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热点】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附热点解读和知识梳理)


历史君说

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1

热点专题梳理



2

知识链接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史创建过程 一、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重要会议 一、党的创建时期1、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成立。2、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3、中共“三大”(1923年):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二、土地革命时期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2、遵义会议(1935年):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四、解放战争时期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北平)五、新中国成立后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中共“八大”(1956年):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4、中共“十二大”(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中共“十三大”(1987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中共“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中共“十五大”(1997年):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8、中共“十六大”(2002年):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探索历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中共“二大”: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八七会议:中共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向,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3、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1、中共“八大”正确地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6、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中共“十五大”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8、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武装斗争(一)重要革命战争1.北伐战争:1926年5月至1927年7月, 2.抗日战争: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3.解放战争: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 4.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至1953年,(二)军队建设1.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2.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3.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4.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5.抗战开始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6.解放战争至今,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7.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朝作战。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8.新中国成立后,对军队进行整编,成立多兵种合成部队。9.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军衔制。10.进入新时期后,人民解放军进一步加强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时期具有时代特点的名称: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中国工农革命军或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八路军和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美援朝时期(1950—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军事路线和方针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①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②红军四次反围剿采取的是运动战。2.抗日战争时期: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反“扫荡”中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灵活战术。3.解放战争时期:①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②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西北人民解放军 采取了“蘑菇”战术。③1947年,人民解放军以主力打到外线去,以中原为突破口开始全面反攻;④1948年解放军实行战略决战,且将敌人主力歼灭于长江 以北。⑤1949年渡江战役后,继续追歼残敌,解放全国。

