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学霸往往代代相传?
前言
本系列上篇文章《学霸君省力法》(蓝字可点击阅读),DrBing分享了资质中上的孩子怎样才能在保证足够时间发展兴趣、能力和人格的同时保证学业。目前国内追求精英教育的家长总是忽略孩子本身资质、目标,动不动清华北大藤校,上篇文章想表现的其实是:培养一个最终能取得人生小许成功的孩子,在学业上需要采取一种类似“田忌赛马”的策略,不能忽略孩子的个人特质和资质条件硬来。(失败案例下文提供了)因为对于长远人生,学业之外的太多东西更重要!
有细心的家长发现,其实所谓“省力法”,其实是家长在面对孩子学业时不一样的管教态度:抓什么,放什么,关键点在哪里。DrBing的忠实读者“知律之澄”在多段的长篇留言中,对比了自己任职的事业单位中三类不同态度的家长的养育结果,内容客观犀利,但由于评论的展示顺序,这么好的内容居然不能顺序阅读,实在可惜!所以,DrBing在经过她的同意后,整理成下文,希望对你有借鉴作用。
PS:重申一次DrBing并不是鼓吹大家一窝蜂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精英”。这是一条很窄的路,而且一开始就被太多硬条件决定了起点,强求不来。这系列的主旨,是好让对孩子有“精英”期待的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盲目而毁掉一个孩子;也不要让一个有潜质的孩子,因为家长的有意无意,错失收获另一种人生的机会。如果你有不同的案例和思考,欢迎留言或评论,DrBing一定整理成文,提供给家长们不同的视野和思考方式。
今天DrBing大脑中的逗比君放假。
学霸经常代代相传
抓大抓小抓什么才能让孩子真正优秀
作者:知律之澄
身在事业单位,身边都是生活够舒服但不富贵的家庭。身边每个人似乎都自豪于自己的教育理念。
第一类
一类是鄙视应试教育派的,似乎很豁达,大谈素质教育,快乐童年,自由发展,孩子初中前表示兴趣不在考试,真爱和合适的是:音乐/动漫/电影/机械/电子竞技……统统掌声鼓励,表示自己认同条条大道通罗马,不要孩子走高考独木桥……
DrBing插句嘴:这种家长就是自己在时代跃进下乘上了东风,小腰板挺直了,觉得到了太平盛世,一定不能苦了孩子。我不是调侃他们,这是一种选择,不过它可能会让家长有吃苦的一天。
然而呢?惰性被养成,缺乏面对压力时,迎难而上的韧性,和琢磨各种渠道去追求更好自己的动力,最后不过读个职高或大专,最多专升本或本三。靠亲戚朋友混个还能看的工作,然后乖乖找个家境相当的独生子女结婚生子,父母帮买房帮还贷,帮带娃,很多生娃后工资不够开销,双方父母自觉贴现。生活安逸。
优点是和父母关系都不错,帮跑腿教上网没有问题,性格开朗心态放松;缺点是非常不思进取,家里摊上点大事,官司、疾病、意外,基本束手无策。以及家庭社会阶层微微下跌。我称为舒服懒孩子吧。
另一类是自认为够重视子女的,种类比较多,一种是孩子考不好就批评指责谈心,考的好就各种物质奖励,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能择校的话,烧钱托关系搬家租房子卖房子都在所不辞。但具体的全部交给老师,父母不管。孩子成绩一般到初中都不错,后继乏力。最后和上一类孩子殊途同归。也是舒服懒孩子。
第二类
比舒服懒孩子进阶点的,也是最常见的:家长上午盯着不迟到,放学就盯着快写作业,每次考完试都叨叨这次数学粗心了,地理进步了,作文被判低了…一心扑在孩子的学习与衣食住行的各种细节表现现……孩子聚会、养宠物、看电视剧都在旁边纠结,一边觉得孩子拿这时间读书该有多好,一边各种素质教育的书又告诉他们孩子的生活不能只有学习。结果就是允许孩子但是又遏制不住地一边叨叨。
DrBing插句嘴,这种家长很鸡婆,很鸡血。在早期,孩子内心是很烦他们的,但长期下去就变得逆来顺受,反而习惯了。结果就是家长的外力一撤,孩子就无所适从,变成残废。
…这种家庭的孩子反而个体差别很大。
结果A:
一个高考很好,但父母自我感觉很懂最好的教育在哪,让孩子申请外国大学,后来读美国C字头名校,两年后抑郁症回来了。
一个Q字开头大学(国内顶级名校)顺利毕业,但回来就业处处碰壁,最后只愿意做家教。
还有一个名校毕业后回来,两次被炒,一次通过层层选拔进国有银行,结果上班签到之后就躲在角落不吭声,最后劝退回家半年之后确诊精神分裂症。
这种我称为滑铁卢孩子。家长的共同点是工作中比较好强,有时候给人不必要的压力感,令人不爽而不自知。
滑铁卢例子里还有一个孩子是女孩,念T字开头(国内TOP10名校)大学,在家待业半年期间没有和任何一个过去朋友同学交流,爸妈请来她从小玩的最好的表姐,她接纳了,后来表姐觉得说她从小考试能力超强,建议她看一些公务员考试的书试看看。她突然认定表姐瞧不起她,就发疯一样把表姐赶走,父母才下定决心带她去心理咨询。但不知是我国心理咨询师能力有限还是怎样,咨询师认为是精神分裂,但就诊精神科、服药后反而加重病情。我们同事里学医的都认为还是心理问题可能性更大。
结果B:
高一高二都还出色,高三开始名次稳步下降,有的是直到高考才略失常的,最后考上最末流的211或者一本非211里最好的省属重点高校,后来或考研或不考研但本科毕业就考教师公务员成功,或者企业开头起薪低,过三五年开始能月入5K-9k,接着感觉到明显职场天花板。这类孩子有一定责任感,有一些进取心,有自己的爱好,也有自己的纠结郁闷。其中个别不婚,多数会按部就班,最后一般保持在和父母同阶层。
