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硅谷的教(鸡)育(娃)选(经)择(历)

bing 英华兰DrBing 2020-02-19

不想错过我的推送?

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每天8:30准时推送

时而严肃时而笑岔气的干货Bing陪你吃早饭


Dr Bing  |  教育


创新教育,无疑是这两年最热的热词啊。


当大多数人还在纠结公校私校的时候,硅谷这帮科技狗们已经把教育玩出了新花样,一大批个性化学校的疯狂涌现,各种理念各种创新层出不穷,保你闻所未闻!


看看他们玩儿的,才真的明白啥叫一切皆有可能


教育本来就是一场大型实验,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也许至今难以定论,但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对娃子应对未来世界也许有用,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


在硅谷的科技工作者徐旻就在自己的两个娃身上搞了这场教育实验,这篇关于他的采访也许可以启发到你。


口述/徐旻  采访/刘周岩

徐旻和小儿子芋头

他的两个孩子经历了不同理念的学校教育(于楚众 摄)


刻舟求剑


1999年,我和太太一起从浙江大学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读书,她读化学工程,我读计算机体系结构。


6年半以后我博士毕业,一家人来到硅谷工作生活。2002年我们的大儿子出生,小学、初中到高中都在硅谷的公立学校读书。他现在高三,所在的高中是全美最顶尖的公立高中,升学前景很好


可说实话,对他受教育的过程我觉得有点遗憾


我和妻子在中国都是一路上公立学校,所以很自然地想把自己的经历放到大儿子身上,好像找到一个最好的公立学校,让他在里面跟着老师、课本好好学习,就不用管太多了。


可后来才体会到,这是刻舟求剑的想法。


船已经开了,这个时代不一样了,时间不一样、地点也不一样了,很多以往的经验不能再放在现在

我从老大受教育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政府主导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变化非常慢的行业,从设计上它就是很难改变的一种系统


大儿子这十多年当然有很多成长,但是很少感受到他对某件事情的巨大热情和对知识的好奇心


他几乎不怎么问问题,这让我有点担心,直到前一阵去了机器人队,才开始有变化。


另外在硅谷这十多年,我也随着科技的发展接触到不同的工作机会,我看到技术在非常快速地变化,很多新的东西出来,可是教育却很少用上去


时代在快速变化,未来孩子需要的“硬技能”是现在没法预测的,比如教他C++编程,可能两年之后就没用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些软技能,比如如何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硅谷,创造力强的人和不强的人之间,差距不是一两倍,而是十倍百倍,而且这不是先天的差别。在这里有自我提升(self improvment)的文化氛围,很多人都去想着怎么样去提高自己。


越是做人工智能我也越体会到,人本身独特的智能是一种最大的资源,潜力是巨大的。如果教育得当,能够产生不可想象的美好。这些都促成了我对教育问题的兴趣和想法的转变。


7年前小儿子出生了,我决定做些改变


在AltSchool的两年


2016年小儿子芋头要上学了,正好这个时候知道了AltSchool,他们的想法和我一拍即合。


谷歌的高管麦克斯(Max Ventilla)创办AltSchool,是想用大数据和高度自动化的技术方式实现个性化学习,我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觉得太有共鸣了。


申请AltSchool的过程非常严格。有很多针对家长的问卷,主要挑家长的思想是不是跟他们理念一致


它作为硅谷的明星学校,获得了非常多的关注和投资,吸引到了最好的老师,也有最好的硬件,但是学费在硅谷算是普通水平,大约3万美元一年。


后来也发现,正是这一批优秀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了关键的作用。

想象力实验学校(ILS)的课堂上,强调的是个性化教学理念(于楚众 摄)


小儿子进去AltSchool第一年是小学前班(PreK),第二年学前班(K),这个班级是混龄的,10人左右,两个老师


第一年他和比他大一岁的孩子在一起,第二年老师不换,大孩子进到下一个班,他待在同一个班又来了比他更小的孩子。


在个性化教学上,学校确实做了许多尝试。比如说阅读方面,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选的书都是不一样的,学习的过程非常快乐。他现在很喜欢读书,哪怕没有图画也能非常流利地读下来


个性化不是为了超前,而是为了不让孩子学的特别简单导致失去兴趣

一土学校的孩子们


很多教学是在iPad上做的。比如有一个阅读软件,可以通过动画对很多的词的发音进行学习,是一级级过关式的。没有人让他们之间比,但孩子们自然会产生一个互相比的氛围,你几级了,我几级了;


