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雄不问出处——“美国梦”支撑的美国教育和反思

2015-08-21 DrBing 英华兰的DrBing



前言


之前DrBing8过英国和欧洲的代表德国,今天开8美国,要说一个国家教育政策,这可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它是该国意识形态,国家意志的其中一个表现。所以今天先从国家意识形态开8.



意识形态


首先对比三个现象,

英国首相卡梅伦,来自有王室血统的金融世家,就读家族世代就读的伊顿公学(可谓“你才伊顿,你全家都伊顿”)后以一级荣誉的成绩在牛津大学。妻子也是贵族之后。——知识型贵族


华丽贵族范


德国总理默克尔,父亲是牧师,母亲是教育工作者。莱比锡大学(别楞,德国没名校!)物理学博士,丈夫是博士教授、量子化学家。——知识型平民


一对车间工人放工后


美国总统奥巴马,父母都是“混乱型”嬉皮士情节知识分子(身世太复杂,有兴趣可以去深八)外祖父是士兵,和妻子一样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妻子米歇尔的父亲是水管工,可谓从底层奋斗到顶层的草根精英。——草根型精英


我们是人民的好儿女



很巧合,三个国家的领导人,各自折射出所代表国家的气质。


孩子聪明又勤奋,决心洗白从土豪跃身贵族的家庭,最好的出处莫过于英国了,在英国名校毕业,基本可以跻身“贵族式精英”的行列。这下牛逼坏了。



各种华丽,各种嘚瑟


家世并不富有,也不属于顶级聪明勤奋(但肯定不能懒和笨),政治上倾向左派的,古典主义情怀的,德国/欧洲无疑是很好的去处。


不能大富大贵,小资一下是没问题的


而美国,则是世界上最勤奋,最聪明顶级精英的最好去处。它给世界总体形象就是:“英雄不问出处,不拘一格降人才”。



贵国真乱


一说到美国,一向不和的欧洲大陆人和英国人就会统一口径,一致对外起来:


“贵国真乱!”



留意箭头


但不能否认,美国的媒体一直都在标榜一个形象(即使在执行上难免会有偏差):任何人都可能通过任何方式实现阶层上升(前提是异常勤奋),这就是“不问出处”:


拳击的

最爱炫富拳王Mayweather,拥有私人飞机场,大量豪车


唱歌的


出生于贫民区的说唱歌手P.Daddy以5亿资产荣登演艺界富豪之首

赌博的



赌博起家的亿万富豪,美国扑克冠军,炫富狂人Bilzerial

网上教人化妆的


在博客上发化妆视频登上福布斯榜的27岁越南移民单亲家庭女孩Phan



传统来说,每个家族,一旦命运上升跃身土豪,下一步做的就是要想尽办法洗白成“贵族”,美国则不一定,还会有从“贵族”洗黑成“土豪”的。这就是贵国的“不拘一格”,



富N代Paris Hilton高中就辍学,成为话题女王,豪门艳女,并自创时尚品牌



另一豪门艳女Kim父亲是因辛普森案知名的顶级律师,但她没有子承父业读哈佛法学院,

却走了和Paris一样的事业路线,通过真人秀把全家族的“低俗”变成了赚钱利器


要她两是欧洲富豪子弟,估计早给爸妈揍死了。


所以,美国大众的“低俗”文化在全世界横行无阻——这恰恰是欧洲贵族和文化人所不屑的东西,但大众血脉喷张趋之若鹜的东西(还记得顺荷尔蒙吗)。美国人颠覆了不仅是欧洲人,甚至全世界人的传统思维,对人的出身(无论是毒贩孩子还是富豪子弟),奋斗形式(无论是赌博还是读书),生活形态(炫富还是艳史)都显示出很大的包容。这背后的信仰就是“美国梦”:


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精英)而非家世和背景(贵族);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毫不掩饰的对财富的喜欢;但又不视财富高于一切。


真的很朴质!


比起那些一股酸劲地冒充知识分子谴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人,我更喜欢粗俗的直率。


鼓励精英


相比德国对“扶贫”式的教育,美国教育偏袒的对象明显是“精英”——聪明勤奋的人,无论出身。(当然公立对本州和它州学费上也有很大偏差,类似“就近入学”,不过暂不讨论)


一般我们眼中的私立名校,大多是收取高昂学费吸收一批傻富二代,再使用他们的钱发放奖学金吸收最聪明的脑袋瓜中和一下。美国不尽然,拿青藤名校中率取率最低(受欢迎程度最高)的哈佛大学来说,在录取上,富二代还是穷二代是无偏差的,他们都要经过母校名气,Sat成绩,推荐信,获奖证书,科研论文,特长,社会活动等资质的考核,只有学业上到达一定的优秀(不一定要最优秀),综合素质也高的方能入取。这就叫做need-blind,绝不会混进一个傻富二代;但一经录取,就会根据家庭条件对学生给予助学金(need-based):年薪在6-18W的家庭(中产)只需要拿出收入的约10%作学费,而年收入6W以下(下层)的家庭则可学费全免。根据《哈佛杂志》(HarvardMagazine),2014年有四分一的学生拿到了全额助学金,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毕竟,富人永远有更好的起跑线。


那美国基础教育如何呢?


