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学习塘约精神•践行塘约道路】党建引领:立起来的是箐口人的精气神——毕节日报头版推出系列报道(一)

2017-08-17 大方发布
点击上方“大方发布”关注我们


 导  语  

箐口,一个曾被贴上“贫穷落后”标签的“不毛之地”,一个藏于大方县猫场镇偏远、闭塞的大山之中的村,如今发生了质的改变:集体经济增加了、村庄家园靓丽了、村民发展信心增强了、幸福指数提高了。

  是什么原因让箐口发生了这样的改变?箐口人“三赴塘约”,带回了什么样的经验?又探索了怎样的模式?

  从今天起,毕节日报陆续推出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系列报道,聚焦箐口学习“塘约道路”的实践。敬请关注。

    随着村民们的欢呼声,红绸揭下,鞭炮响起,寨门上“爽爽的箐口”几个大字出现在人们充满期待的目光中。


寨门揭牌仪式


  寨门上书两副烫金对联, “撸起袖子加油干,振奋精神全力拼”;“脱贫须知国策好,致富不忘党恩深”。

  8月9日,记者踏入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时,正赶上该村的寨门揭牌仪式。



  寨门,是全村人自筹资金修的。

  对联,是全村人集思广益想的。

  “这样的事情千年不逢万年不遇,我一定要尽一份力,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84岁的张怀芬捐出了100元,村民们自发踊跃捐资,懂技术的村民投工投劳,18天时间,箐口村的寨门就拔地而起。

  “立起来的不止简单的一道门,同时立起来的,还有箐口人的自信、自强、志气,以及箐口人想脱贫、要致富的精气神,不忘根不忘本的淳朴思想。”猫场镇党委书记王炳发说。

 


  箐口人有这样的精气神,得益于塘约。

  今年2月以来,毕节全市各地掀起了向塘约学习的热潮。4月6日,全市学习《塘约道路》经验座谈会召开,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塘约经验,围绕“113攻坚战”战略部署,进一步厘清思路,找准路径,增强信心,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锐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力破解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难题,为如期实现同步小康目标努力奋斗!



  箐口党支部组织人员三赴塘约学习,学思践悟,深得其真髓。

  4月9日至10日,大方县委组织部就组织全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赴塘约进行考察学习。

  一路上,箐口村支书和村主任都在好奇:这塘约是怎么做的,如何能够在两三年的时间,就从一个等靠要的“穷山村”变为富裕美丽的“小康村”?

  等来到塘约,大家完全被塘约的“党建引领,深化改革,组织起来,共同致富”的发展模式吸引住了,很是震撼。

  “这次考察学习,箐口村带着问题去学,走访了数十户群众,详细了解他们的思想转变过程,并对塘约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全面考察。”箐口村党支部书记李兴国说。

  学习归来后,李兴国和村委会主任张凌非常兴奋,张凌结合村情实际,拟写了《箐口村发展工作报告》,经村支“两委”讨论后,于4月18日分别呈送猫场镇党政班子成员。至此,“塘约经验”在箐口的实践有了雏形。



  开过群众会,箐口村支“两委”便率领着全村党员和群众开始着手大干:开办脱贫攻坚讲习所,注册村集体公司——贵州聚合同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土地资源、人力技术资源、农户资产登记造册,整合资金,制定村规民约。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箐口村勇于实践,大胆的将“塘约经验”与本村实际相结合。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该村民生建设、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了一定成效。

  “干脆我们组织起来,再去塘约‘挖’一次。”看到箐口干得风生水起,猫场镇党委书记王炳发想组织镇村干部再赴塘约,再来一次深刻的学习,争取让塘约的精神和模式在全镇班子领导、各村支“两委”干部的头脑中扎下根。



  7月9日,猫场镇组织全镇领导班子和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再赴塘约考察学习。

  “由于上一次听取过宏观的介绍,这一次,大家选择通过进村入户的方式,深入了解塘约发展的进程。对塘约的发展模式更加深了印象,更坚定了信心。”李兴国说。

  箐口村群众的好奇心被吊起来了:村支“两委”负责人去塘约学了一次回来,村里的变化就这样大,这个塘约到底牛在什么地方?

  大家找到第二次从塘约回来的李兴国和张凌:“我们要去塘约!”

  村里没有经费,大家就一起凑;没有车,就动员村里有车的人跑一趟。

  7月12日早上五点半,天刚麻麻亮,张凌带着31个村民,坐着大家“找”来的车,早早地踏上了去塘约的路。

  在塘约,村民们终于看到了令人羡慕的景象,村容村貌整洁美丽、产业发展红红火火。

  大家和塘约的村民摆谈,了解他们过去和现在收入的对比、生活的改变。

  “看人家塘约,牛圈、猪圈、厕所都改了,咱们也改吧。”回来后,村民们纷纷开启了“自动学习”模式,大家想发展,要发展的欲望日渐强烈。 


  “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洗礼。”张凌说。

  赴塘约考察学习回来后,箐口村村支“两委”立即召集参学人员连夜开会,大家对“塘约经验”的体会和感悟畅所欲言,对箐口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村民们坚信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的模式在箐口是完全可行的。大家开始和集体公司签订土地入股合同、资源(财产)的入股合同。

  村支“两委”开始建立村集体工程队、打造农村经纪人团队、落地蜜蜂养殖项目。

  村民们下定决心,开始用村规民约“自我治理”违规办酒、环境卫生、乱搭乱建等。

  村支“两委”和村民们一致达成箐口村“党建引领、村企一体、抱团发展、共同富裕”的发展共识。



  共识有了,生产和项目的落实还得靠党员带头抓,由党员来当好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现有党员中,除了年岁长的,每名党员都必须至少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带动一个产业,而且是自己擅长的。比如李兴国,他带动的就是养蜂产业,而副支书带动的则是土鸡养殖产业、樱桃和李子种植产业。


 

 为了让党员的带动能力不断加强,箐口村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同时,为了让更多富有活力的年轻人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李兴国给所有老党员下了个“死任务”——每人发展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让现有党员队伍中不断充实新鲜血液。

  目前,箐口村党支部已培养了12名入党积极分子,党员队伍正逐渐向年轻化、知识化转变。(史开云  马俊龙)



来源:毕节日报

编辑:谭本耀

编审:姜继森  侯军


欢迎

投稿

①小编 邮箱:df0857@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