我自己就是这一型的,大学里自己凭兴趣看了很多学习方法、时间管理技巧的书,轻松混成双学历都拿奖学金学霸之后,才遗憾没有早一点知道这些方法窍门。英语自学,磕磕碰碰走了很多弯路之后,摸到应试窍门过了六级。 大学高数不因为惧怕而放弃作业,而是当天概念坚持当天啃透。期末考超级好之后,反而开始经常梦到高中数学考试:当时嫌数学难,永远不愿啃而只是瞄一眼思路背一背公式骗自己说我已经尽力;英语也是,对当时高考的90分无比伤感……回想起来才觉得,其实,高考英语135真的不难。 其实,考985真的不难,每科拿80%的分就可以,而高考那时的我坚却定的相信,我不是学霸,不可能,选择了回避放弃。
我自己学数学和英语的时候都犯了回头看非常愚蠢也非常好解决的方法上的错误,但当时竟然没人注意到!父母天天盯着我吃饭别太慢作业别拖欠,给我压力和叛逆,而真正需要关注和指引的地方却没有任何人同我提出来。可见如果父母自己有能力在大方向上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当孩子具体科目具体某个知识点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识别并和孩子讨论解决,是十分重要的。
这也是学霸经常代代相传的原因吧。
第三类
同系统三个家庭的子女特别出色的,父母正好都是过去的学霸。
DrBing插句嘴,这种孩子就是我常说那种“插翅”的孩子,内力发展得比较好,离开学校,离开父母,也有独立寻找自我发展的能力。
一个从小就因小提琴,目前北大在读,预防医学与经济学双学位随团去香港等地演出,又参加了学校的学生会和交响乐的社团,米歇尔访华到北大时的学生代表之一,最近又得到到藤校的交流生资格。这个比较特殊,我和过去碰巧和这个女孩交流过,她父亲是内蒙古考取北大医学院的,她回忆起小时候父亲指导她拼插恐龙,小学帮她建立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学科的难点在哪也还有印象能和她一起吐槽什么的。后来知道她考上北大这个我们当地中学上榜贴照片的能确定,双学位和交响乐团都有看到她朋友圈照片。米歇尔和去美国交流她自己没提,她老爸提的语气比较夸张。鉴于听说她老爸人很好,但平时唯一缺点就是和我老爸一样,对于认同的事物转述时会无意识地增加细节,暂时存疑。藤校听说的学校听说是哈佛,但我不知道北大是否和哈佛有交换生计划,也暂时存疑。
另一个女孩清华——麻省理工研究生后因为签了学历要回国两年,到知名大银行不到三个月就或上级青睐连续升级,得知她计划两年后出国,最高领导层开出极丰厚条件挽留。
还有一个女孩普通一些,就是得到北师大保送资格后毅然放弃选择高考,又在高考分数足够念理想的香港传媒大学的情况下,经过父母开诚布公的谈话,接纳了父母对传媒业的担忧,对香港的担忧,心平气和地选择离家最近的厦门大学,选了一份同样喜欢的,不太功利但又比传媒更适合她气质个性的专业。我觉得有些理想看起来很灿烂其实未必是真的是你想要的。能意识到独生女的责任,在不受逼迫的情况下,最终自己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一个明智的好菇凉。
他们的共同点是,在高考前长达十几年里,聊天里提到孩子学习时从来不显得得意或者焦虑,而上述AB两类孩子的家长就经常表现出得意或焦虑。但你如果有心仔细问他们或他们的孩子时,你会发现他们在孩子的学习里从未缺席。 就像DrBing本文所描述,是始终关注,并且在必要时给予指引的,却又不是时时刻刻给压力的。
总结
啊,如果能代我发表绝对是DrBing给我的至高荣誉。语句不流畅的部分也请随意的删改吧!补充一点,我观察的案例全部真实并且真的很有规律性,就是只针对这种事业单位背景的家庭。
更贫困的孩子,可能更有挣脱现状的动力,却也可能会被家长的局限性制约;更富裕的家庭,可能更有见识,可以更好的发展孩子的多元能力,但也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惰性。我观察的单位,恰好在这两者之间,刚好可以精确底验证DrBing所说的。
感谢澄子的好文啦~
书商福利:国内首发,世界三大分级读物兰登SIR唯一可点读版
兰登Step Into Reading这套2-6岁英语启蒙分级读物目前是全国首发,刚从出版社出炉,正版可点读,还带中文翻译适合英语不太好的妈妈。性价比很高,不容错过!27号福利截团。
关注我:英华兰的DrBing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推荐阅读
英语启蒙系列 / 插上语感的翅膀飞翔
回复 线路图 《英语启蒙线路图》
回复 磨耳朵 《0-6岁 磨耳朵》
回复 嚼舌头 《6-9岁 嚼舌头》
回复 基本交流 《9-12岁基本交流》
回复 自由交流 《12岁后 自由交流》
回复 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
回复 必修课 《英华兰家长必修课》
回复 活动 《DrBing和英华兰小朋友活动视频》
精英系列
回复 精英 《培养精英装逼史》(点击阅读)
回复 省力法 《学霸君省力法》(点击阅读)
老规矩右下角可以写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