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智商税专题|鸡娃鼻祖——哈佛女孩刘亦婷,最后到底是个成功案例还是笑话?

2017-06-11 bing 英华兰DrBing



高考周终于结束了。回想当年,高考改变了我们当中多少人的命运?


18年前,有个女孩,给中国家长指明了另一条出路:直接出国!从而引爆了后面的留学潮,开动了一个新时代——她的名字叫刘亦婷。


今天,我想带你看看这段鸡血往事之始末。



1


1999年,一位出身于低薪普通家庭(四川工人日报编辑)的成都女孩刘亦婷以全奖考入哈佛,其母刘卫华以一本《哈佛女孩》开天辟地,开创了我国父母鸡娃先河,开辟了《我家XX(娃名)上XX(名校名)》、《虎妈X》、《狼爸X》教育类智商税模式。多年来,本收税模式换汤不换药,一路风行。


 当年,《哈佛女孩》一书几乎父母人手一本,不少80后被老师、父母鸡得死去活来的回忆依然历历在目。保守估计,刘父母从该书仅版税获益至少千万以上。


该书相当于“卡尔威特天才训练法”本地化beta版,也可以被称为“刘亦婷模式”,即把孩子当机器人一样训练成“天才”的一套可模仿可操作的方法论。


经典例子:小时候刘亦婷找父母要零食,母亲以“锻炼意志力”为缘由,要求女儿把冰块捏手里半小时,还把女儿捏冰块之后写的日记摘抄出来:捏多久觉得冷、捏多久觉得刺痛、捏多久刺痛感消失开始麻木.....现在看来基本上属于“变相虐童”。


但案例成功,方法确凿,宣传到位,于是在全国引起了从家庭到班级组织大面积不带思考的模仿和学习,也算是合情合理:


@网友:当晚我就把家里冰箱里的冰凿下来握手里,非常轻松的突破了30分钟。以为也能考上哈佛。。。现在想想,没冻到自己组织坏死真是大幸。


另外还有:

@网友:我妈读了其中的一段话,“孩子的文具不应该过于五颜六色,容易分散注意力 ”。于是把还在小学的我心爱的玩具全扔了。。。我到现在听到“刘亦婷”三字就想吐。


@网友:因为受了这本书的影响,初中去了她的母校读书。因为出了个刘亦婷,声名大振。班主任啥的统统升官,全校一股刘亦婷风。我想吐槽的是,她很成功,但是她成功后也许残害了很多后面的小朋友,比如在我初中三年造成了相当的阴影。


哎!真是“智商欠费,必被征税”啊!


刘亦婷的父母还写了一张孩子的成才计划表:多大要学会爬;多大要学会走路;多大要会说话;多大要会几位数的算术。。。


时至今日,仍有人把刘母这套当做严谨,理性,高执行力的育儿典范。其实这是一个极有野心和能力的离异女性,把一部“虎妈教育”+“应试教育”美化成“素质教育”的故事,本质其实是在资源极其匮乏的状态下,自己DIY山寨版精英教育——还居然成功了。


2


drbBing不是道貌岸然的高地喷,所以,今天只想和你讨论1、)刘这条鸡娃模式走不走得通 和 2、)可复制性和借鉴意义  3、)智商税征税点在哪里。


1、)走不走得通

刘亦婷应该算是中国21世纪的留美热潮的标志性人物——刘亦婷母亲的种种营销手段也是开创性的。经过当年的那场热闹,看官们其实都希望看到这样的刘亦婷:


1. 个人成就斐然,并肩李彦宏张朝阳张欣。

2. 实现当年誓言,报效祖国、造福人类。


结果呢?


工作:毕业后在波士顿咨询、百事,一家对冲基金工作,三段时间都不长。申请哈佛商学院被拒后,自己开了一家“睿识资本”,失败后又合伙又开了“慧恩资本”,四年后关闭。现在身份是“秦岭资本”的合伙人,三家至今都没有漂亮业绩。作为职场人履历并不漂亮,主要在金融资本领域创业,应该是对财富很有野心的,但还没成功。据说目前其实是家庭主妇。



婚姻:嫁了本科同学Scott Sambur,他在哈佛读了JD(法学博士),现在是Seward & Kissel LLP律所的partner,专门给有钱人打离婚官司。在欧美,医生律师是稳妥中产,年收入百万美元的“大富大贵”在医法行业依旧是少数。



总结就是:就是大部分名校非名校留学狗都做到了的成就,谈不上“斐然”。


第二点“精忠报国”,:刘亦婷作为一个媒体形象,始终贯穿造福人类报效祖国的伟大情怀:(下文来自《哈佛女孩》一书)




目前以刘和资本圈的密不可分看来,似乎还是钱钱的魅力大啊!


