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文宏:德国人不封城不停产不戴口罩,病死率还这么低是怎么肥四?

不想错过我的推送?

请收藏甚至丧心病狂地“添加到桌面”

时而严肃时而笑岔气的干货Bing

带你鸡娃并客观认知这个世界


Dr Bing  |  疫情


近来有胖友说,德国医疗厉害啊,死亡率很低。


来看看我在中国时间3月24日截取的德国数据:

根据这个数字来看,德国的死亡率一直是零点几。

虽说现在定论为时过早,但比起同规模郭嘉,的确现在是同赛道的胜出选手了。 

刚巧看到上海的网红专家张文宏教授在前几天专门讲了有关德国防控的话题,其中很多内容含金量很高、信息量很大!

所以我Bing特意整理提炼了讲座的一些内容,主要是为什么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防控理念,希望大家多听听这样专业、理性的声音。

问:新冠肺炎病毒的危害在哪里?

答:新冠病毒的特点在于它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但是它的传播性极强。

2009年爆发的美国和墨西哥的大流感,当时也波及到欧洲。

美国几千万人感染,但病死率很低,是新冠肺炎病死率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至 0.2%。

当时全球一开始也是十分恐惧,采取了非常积极的防控措施,后来觉得病死率不高,很快就放弃积极的防控措施了。

时很多人感染,但是感染了以后大部分都没事。

所以,你就能理解这次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自相矛盾的看法。


有些国家觉得很凶猛,有些国家觉得还可以,更多的国家一开始觉得没什么,但是现在觉得不行,于是就开始采取更加积极的防控措施了。

问:怎样理解德国的防疫政策?

答:在网络上我们看到很多国家关于疾病的防控,大家看英国好像开始启用群体免疫,德国的总理说,最终有60%-70%的人会感染。

这样理解德国和英国的防疫政策并不恰当,特别是德国。

今天德国做出的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德国的病死率不到0.5%,这跟医生的水平关联不大,主要取决于疾病管理以及医疗资源管理。

拿我们来说,此次疫情爆发以后,我国的科研机构只花了5至7天的时间就把这个疾病给弄清楚了,这个速度在历史上是非常快的。

但问题来了:这么多人生病一定会有很多重症,重症比例在20%左右。

其实按今天的上海和德国的情况,哪怕重症病人,大多数经过治疗都会痊愈。

但当城市有几万人同时生病时,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床位被占满,重症病人住不进去滞留在外,这才是造成病死率高的原因。

很多病人需要建立非常好的氧气治疗,轻症的病人只要一个鼻导管就可以了,重症病人可能要用呼吸机,特别重的病人可能还要用人工肺。

德国采购了1万台呼吸机,这是什么概念?

一般来讲,需要用呼吸机的病人大概是病人总数的5%。

假设采购了1万台呼吸机,包括德国现有的呼吸机,相当于至少为10万个以上发病人数级别而准备。

德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学校关闭等。

如果疫情进一步扩散,德国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是地球上最好的临床微生物的实验室之一,拥有100多年的历史,该研究所和德国政府一起来制定防控策略,一定会根据疫情走向来做相应的调整。

再看北京上海,现在已经开始恢复上班一段时间了。如果当时不是春节,输入病人一开始还不多的时候,我们要不要停工停产,关闭学校呢?

其实现在也不好断定。

正好赶上春节,我告诉大家在家里闷两周,两周不够,就再闷两周,这个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所以,几周下来没有新增病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赶上了春节,我们成功地闷掉了这个疾病。

那么现在呢,我们在抓紧复工。

目前除了部分州以外,德国大多数城市病例数都是个位数的。

你说德国是采取中国在春节时候我们停止所有活动的策略呢,还是采取今天新加坡这种维持正常商业运转的策略呢(新加坡病死率也很低)?

第一,目前德国没有达到中国的严重程度。

第二,没有遇到春节这样的时间节点。

按德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北威州病例数比较多,德国境内南部几个州稍微多一点外,大多数城市病例数并不是非常多,且采取出来一个治疗一个的管控策略,到目前阶段是符合科学的。

如果这个阶段德国完全采取中国的措施,马上会面临问题。

比如北威州这么做了,汉堡、柏林没有采取同样措施,努力就会白费。

疫情现在在德国等国家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散发态势,如果全世界都呈散发态势,那么疫情就会延长。

如果这个疾病要在非常短期的要把它搞定,就一定要采取极为激烈的手段。

中国一开始就采取最为积极的措施,这跟德国所处的疫情阶段不同是有关系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的特点是善良,我们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们日子不过了也要把疫情给控制好。而且我们也做到了,至少我们的责任尽到了。

但是今天德国也好,其他国家也好,就算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手段,如果周边别的国家没有采取,也仍然会面临输入的风险。

中国现在也是面临这样的输入性风险,跟德国是一样的。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现在德国形势很差,中国形势很好,中国每天也都在面临输入性风险,各国都是。

问:疫情到底向何处发展?