有一个数学软件,可以用做数学题的方式得到游戏币,然后小孩子们用这些游戏币去玩;


还有一个编程软件,用可视化的方式给一个机器人设计编程步骤,接触编程的初步思想,比如循环的概念等等。


这些都是专门设计的软件,自动增加难度或者降低难度,学习效果很明显。如果是在大班,还会更深度地使用AltSchool的技术平台,可以为孩子自动推送要学习的内容,匹配他们的水平和偏好


但是这些是不是能够提高对知识真正的热爱?这也不一定。最终孩子对文化的吸收、好奇心、审美,对知识的满足感和愉悦,不是单纯靠技术可以解决的。因为要实践新的教育理念,一定有许多不确定性


AltSchool两年里其实变化了很多。教学上各种各样的变化都在发生,不停在尝试。不过我没有特别担心,孩子就得适应不确定性。将来到了社会上还不是充满不确定性吗?只要有聪明的反馈机制就行。


一些传统学校里,表面上看着一切都很稳定,课程规范、教学标准很有章法,组织结构很明确,但是老师每年在换,也根本不注意孩子心理上的情况。到底哪种是真正值得我们担心的不确定性呢?


校长克里斯的情商教育

 

去上这所学校妻子是很配合的,不过她有时候也做一些平衡,注重孩子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反倒是我家老大会问:怎么还能这么上学?他倒是被传统教育影响很深了。


在AltSchool,校长克里斯(Chris)也成为家长们的知音。他教育理念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除了个性化之外还很强调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可以理解为情商。


在AltSchool,小班主要是从教育孩子认识自己情绪开始的,教他们理解且准确叫出自己情绪的名字是第一步。


克里斯校长还把情商教育分成一些具体的品格,比如韧性、好奇心、同理心。但最终具体如何培养?说实话我们都在摸索,但是这些愿景和理念本身是重要的,它们决定了你在教育中重视什么


有一次在教室里,老师说要收玩具了,有的小孩不想收,我家小芋头走到另外的小一岁的小朋友身边,用手抱着他的肩膀,用很温柔的语气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还很想玩,但是现在是该收玩具的时间了。


这种表现出同理心的行为让我觉得难能可贵,其实是受到老师耳濡目染的结果,今后我希望他不光是这样,还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是好的。


而中文课后班的老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就用情绪化的方式,小孩子不听话他们就会提高声音,用更强烈的情绪来表达,小孩子一是不喜欢,二是他以后也会以情绪化的方式来表达诉求,这是一个反面例子


就这样,孩子在AltSchool上了两年学,学校在摸索用技术做个性化,探索怎么培养孩子的情商和内生动力,和一般学校的标准化、重学业能力的教育很不同。


然而这时候却发生了令我们所有家长非常意外的事情。


自己办起了学校


2017年10月的时候,学校宣布我们所在的AltSchool帕罗奥多校区要关闭了,这成为比AltSchool开业还大的新闻。因为自营学校的模式很困难,对科技平台能起的作用也过高地估计了。



在他们目前的技术水平下,每一所学校能否成功其实取决于是否有足够优秀的校长和老师,但像克里斯这样的校长不是很多的。


作为家长,我们觉得非常可惜。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已经构成了关系非常紧密的社区,有很好的互动,大家在理念上也高度一致。于是我们最终决定原班人马自己开一个学校


我是第一个把孩子的入学申请再次送到克里斯手里的家长。后来他还很感动地谈到这事,我们之间也真是患难与共了。


新学校叫想象力实验学校(Imagination Lab School),2018年第一年开学,目前只有不到20个学生,有大概六七位原来AltSchool的老师。


理念和AltSchool是一样的,也在不断尝试做新的变化。但技术仍然在教育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这是家长和校长的共识。


在孩子现在的成长里,有很多让我作为一个父亲感到非常欣喜的瞬间。我个人对他知识方面的成长报以比较自然的态度,但是很在意他精神上的状态


比如,他喜欢玩泥巴这件事。门口有一个花圃,下面有一大堆黏土,他和其他孩子就聚在那儿拿水和泥,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每天乐此不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真是看不出这有什么好玩的,对我来说,鞋也脏了,裤子也脏了,很多麻烦,但是,喜欢去玩这件事本身让我很感动。这是现在很少见的。


很多时候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没热情,或者需要别人去推,或者要用其他外部的激励。有些孩子甚至连努力学习来换取游戏机都没热情了,我觉得挺可怕的。