“快乐教育”


这是一个在康州的新镇5所中

小学的实地调查:由学校、社区和俱乐部结合的三维培养体系。


学校:除了州里规定的语言、写作、数学、科学等必修课,针对学霸的AP(先修课)之外,开设了多种多样的选修。如“汽车修理、摩托车修理、微机修理、橱艺、电脑音乐制作、园艺、办(印刷的)报、摄像、照像、手工制作、器乐、合唱、球类运动”等几十种。有些课程仅有两个学生想学但没有师资,学校居然千方百计聘请了教师;在另一所小学,一节陶艺课上仅有三位学生在学。



社区和俱乐部:新镇的中小学校下午三点准时放学。放学后就是社团和俱乐部时间。它们给学生提供了专业水准极高的辅导教师和服务人员,有的是学校的专业教师,有的是水平极高的家长,还有学校外聘的高水平专家等。一所小学的“家长里德俱乐部”就为学生提供了游戏、运动、创作艺术、实用艺术、学术活动和服务他人等课程,充分发挥了家长的作用。学生还要定期到社区做义工,进行无偿服务,在亲身参与中完成对社会的实践理解和道德培养和公民观。



羡慕死拉。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美国基础教育是培养两种人:一种是能在社会上生存的普通人,另一种是进入高校成为社会经济政治栋梁的精英。就好像汽车修理、摩托车修理、微机修理、橱艺、电脑音乐制作、园艺、办(印刷的)报、摄像、照像、手工制作这些课程,明显是为了前者开设的。高中毕业后,并无大志的孩子可以深入学一门手艺,成为修车的、修电脑的,种花的,做一个平凡快乐的蓝领。


至于想要成为精英的人,我朋友的朋友,一位美国华裔教授,女儿正读高中,励志考藤校,据说每天睡眠时间只有4小时,也需要参加音乐、体育和社区活动而不是一心扑在读书上。为什么呢?那也是名校的录取条件决定的。一位SAT和托福接近满分的中国女孩申请名校被拒绝,原因是“成绩之外是空白”。在流传很广的关于美国名校体验的文章《常青藤的绵羊》有个有趣的说法:美国的名校生表现出那么多才多艺,其实也是为了录取刷经验值而已,刷到走人,到名校做精英,毕业后要么去华尔街,要么做咨询,完成家族期待,成为美国收入阶层的top 5%,top1%,top0.1% ...



哈佛和耶鲁的橄榄球塞是百年来最重要的校园盛事,反应着体育对两校文化的重要意义


所以,造就美国多姿多彩基础教育的原因,也就是这两个:培养能在社会生存的普通人(基础教育),和让精英能够刷够经验值进入名校(或者至少是个大学)的敲门砖,成为社会技术,经济,文化,政治的栋梁(高等教育)。在这之外,还有大量的“奇葩精英”(例如开篇那一拨名人),昭显着美国一切皆有可能的“美国梦”精神。



“高校录取标准进化论”


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仍然高等教育永远是主流人群挤破头皮想进去的地方,美国也一样。


除了以哈佛为代表的藤校,还有以MIT CalTech CMU HMC为代表的“攻城狮派”, Stanford Berkeley 为代表的“企业家派”,各大文理学院的“文理派”和各大公立的“公立研究派”各自招生标准不同,但美国这种刷多经验值录取体系是怎么造成的呢?他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痛苦的进化过程。


20世纪以前的美国大学入学标准只有一个:钱。穷人?没这必要,因为当时的经济结构还没这个职业消化量,念了白念。


1867年的哈佛棒球队员


然而,新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创造出了无数的知识技术型就业岗位,必须要吸收新的社会力量。有这时出现了考试制度。(像今天的中国高考)


这就造就了中产阶级,也就是草根精英。


大学单纯通过考试成绩来录取学生,新的问题出现了。大批犹太人涌入了大学造成了人种和群体的一面倒(犹太人又聪明,又喜欢“在一起”,他们工作以后...你懂的)——美国大学才逐步确立了招生录取的综合评价制度。(哈佛当时执行限制犹太人政策的的校长(1909-1933)Lawrence Lowell现在又遭到种族歧视的板砖,所以啊,公平这东西...)


这个制度也一直在优化和调整中,连著名的Berkeley直到2001年才开始实施目前的综合评价录取制度——它100多年的演化轨迹是尽量无限地接近公平——遵循“美国梦”精神。但它永远不可能完全公平。因为“要知道,我们都是人。”斯坦福大学的招办主任RichardShaw说。只要是人,就会想尽办法在自己资源范围内争取达到目标。这就成了另一些人眼中的“不公平”。但如果有资源的人是自己,未必你就会放着不做。


所以说,今天中国高校录取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曾或多或少地在美国大学招生录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过。(我们恢复高考才不到40年。)而高校录取的政策,则又连带决定了基础教育政策。



所以关注教育的中国家长面对中国教育按照心态和做法分成了4派:


1.看清自己优劣势,狠了心顺应他的——体制内学霸

2.看清自己偏好又有家底,决定离开体质教育的——一心出国派

3.看清了教育本质,一方面抓真实能力,又在能力范围内兼顾体制内标准的——理性逍遥派

4.什么都没看清,光是吐牢骚的或什么都试试而身心疲惫的——混乱纠结派

(你是哪一派?右下角写评论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自由繁荣的国度


最后再说一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批评中国顶级学府清华北大的学子不思学术,只想留美创业当官;批评美国顶级学府哈佛耶鲁毕业生70%去了华尔街和咨询业。很多人会缅怀先秦士大夫百家争鸣的情怀和欧洲黑格尔伏尔泰的时代。现在是时代的退步了吗?


