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怀化学院侗锦织造技艺培训班结业典礼

2017-07-04 怀化学院




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怀化学院,侗锦织造技艺培训班满载成果,圆满的结业了。




        7月3日上午九点半,在怀化学院东校区图书馆八楼,副校长张玲陪同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怀化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团和专家们参观了五溪流域民族艺术实践中心。



同时还参观了西校区唯美楼四楼的实训室。


学员们正在织布


上午11点,在西校区易图境美术馆举行了结业典礼。



       应邀出席开班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有: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克慧,党委副书记吴波,副校长张玲,怀化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团,中国侗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石佳能,侗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吴念姬等。


       同时,培训班校内授课教师、四十名侗锦学员以及《湖南日报》《怀化日报》《边城晚报》、怀化广播电视台及怀化学院校园新闻网的媒体代表也参加了今天的结业典礼。


会议现场

吴波老师主持会议

学员们在认真听讲


成雪敏教授发言






关于培训班开展情况

        怀化学院作为新增承办高校,今年举行第一期试点班,本期开班时间为30天。培训学员共40人。通道侗族自治县26人,新晃县6人,靖州苗族自治县4人,洪江1人,新邵县1人,涟源市1人,贵州黎平县1人。学员年龄跨度之大,从50后直到00后跨越了半个世纪。


        在为期1个月的时间里,怀化学院为学员们开设了法制、史论、基础、观摩与社会调研、成果与促销等五大类理论课程,南京大学徐艺乙教授、湖南师范大学陈剑教授、武汉纺织大学叶洪光教授、中国生态志愿者联盟副秘书长蔡励才、湖南梦想公社创始人盛柯及怀化学院吴波教授、张玲教授等14名专家应邀授课,让学员们了解非遗传承的政策、公约及法律法规,熟悉侗锦织造发展历史与衍变、侗锦传统文化与艺术特色,增强学员对族群文化的认同感;侗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粟田梅、侗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吴念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成凤到现场传授技艺,从排纱、挽纱到上机和挑花,传承人们手把手教会学员们编织侗锦,给学员们传授侗锦传统图案的织法,讲授图案的文化寓意;怀化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教学团队为学员们开设了18门设计创意类课程,提升学员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怀化学院还组织学员们到贵州黔东南雷山苗族织绣实践基地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织锦小微企业进行参观考察,让学员们树立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勇敢创业的意识。