因为看官们的两个期待都没达到,于是拍砖非常猛烈,贬得她一文不值。


但客观地说,一个薪资微薄的工薪家庭的女孩定居美国,实现阶层跃迁,其实已经是个灰姑娘逆袭白富美,改变命运的成就;另外,她妈出版的两套智商税书,带来的收入也可以成为盘满钵满。就她一家人而言,这条路当然走通了。



3


 2、)可复制性和借鉴意义  

虽然《哈佛女孩》在2000年的背景下打出了素质教育的旗号,但刘亦婷的上位,本人的素质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作者萧愚认为,许多留学成功者总结的成功秘诀是:申请者得想尽办法,巧妙利用国外大学的漏洞或称游戏规则,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申请者。 刘亦婷就是这样的一个神话。这点跟歌手、明星、网红的包装策略没有本质的不同。


以美国名校招生所需的软硬条件,硬条件包括:1、SAT 2、托福(TOEFL) 3、学校成绩(GPA) 4、课外活动 5、竞赛 6、个人艺术特长 7、个人陈述(PS),刘亦婷基本没有亮点。


她的申请成功,是时代背景下各种机缘巧合的结果:


首先,刘亦婷高中时期的成绩是成都外国语学校的中等水平,后来参加赴美夏令营,有幸住在某位议员的家中,对其后来的申请帮助很大。当时的成都外国语学校刚被成都的德瑞教育教育集团收购大量股份,转成了私立,当时并不是牛校,投资方为了树典型,考清北太难,哈佛自然就成了最佳选择。99年,申请美国大学的大陆学生简直是凤毛麟角,所以德瑞方面也是投入大量的资源帮助刘亦婷申请学校,最终在美方议员,德瑞的支持,刘亦婷全家的努力下,哈佛女孩诞生了。


这也是一次类似邓文迪邂逅默多克的机缘,刘亦婷妈很攻于心计,很充分的做了针对叫做拉瑞的“贵人”的功课,并且很幸运的踩准了点位。最后,连哈佛大学派遣的面谈人(Interviewer),都是拉瑞出面找到的,充分阐释了什么叫”送佛送到西“。


就是说:刘亦婷虽然的确进了哈佛,但取胜的关键点绝对不是《哈佛女孩》中描述个各种例如捏冰的奇葩训练模式。


如果真的想按照“刘亦婷培养模式”克隆出了第二第三个刘亦婷,把她弄进哈佛大学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机缘巧合。刘亦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经过《哈佛女孩》一书的启蒙,申请美国本科生名额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 

第二,必须得有足够的运气结识并且搞定拉瑞这种高能量的贵人。


总结就是:不可复制。



3


3、)智商税征税点

我个人还是很敬畏刘亦婷妈的,首先她是”虎妈“这个品类的创始人,然后是众虎妈中战斗力最强的:


一个80年代的离异单身母亲,面临着事业婚姻的双重压力,在教育上有那么大的远见和野心,每一步都把自己女儿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再婚以后,说服丈夫不育,把全部精力一起投入到对前夫女儿的教育培养中。这个事实背后掩藏的是强大的个人素质和实力。


她这一生非常成功:1、让自己的女儿进入顶级名校,成为一个时代青少年、父母、老师的榜样。作2.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写了一部有关自己和女儿的作品,拥有一代人的读者,把自己在文字和教育上的价值一起成功变现。


能同时做到以上这两点的,全中国没几个。能与之匹敌的,估计只有后面的“温和版”《哈佛女孩》——《好妈妈》的尹老师了。


所以说:欲鸡娃,先自鸡啊!


作为一套在世纪之交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教育类畅销书,如果读者真的学里面的”教育方法“, 那注定是被征税的:看到找到一个成功案例,就忙着照猫画虎——但是家庭教育,一般都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抓住时机,见风使力。


教育类畅销书,做为智商税的一个子类,和成功学书籍有很大的相似性:为了销售目的,它有很多鸡血和感情营销,不可能完全真实。真实是什么?真实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色的,当一本书过于夸耀严苛的培养、自身的努力时,往往就会忽略背后那些灰色的东西(例如机缘巧合),但是它们足以成为平常人的绊脚石。


将来还会出现各种书名不同,本质一样的书籍(例如现在微信充斥着的《她是XXX,她把X个孩子都送进了XXX(名校名)》),希望大家看清收税本质,能够在一波波的鸡血涌动中保持冷静,理性鸡娃。




|这是DrBing公众号|


【知性逗比,欢迎关注】

合作联系:QQ2509258539


今日荐书圣诞珍藏版闪烁美肌

去年我这里团爆三千册的《法国翻翻书》又回来啦!我目前为止认定最高大上的一套书!机会超级难得,还不知道的请看这里

福利价:¥258市场价:¥480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