答:我现在基本上可以告诉大家,你现在可以断了这次疫情在欧洲短期内会结束这个念头。

我们中国采取了把城市所有的活动都停下来的策略,后来控制住了。你要全世界同时停下来,我不能想象。要德国和整个欧洲停下来也很难。

如果欧洲其他国家不停,只有德国停下来,就算一个病人都没有,你后面日子也是很难过的,会不断有输入性病例。

所以现在德国的策略和整个欧洲是一致的:

第一点,要极大程度地提高社区的医疗力量的布控。

第二点,提高对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

第三点,控制城市内的各种活动。

最近德国总理默克尔说,我们最坏的结果,可能有60%-70%的德国人会感染。我认为她这句话是一定要讲的,为什么呢?

她如果不讲这句话,现在的措施是无法出台的,各种场所是关不掉的,各类活动是取消不掉的。

所以默克尔总理是直接把最坏的结果告诉你,但这种结果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全欧洲不采取任何措施,以后也没有疫苗与特效药。

就是说,你不采取任何措施,我们的感染率就会达到这个水平,之后,你不采取任何措施,传染率也会下降。

比如说,假设我现在跟冯总领事当中隔开了10个人,我有什么办法把我的病毒传到你身上呢?

如果我传到第2个人的时候,他没有抵抗力,第2个人就获得这个病了,然后他跟第3个人接触,第3个人也没抵抗力的,他又传给4个人,但是如果第4个人有抵抗力,他就传不下去了。

接下去他就往旁边传,看到一个没有抵抗力的它再传下去。

按传染病数学模型,基本上人群当中达到60%-70%感染的时候,病毒传播的速度一下子就会慢下来。

传播速度只要一慢下来,传染病自动就会得到控制。

所以默克尔总理她是在做科普,你懂吧?

问:德国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意想不到的急剧爆发?北威州采取的防控措施是否真的对症下药?

答:这取决于德国的城市是否落实德国目前采取的措施。

比如,现在德国采取的措施是关闭娱乐场所,停止聚会,中小学停课,如果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就避免了爆发点。

当后面的传播的人数越来越多,我相信德国还会采取更加严格的隔离措施。

我查一下北威州的疫情,它的增幅都是每天同比大幅攀升。

增幅比较快的原因,就是第一次爆发点以后,病人现在散落在各个地方。

这个时候最关键的节点就是要采取隔离措施,否则后面日子会非常难过。

但现在的北威州跟当时上海对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们还在上班,人口之间的流动还存在。

因为默克尔总理说了60%-70%的人都会感染这句话,事实上她把最坏的情况告诉了大家,整个德国已经引起了重视

也是因为讲了这句话以后,现在采取的措施才能落地。

接下来,你是不是有潜在的病人现在还分布在各个地方,就取决于我们是不是真正的贯彻隔离措施。

比如说德国或者英国,年轻人下班以后,有没有跟往常一样到酒吧去喝几杯,聚会?

第二,上班的时候,大家的社交距离、社交活动也是不是减少接触?

这种情况下,隔离是有效果的。

这两天增加的病人,都是在措施采取之前已经感染的。

所以要看采取措施14天以后,它的增速、传播速度。

如果14天以后效果不好,德国就得提高对应的等级。如果应对等级不加大,重症病人会增加,医院可能就应付不了。那么它的极限是什么?

我相信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每天都在做监测,如果监测到的数据与防控等级不对应的话,他们一定会采取更为积极的手段。

问:德国会不会因为没有放开检测的力度,而使更多的潜在的病患依然在水下?

答:关于新冠肺炎的检测,国内也不是一发烧,到医院就给你检测新冠肺炎,除非是来自疫区的人,或者有聚集性发病的患者。

对所有发烧的人进行检测,在医疗资源上是个巨大的浪费,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检测有时候会产生假阳性,假阳性对人也是一个伤害。

第三点,在国内我们是应收尽收,早在检测阳性之前就开始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了,所以在国内只是对疑似病例做检测。

任何一个人跑到医院说,我发烧了,我要做新冠肺炎的检测,实际上是没有的。

所有人有事没事都去测一次,就会发生医疗资源挤兑。1万个人去检测当中有100个人是重症的,这100个人就可能看不上病。

所以我阐明两点,第一,在中国不是说发烧就给检测,这是不实信息。

第二,如果每个人有一点点伤风感冒就去检测,挂号、预约、看门诊、到急诊直接去排队,急诊间就已经要排4个小时了。

大量的人去医院咨询排队,然后真正重病的人检测不到了。

他们检测不到,势必要滞留在急诊间,然后就会造成急诊间内的传播、医务人员的传播,那就不得了了。

问:德国的居家隔离方式科学、合理吗?会不会带来蔓延和扩散?

答:这个得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个,这样的病人是不是需要治疗?

我明确地告诉你,轻症病人,早期的治疗价值不大,因为在现有药物中并没有一个药能一吃就好。

事实上大多数(80%)的轻症的病人是自己康复,可以在家隔离,那么空出来的床位留给谁?留给重症的病人!

如果都在医院隔离,医院有这么多床位吗?没有!

没有这么多床位,那居家隔离会不会引发更大的疫情呢?