学员蒲爱文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蒲爱文,是来自新晃侗族自治县职业中学的一名美术老师,很荣幸作为学员代表来表达我们的激动和感谢。
       当初,我接到通知,得知有这样一个学习机会,心潮澎湃:县领导和校领导都对我们一行寄予厚望:希望我们学成以后,能在新晃建立起侗锦研发与生产基地,把这门几乎在中青年中断代的手艺传承下去,让我们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侗味更浓,旅游产品更具特色。
       我以前也参加过高校的文化艺术培训班,但是像侗锦织造技艺培训班这样学费全免、食宿全包、大牌教师云集、理论与实践并重,实实在在提高传承人群的技艺水平、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的班,还是第一次参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于传统文化、手工技艺的尊重和爱护,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和重担。
       我既是培训班学员,也是新晃职业中学的领队,我带着我的五名学生来到了怀化学院。这是一个我当初没预料到的大集体:四十名学员虽然都来自怀化的侗乡侗寨,但是依然存在文化差异:我讲汉语,你讲侗话;你要跳多耶舞,而我只会广场舞;年龄最大的学员已经六十二岁了,年龄最小的学员只有十六岁,中间差着将近半个世纪。
       学员在织锦技艺的掌握、织锦文化的理解方面,差别就更大了,基础好的学员与基础差的学员之间,有着好几个市级传承人的差距。幸好培训班对我们是“因材施教”,分析每个学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辅导和传授。我们被分成两个大组,每组有两名基础好的学员充任助教,辅助实践教学。侗锦织艺国家级传承人粟田梅老师、省级传承人吴念姬老师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学现场,她们从排纱、挽纱、上机到挑花,每一个细节都进行演示,讲解细致入微,侗锦织造水平实在令人佩服。而且她们还把从母亲、祖母那习得的各种图案织法及图案的寓意毫不保留地讲授给我们。吴念姬老师从21号就来到培训班,和我们朝夕相伴。我们特别自豪:我们是大学教授的学生、国家认可的传承人的徒弟。
        所有的学员都很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经常加班加点,学习织布挑花的技艺,生疏的变熟练,熟练的再提高。大家你追我赶,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形成了很好的良性竞争氛围。我们在学习侗锦织艺的同时,也顺带着跟同班同学学习侗语、侗歌、侗舞和侗族传统文化知识,培训班的每一个学员既是学生,也是老师。
       这次的培训令我终身难忘,也终身受益,我和我的学生不但要把侗锦织艺带回新晃,还要把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回新晃职中,也要把传统和创新结合的路子带到我们的村寨。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放心,我们回去以后,一定不会松懈,我们知道培训的机会多么难得,“传承人群”的称号又是多么光荣;各位学员,你们可要担心,咱们的结业作品,几个月后要送到这里,到时技艺高低,一看便知。
        一个月时间太长,长得织布机上的侗锦已经织就了一两米;一个月的时间太短,短得织布机上的侗锦还没来得及变成我们心中理想的文创产品。临别了我要道感谢,我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每一位亲切关怀的领导,每一位认真上课的老师,每一位热情服务的学生,还有每一位日夜相处的学员。
        我们在培训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技能,更收获了友谊。感恩国家的好政策,感恩这个项目,感恩湖南省文化厅,感恩怀化市文体广新局,感恩怀化市民委,感恩中国侗族文学研究会,感恩怀化学院,祝福怀化学院越办越好,祝福非遗传承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谢谢大家!




校长宋克慧发表讲话






 各位专家,老师们、学员们:

       大家上午好!为期一个月的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怀化学院侗锦织造技艺培训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天就要结业了。在此,我代表怀化学院党委、行政向培训班各位学员表示热烈的祝贺!也要向这一个月来坚守岗位、忘我付出的校内外专家、教师和传承人表示感谢!向关心、支持、指导我们开展培训班工作的省文化厅和市文体广新局、市民委以及中国侗族文学研究会表示感谢!
       在校期间,学员们通过理论学习、传承人指导、交流参观、创意设计、上机实践等环节,将理论讲授与实践制作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充分衔接,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融会贯通,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强了能力、收获了友谊,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标。
       培训班的结业,对学员而言,是传统技艺融合创新设计的开端,之后的创作之路还需学员们秉承发扬传统、创新求实的精神继续探索,为侗族织锦的保护与传承作出贡献;对怀化学院而言,是非遗工作的一个台阶,之后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和实践非遗项目教研结合、服务国计民生的路径和方法。
       学员们,作为“传承人群”培训班的学员,你们每一个人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着广大的侗锦织艺群体,结业让你们从“传承人群”向“传承人”的目标迈进,也许有一天,你们中有人会成长为粟田梅、吴念姬这样的优秀传承人,授徒传艺;有的人会成长为成雪敏、石佳能这样的专家教授,著书立说;有的人会成长为粟立敏、欧瑞凡这样的企业家,文创出新,通过有有特色的产品把侗锦的美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次短暂的离别,是为了下次美好的相逢,期待着大家携带结业作品回母校办展览的那一天。
       学员们,你们是怀化学院特殊的一批学生,怀化学院就是你们的母校,要常回母校看看。
       最后,再次向大家表示祝贺!谢谢大家!