而那种去做一件事的非常原始的冲动对他们未来的生活非常关键


硅谷这边有许多华裔、印度裔的家长,都是从小经历非常严格的学业训练,读大学,考托福、GRE来到美国读博,留下来工作,很多人望在孩子身上复制自己


但其实没用,ABC孩子里面能够继承衣钵的是很少的,因为这都是父母从小给他们规划出来的路径,而不是他们自己有热情然后充分发挥创造性天分去做的


孩子未来的发展是不是一步步都计划好了?不是的,我没计划过小儿子要上什么大学,甚至他到时候是不是去上大学。计划赶不上变化。我现在更看重的是孩子们当下的成长,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能不能被调动出来


只要每一年有成长,喜欢去上学,就很好了,将来有一天这样的学校或教育让他的成长停滞了,那么就再去寻找新的合适的环境


“未来”离我们很近


在今后,生产成本是在急剧下降的,越来越少地需要人工


至于未来人工智能能否发展出自己的意识、思想?这还不好说。但在进行自动化生产的方面,已经没有悬念了,是我们有生之年就会看到的。


最近还有基因编辑婴儿的新闻,无论喜欢或不喜欢,但它就是发生了,许多技术都是这样,会不可避免地到来


以往我们的教育观念里,是给孩子一套固定的东西,一套完美的认知体系、一个稳定的社会。你学习了之后,加入到这个系统,成为这个“大同社会”的一部分。


但是现在需要的教育应该更像是“接生婆”,把孩子内在的激情和潜力引出来,然后你自己去面对这个正在快速变化的社会


当科技的进步不再需要我们工作了,没有驱动力也没关系,反正社会有充足的资源可以养你。可我们一定希望,孩子能够产生非物质的动力,继续去努力地生活


也许他去做艺术,甚至去参与殖民火星,总之去实现他的价值。


我们都会比孩子早去世,他们也不能够依赖于我们才快乐。除了爱他们,我们也要教会他们怎么样爱自己,慢慢让他们寻找到自己生命中内心的快乐

口述/徐旻  采访/刘周岩



Bing点评:


2013年,Google+在硅谷创立了个性化学校Altschool,一经问世便名声大噪。


他们的办学宗旨是以科技设备为载体,因材施教为理念的个性化教育,投资人名单也是牛逼闪闪,比如扎克伯格、安德森·霍洛维茨和乔布斯遗孀劳伦娜·乔布斯等等。


但是学校去年由于种种原因关闭,还是超级让人震惊的新闻啊。


不过我们今天不是来八卦这所学校的,我想说的是过去这些年我们对教育方式的反思和创新


各类新型学校和公司的不断出现,不光让吃瓜群众应接不暇,也启发家长们看到了教育更多的可能性


而通过这篇文章里主人公徐旻在两个儿子身上搞的实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激发孩子的内在激情和潜力,让他自己去面对不设限的人生


与其去抢教育热点,强化训练外在技能,不如提升娃的抗风浪能力。因为在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培养孩子适应不确定性,才是生存的必备技能


随着科技对生活的渗透,生产成本下降,我们都不希望自己是被替代被淘汰的那一批人。


所以我们需要好奇心、热情和真心,更需要不断奋进的上进心,需要娃能够对某些事物能不断产生最大的内在动力,而这些,才是未来教育的核心所在。



今日团品

1未屯系列图画书

用图画书来教识字?正解!这套暗藏玄机的图画书寓教于画,汉字都藏在机关里。联系情境,从字根偏旁出发让娃举一反三,一通百通!还能锻炼娃的想象力、提高审美哦!详情请看今日次条。


|这是DrBing公众号|


【知性逗比,欢迎关注】


【合作微信】广告:yhlberry ,开团bernibong


本周团品

1疯狂学校全三季

风靡全美的原版初章书来啦!作为最受美国娃欢迎的低学龄章节书,这套疯狂学校非常适合实现娃从绘本阅读到文字阅读的跨越!而且这次bing帮大家找来的是完整版,入全三季还能立减100元!详情请看这里。

2特宝儿二合一桌式画板

要不要给娃配置适合自己size的小家具?这款轻松变身小桌的画架了解一下!黑板+白板双面带磁,功能多到你眼花~而且收纳方便、组装轻松,工艺细节各种贴心。更棒的是价格比某宝旗舰店美丽太多啦!详情请看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