探    索(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1.中共“二大”: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八七会议:**认清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向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3.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问题。(二)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1.中共“八大”正确地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2.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人歧途。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4.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中共“十五大”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8.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中共在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1.1923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倡导建立革命统一路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2.1927年大革命失败。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武装起义。3.1927年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4.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开始走向成熟。5.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60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6.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党的建设(一)思想建设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1)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给思想混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2)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3)1945年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准备。(4)1945年七届二中全会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提出“两个务必”的重要论断。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2)1992年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3)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2002年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理论建设中国共产党先后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农民问题1、建国初期195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坚决纠正“共产”风。4、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过分强调以“以阶级斗争为纲”,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后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5、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统一战线(1)革命统一战线       ①标志:②目的:③作用:④破裂(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①背景原因:②目的:③过程:④作用:(3)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及启示
时期
关系
原因
影响
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合作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分裂
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导致大革命失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合作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新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分裂
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
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
启示:①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②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③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二、新中国成立后成就一、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1、建国初期(1949—1952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为我国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2、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1956——1976):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取得建成东北工业基地、修建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等成就),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大庆油田建成,扔掉“贫油”帽子,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己;新兴的电子工业,国防航空工业(两弹一星),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条条战线涌现出一批模范任务,成为共和国经济建设的“脊梁”(王进喜、邓稼先等)。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今):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开放城市、开辟经济开放区等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国企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4、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解决及失误原因:失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分别如何解决的:1961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结束了大跃进;1978年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人民公社;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大革命全面拨乱反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原因:①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②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③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对国情认识不清,又急于求成。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①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③建立经济特区等;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国企改革;⑤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指导经济建设。6、从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得到哪些启示?①进行经济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②在经济建设中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综合平衡,稳步前进;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发展经济,必须保证社会的稳定,安定团结至关重要;⑤党和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也是不可取的。二、新中国政治建设成就(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1949—1953)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2、开国大典3、政权的巩固4、土地改革5、抗美援朝:(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民主与法制1、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刘少奇案)。2、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第四部)。a、1982年宪法的评价,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b、其它单行法律 c、颁布实施的意义:(五)民主政治建设给我们的启示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三、新中国的农村政策(一)土地改革1、背景:2、时间:3、内容:4、结果:5、影响:(二)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背景:2、形式:3、实质:4、作用:(三)农村人民人民公社化运动(见下面八)(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背景:2、形式3、影响:4、实质:改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五)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原因和启示1、原因:a、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b、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发。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2、启示: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四、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法制建设1、1949年新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地位: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和施政方针,具有临时宪法作用。2、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位: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改革开放后:①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制定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之后不断完善宪法内容,还颁布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初步形成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成为国家的基本方略。五、中共的外交政策及成就1、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外交成就:●50年代的外交成就:①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70年代的外交成就:①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②1972年中日建交,中日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改开后)90年代的外交成就:①港澳回归②中俄关系正常化③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1世纪的外交成就(这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表现):①2001年APEC上海会议在我国召开;②2001年加入WTO;④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我国召开。3、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③外交人员的不懈努力;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共产党在走过的87年里,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1、这三件大事分别指什么?①建立了新中国;②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③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这三件大事有什么共同意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3、这给我们什么认识?①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④启示: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六、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成就(一)两弹一星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4年6月,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3、1966年10月,中近程核弹头爆炸成功。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升上太空。(二)其它成就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世界上最大水利上工程——三峡大坝(三)重大高新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四)科技与生活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a、举例说明,b、两面性。P96(五)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国家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科技的投入3、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七、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背景2、实质 3、表现 4、后果:5、对策:6、教训与启示:(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1背景2过程:①开始标志:②结束标志:3后果:开卷拓展1.中国现代史按照不同的特征和任务,可以分为哪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开国大典—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第二阶段: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中,有成功也有失误,在曲折中前进。第三阶段:1966年至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时期。十年“文革”,是严重的动乱,“左”的错误的顶点。第四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独家视角:1953年—1957年,我国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分别取得了什么成就?经济领域:实施并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良好基础;政治领域: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结合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比较中国和苏联、西方工业化进程的异同。(1)中苏:我国“一五”和苏联“一五”“二五”的相同点是都重点发展重工业。不同点是我国“一五”只是工业化的起步,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就实现了工业化。(2)中西:西方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和中、苏不同的是,西方轻重工业均衡发展。◆独家视角: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巨变:辛亥革命(孙中山) 第二次巨变:新中国成立(毛泽东)第三次巨变:改革开放(邓小平)。孙中山“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独家视角:中国近现代以来,改变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1)1840年的鸦片战争(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3)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和调整及启示。
时间
事件
内容
所有制
作用
1950—1952年
土地改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私有
解放了生产力,巩固新政权,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3—1956年底
农业生产合作社
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私有转变为公有
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
确立。
1958年开始
人民公社化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即“一大二公”。
 
公有
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1978年开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公有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启示
制定经济政策应遵循的原则: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独家视角: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中,起积极作用的有哪几次?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都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做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独家视角: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④调动农民积极性。5.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和挫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教训和启示?失误和挫折: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其实质都是“左”的错误。教训与启示:(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政策;(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经济规律;(3)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要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反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5)要保持社会局面的稳定,不能搞动乱。6.文革时期的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文革时期虽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在人民的努力下,仍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科技方面:1966年,有可用于实战的导弹,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1年导弹驱逐舰,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4年核潜艇。外交方面: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建交,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7.改革开放后在各个领域里取得的成就
领域
改革开放成果
对内改革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放
设立经济特区,逐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
民主法制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育法》等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港澳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和平统一八项主张等海峡两岸的交流等。
外交事业
1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加入WTO,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科技发展
制定863计划,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
国际影响
综合国力提高,中国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的重要力量




