以积极的态度引导青少年走出隐蔽。其次要有耐心,大多数隐蔽青年存在隐蔽后越困越久、越久就越不想出去的问题。同时隐蔽青年对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必须要有充足的耐心,逐步去引导和教育隐蔽青年,使其走出隐蔽。再次,要消除社会上对隐蔽青年的认识误区,如误以为处于隐蔽状况的青年不从事任何活动,认为隐蔽青年缺乏正面的个人素质和价值等,以宽容的心态接纳隐蔽青年重返社会,鼓励他们开始新的生活。

 

作者:刘争先(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