我觉得是时代的进步了。


在貌似知识分子都很有情怀的时代,是财富还高度集中的时代。所以总有一些人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比赚钱更有意思的事:例如社会公平,例如人类未来。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因为大量平民涌入社会主流的结果,他们还不至于有钱到去思考更远的东西。甚至我们看到主流文化的粗鄙,也显示出社会结构向公平演化的进步。


有了这个务(tān)实( cái)的庞大的新兴群体,无论战乱还是危机,这个国家都能迅速从阴影里走出来。这难道不是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里描述的国家吗?不是也只有这样的国家,才能在物质的基础上堆积起思想的伟人吗?(看近代诺贝尔名单)


我们看到在变坏的,往往都是在变好。


回想起和各国华人朋友聊天对比两国,就连美国的朋友也说:当然是中国机会多啊!我回国时亲眼看到一个朋友说想在家里搞个小区图书馆,腾出客厅,一个月就开业了。中国只要你肯你努力,到处都是机会,美国哪能比啊?


当然中国的“好”只限于肯努力的人,如果想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我们恐怕还没那个家底。——欧美战后40年哪个国家不是人人干活累得狗似的。


哎呀,先别说了,





团购预告:书商福利又来啦!

1. 原版牛津Potato Pals(点读)12本合集买一得六送超多配套资源 138元

2. 原版牛津阅读树(点读)原版精选补团 3kg/ 298元





查看本文次条查看详情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扫码进店





关注我:英华兰的DrBing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DrBing其他文章/公开课/分享


英语启蒙系列 / 插上语感的翅膀飞翔

回复 线路图 《英语启蒙线路图》

回复 磨耳朵 《0-6岁 磨耳朵》

回复 嚼舌头 《6-9岁 嚼舌头》

回复 基本交流 《9-12岁基本交流》

回复 自由交流 《12岁后 自由交流》

回复 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

回复 必修课 《英华兰家长必修课》

回复 活动 《DrBing和英华兰小朋友活动视频》

英语启蒙杂谈

回复 英法德 《分享我无痛掌握英法德三语的经历》

回复 kissy 《3岁宝宝Kissy妈妈的无痛英语启蒙心得》

回复 启蒙阶段 《英语启蒙磨耳朵阶段的特点》

回复 磨耳朵套装 《磨耳朵的正确打开方式》

回复 英语意义《孩子学英语的根本意义到底是什么》

回复 玩转粉猪《玩转Peppa实现语义输出》

回复 家庭英语《DrBing咋咋呼呼塑造家庭英语氛围》

家族遗产系列

回复 爸爸 《我的二货爸爸留给我的教育点滴》

回复 妈妈 《成为母亲是人生的重新起航》

回复 命运 《四个德国孩子的命运差异》

回复 遗产 《什么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大遗产》

生命动机系列

回复 生命动机 《什么让孩子将来乘风波浪》

回复 感情原型 《感情原型和早期体验主导孩子的一生》

回复 焦虑症 《中国家长集体焦虑症》

回复 五步法 《五步法让你放下焦虑》

回复 开心 《贫民窟的千万富翁》

杂文

回复 锤子 《我家锤子比你钉子多:德国工程师素养》

回复 跨文化 《英语背后的跨文化能力》

回复 欧洲 《欧洲:深沉典雅的童话之诗》

回复 顿悟 《见证孩子破茧成蝶的伟大时刻》

家长智商系列

回复 智商 《家长的低智商总有一天坑到娃》

回复 穷养 《浅八我身边穷养富养女生的区别》

回复 丛林法则 《幼儿园开始的丛林法则》

回复 匮乏感 《匮乏后遗症、穷人病和贱人病》

回复 奇葩 《物质富养家庭超奇葩案例》

回复 非理性 《从人贩子死刑看:群体非理性》

两极世界系列

回复 脑神经 《脑神经科普:聪明的孩子大脑是怎样》

回复 压力 《学霸和学渣是怎样在0-6被注定的》

回复 痴呆 《数字化痴呆——数字时代孩子的必然疾病》

回复 英式 《英式精英教育真相》

回复 德式 《人傻钱多的德国教育公平》

刚开的梗(会各自成为系列)

回复 博士与书 《两个德国博士与书的亲密故事》

回复 名字 《你有没有给孩子乱起中英文名》

回复 正面管教 《从小花生米发飙事件看正面管教》




转发给有需要的人,这是对DrBing最大的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