3

历次会议


一、会议名称;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1、中共一大;1921.7.23;上海→加兴南湖 ;①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选出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2、中共二大 1922年7月;上海;制定党的革命纲领①最低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②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指引中国革命的伟大旗帜。3、中共三大 ;1923年6月;广州;论了同国民党合作的问题。①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②共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4、中共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汉口;①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②批判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③选举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④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5、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 ①全力纠正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②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负总责。撤销“左”倾路线领导人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6、中共七大;1945年4月—6月;延安 ①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③通过了修改后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④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北京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恢复和发扬了…)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工作重心转移)③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健全…加强…邓小平成为…)④提出了改革开放,“先富”“共同”等思想8、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北京 ①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制定党的基本路线③具体规划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步骤9、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北京;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①抓住机遇,加快发展。②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确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0、中共十五大;1997.9;北京;①大会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全面推向21世纪。②展望了21世纪中国发展的目标。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写入党章。④选举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机构。⑤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高考资料点这里……
二、中共历次重要会议相关内容比较:1、“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相同点:都在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错误,确定正确路线方针,调整中央领导机构。不同点:(1)八七会议是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遵义会议是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2)八七会议主要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遵义会议是红军面临全军覆灭危险的紧急关头。2、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两次会议都具有历史转折的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且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3、中共七大和中共十五大(1)明确旗帜问题和领导核心问题。A、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B、七大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机构。十五大选举产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机构。(2)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都具有指导意义。A、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B、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遗志,坚定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4、中共十三大和中共十五大A、中人十三大提出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中共十五大强调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明确提出这个阶段党的基本纲领。高考资料点这里……依据基本路线,制定基本纲领,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1)    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围绕资源配置问题,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市场经济是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4)十四大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胜,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素质轨道上来。——十五大展望21世纪经济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措施。 毛泽东经典著作概述
一、《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1、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3、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4、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5、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3、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4、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
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内容: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2、 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3、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4、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四、《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1、是中共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2、是中共党内第一篇提出“思想路线”的文章;3、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4、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着党的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5、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
五、《实践论》(1937年)—— 认识必须和实践相统一1、提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揭示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1)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3、发展了认识论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高考资料点这里……六、《矛盾论》(1937年)——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1、坚持和发展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2、提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原理3、论述了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原理
七、《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 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1、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3、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战争进程,确定党的军事战略的转变4、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八、《<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 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1、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2、、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3、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
九、《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1、第一次全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高考资料点这里……
十、《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客观依据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观点4、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十一、《论政策》(1940年)—— 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1、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学说批判了“两个极端政策”;2、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3、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提出了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4、利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提出处理国内阶级关系的基本政策。
十二、《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一内容: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
十三、《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二1、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要取得胜利,必须解决党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2、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3、依据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关系的原理,揭示和阐明了党内团结与斗争的辩证关系高考资料点这里……
十四、《反对党八股》(1942年)—— 延安整风的光辉文献之三1、剖析了党八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2、主观唯心主义是党八股的主要哲学基础3、形而上学是党八股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
十五、《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 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1、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在中共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2、提出中共三大作风:(1)理论联系实际 (2)紧密联系群众 (3)批评与自我批评。3、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科学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4、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5、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十六、《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1、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3、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高考资料点这里……十七、《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3)保护民族工商业;2、提出土改的两个原则:(1)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2)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3、提出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核心: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十八、《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1、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相应的基本政策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武装全党。
十九、《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1、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6、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高考资料点这里……二十、《论十大关系》(1956年)—— 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1、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2、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3、阐述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唯物史观4、辩证地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
二十一、《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1、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最根本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观察社会主义社会2、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3、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和方法4、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5、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6、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



相关推荐:

【必看专题】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100题,值得学习!

【必考专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考点全汇总!

【免费下载】145页初中历史学霸三年手写笔记,没有更全!

【免费下载】核心考点+答题模板+学科思维+规范术语全整理

免费下载】初中历史7-9年级重点知识框架图+易错点归纳+记忆歌诀!

【免费下载】考点详解!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详解

【免费下载】八下历史知识点梳理!新学期用得上

【免费下载】初中历史同类知识归纳比较!

【免费下载】初中三年必备的20张历史思维导图

【免费下载】中国历史9大阶段特征详解!

来源 | 网络(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觉得好看别忘点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