那就看居家隔离做得好不好。

如果是非常有效的居家隔离,就是有效果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很多跟患者住在一起的人,等到确诊的时候,那些人事实上已经跟他接触了,甚至已经感染上了,那他在家多待一天、少待一天,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中国为什么不居家隔离?

因为中国人口多,人均住的地方太小,居家隔离,造成中国家庭内的传播人数就会非常大,这个人数不下来,中国的疫情就不能按所希望地那样在2至4个月内结束。

所以这种情况居家隔离方案在德国可能合理的

德国政府也可能会随之改变,比如说采取建设集中隔离点的方法等。

问:为什么目前德国没有倡议普通人戴口罩?

答:普通人戴口罩到底有没有效?肯定有效。如果没有效,为什么医生要戴口罩呢?

第一就是感染风险的问题。感染是与我们所有人都相关的事情,做不做防护与你的感染风险有直接关系。

如果感染风险大,我们都要做防护、戴口罩;如果感染风险小,就需要评估戴与不戴口罩的利弊有哪些。

欧洲人平时从来不戴口罩,如果今天在德国,满大街的人都戴口罩,会让人觉得好像是世界末日一样,对普通人的精神会造成极大的压力。

因此,决定民众是否戴口罩,就需要判断戴与不戴的利弊。

好处足够大,才需要戴口罩;好处不够大,比如为了防止别人传染给你,而别人传染给你的概率极小,让整个城市的人都戴口罩,无非就是防止病毒传染给你的这一点概率,那么还是否需要戴口罩呢?

如果有感染症状了,应该马上戴口罩,在家里也应戴口罩,因为呼出的唾液中有可能存在病毒。

此时戴口罩,防护效率就很高,戴口罩可以预防自己将病毒传染给别人。

第二就是医生为什么戴口罩?

如果我今天在欧洲接诊的不是新冠肺炎患者,戴普通口罩和N95口罩的防护效率是同样的,就不需要戴N95口罩。

但是面对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病人,需要戴N95口罩,因为风险增加。

对于这样防护效率极低的措施,代价是让整个城市的人都戴口罩,欧洲人就无法接受了。

为什么中国人就可以接受呢?

亚洲人本来就习惯戴口罩。另外很多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佩戴口罩就不会传染给别人,防护效率很高。

如果大家戴口罩没有觉得不舒服,就戴口罩,没什么病人之时,就摘口罩。

比如新加坡,他们认为相较于全国700万人口,感染者只有几百人,发病率和德国一样,因此新加坡不戴口罩。进行评估之后,才决定戴与不戴。

可以肯定的是戴口罩还是有效,无非是防护的效率和习惯问题。

问:那中国人在德国要戴口罩吗?

答:我认为戴口罩有作用,但在低发病率地区,它的保护作用是被大家高估的。

第一,如果疫情发展很快,感染人数增多,此时戴口罩的防护效率就会提高。

第二,如果上下学可以错峰搭乘公交,或骑车上学;在工作环境中,讲话保持一定间隔距离,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的问题就不当面接触。

第三,德国民众本来也没有佩戴口罩的习惯,建议大家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们的观念。

第四,我们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积极预防。

与其去说服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让大家戴口罩,还不如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他们的想法是有他们的道理的。


Bing总结:
同学们,现在问题来了,你们知道全篇重点在哪里吗?

那就是我xx告诉你xx基于xx,你做的x也最xx的真相。

请你们记住这位医生的话,因为以后你可能听不到了(因为人家说了疫情结束要隐退干活。)

这位医生,我见到他一定要跟他打钱!

对了,正如张文宏医生预料的那样,德国在这周日又发出了新的法令—— 

餐厅,酒吧,发廊这些都暂时停业了。还一样可以出门,看病,购物,锻炼,但禁止两人以上集会。

简而言之,就是动态阶段性调整吧。

最后,和大家一起欣赏张文宏医生的手书题字:"冬将尽,春可期,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资料来源:“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疫苗来啦!果然还是只有科学家才可以救人类!
《猪懂科普| 量化宽松,全民撒钱是闹咋样?》
《抢厕纸,无关于厕纸,而关乎自我实现》



亲爱哒,近期有很多读者
说我太浪了,实话太多了!
好害怕我失联
怎么可能?我辣么热爱郭嘉!
不过其实, 我删文已经接近上限
你懂的。。。
所以还是留个后路吧!
请加我公众小号:
(长按扫码)


今日团品
1MR. ING芭蕾舞鞋

优雅轻盈、舒适好穿、风格多样百变——鞋柜必备平底芭蕾舞鞋,穿出轻松的时髦感,让你从初春一直美到秋天!详情请看今日次条。





|这是DrBing公众号|


【知性逗比,欢迎关注】

【合作微信】广告:yhlberry ,开团bernibong

本周团品
1火鸡刀筷消毒架消毒、烘干、收纳三合一,防潮防霉+抑菌杀毒,方便又卫生!简约高颜值,小体积大容量,厨房必备实用好物!详情请看这里。

2《这是什么》第一季

100集儿童科普启蒙动画,每集5-8分钟,前沿选题、原创动画、专家审核,让娃看到更多正向、有趣、富有想像力的科学内容!详情请看这里。

↙↙↙点击阅读原文进店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