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       



各位老师、各位学员,同志们:

       由文化部、教育部主办,湖南省文化厅指导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侗锦织造技艺普及培训班,在怀化学院的精心安排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今天就要结业了。我谨代表湖南省文化厅,向为我们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各位领导以及精心授课的教授、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即将结业的全体学员表示诚挚的祝贺!下面,结合此次培训班的培训情况和研陪计划的相关要求,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这次普及培训班的特点和主要成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研修、研习和培训,通过同业与跨界交流,帮助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传统工艺项目的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能力,使传承人群能够“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能够“知情、知艺、知辩”。从刚刚的学员代表发言来看,大家一致感觉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强了能力,增进了友谊,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此次培训:
       一是教学安排到位。课程设置涵盖了法律法规、文化理论、技艺提升、观念塑造、创意设计等多个领域,多层次、多角度帮助学员融汇贯通、不断提高;师资上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如徐艺乙、刘燕平等参与授课,提升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是组织管理到位。怀化学院严格按照文化部、教育部的部署,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和项目执行办公室,科学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为学员较为集中的地区专门委派了领队进行协助,保障了学员参训率和课堂纪律;针对学员多为侗族这一特点,还专门开辟了场地、提供了器材,为学员们提供可以“多嘎多耶”的休闲场所,使整个培训过程充满温情、和谐有序。
       三是学习成效到位。据刚刚宋克慧院长、成雪敏教授所说,全体学员将刻苦认真、勤奋好学的精神贯穿了培训的始终。大家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课堂上认真听课、做好记录;课间时大家都抓住机会与专家、老师交流;课堂外自发组织技艺交流探讨活动、自发创作等等,短时间内涌现一批既传统又现代、既精湛又新颖的优秀作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要努力提升技艺。学好、传承好传统技艺是作为一名合格传承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使命,也是我们研陪计划的基本目的。大家在跟国内顶尖专家、大师、同行交流的过程中,眼界已经有了极大的拓展。但是千万不能“学了就学了,回去就算了”,回去以后更加要用“工匠精神”、“水磨工夫”要求自己,跳出固有的经验和认知,多学、多问、多练,取长补短,把技艺打磨地更加炉火纯青。
       二是要注重创新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能不能长久地传承下去,关键在于通过能否创新创意来融入现代生活。在怀化学院这样的环境里,身边有老师、有专家、有同行,大家又有基础、有情怀、有理想,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汇聚思想、激发灵感。大家要珍惜在这里萌生的创意火苗,努力从技艺之外找灵感、从别人身上找灵感、从日常生活找灵感,用创新创意将让非遗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彩。
       三是要学会营销推广。精湛的技艺有了,精彩的创意有了,但是没有营销、没有推广,那我们的成果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想必这座的各位对这一点都深有感触:当下我们做出来的作品大多是赞者众多,买者寥寥。所以,大家不仅要学会怎么把好的东西“做出来”,更要学会怎么把好的东西“卖出去”,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研修研习培训才算“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希望大家重视营销理念的培养,用最科学的方式去包装作品、去整合资源、去营销推广,让大家做出来的东西既叫好又叫座。只有真正与市场接轨,才能从根本上破解侗锦织造技艺保护传承的困局。
       最后,我代表湖南省文化厅衷心地祝愿各位老师、各位学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明天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授予证书




        目前,怀化学院正在积极筹备首期学员侗锦作品展,并将在侗族村寨设立“怀化学院侗锦织造技艺实践基地联络站”。结业典礼上,吴练团、吴跃木、粟利浓、杨光霞、伍健、蒲爱文等6名学员被聘请为联络站联络员。


合影留念





       临别之际,来自通道芋头侗寨的杨玉现学员现编了一首侗歌:“今天我们学习侗锦毕业要回家,不知又到哪天又来怀化学院又相逢,我们又来谢谢领导和教师,又来读书学文化,又来和你们交心和谈话。我们回去不忘恩,紧跟领袖传下辈……”

 

       校园上空,飘扬着婉转动听、沁人心脾的侗歌。



图片来源|    张梦芝

微信编辑|    李欣

责任编辑|    张梦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