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门钟灵秀,文院揽英才|苏州大学文学院欢迎你!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目  录

01 院长寄语

02 学院简介

03 学科介绍

04 专业介绍

05 人才培养

06 就业升学

07 走进学院

院长寄语


苏州大学文学院,有着120多年的办学历史。这里,是中国授予第一个大学文学学士学位的地方,1908年,在天赐庄校区钟楼首次举行了隆重的学位授予仪式;这里,是苏州大学首个博士点诞生的地方,1981年,国务院确认首批博士点授权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的古代文学专业成为苏大惟一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这里,走出了5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获奖者之多位列江苏高校之首,在全国高校也极为罕见;这里,诞生了苏州大学惟一的大学生“互联网+”国赛主赛道金奖;也是在这里,近三年中,有162位同学走出苏大校门,赴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有23位同学走出国门,赴英国、美国、日本的名校继续深造。报考苏大文学院无疑是同学们今生最为明智最为自豪的选择。

曹炜

教授、博导


东吴剧社话剧

《丁香,丁香》剧照


冬至晚会



读书节活动


运动会


120周年校庆杰出校友合影

传统文化活动

留校学生茶话会

左右滑动查看精彩瞬间


学院简介

源远流长  底蕴深厚

1

历史沿革

文学院是在东吴大学文学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0年,美国监理会制定《东吴大学校董会章程》建立东吴大学,共设三个系科:文学系、神学系和医学系,为中国年轻人提供西方标准的大学教育。1908年,东吴大学的第一个毕业生,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证书。1919年,东吴大学被国民政府授予筹办“作为东吴大学一部分的吴语学校”。1920年,“吴语科”开办。1927年春,东吴大学文学院设中文、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系。1950年秋,文学院文史系改为中国语文学系。1952年创办的原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于1955年院系调整时,合并至南京师范学院,1958年江苏师范学院重建中文系,设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专业。1995年成立文学院,1999年调整为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传播系),2002年8月重新调整为文学院,2005年调整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09年恢复为文学院。现位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

2

学科与专业优势

苏州大学文学院是中文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培养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一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两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三个江苏省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一个苏州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语言文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

3

教学科研平台


百花齐放 名师荟萃

在文学院的历史上曾有一批著名的学术大师在此执教,他们中有黄人、章炳麟、吴梅、金叔远、唐文治、陈衍、王蘧常、曹元弼、钱基博、钱仲联、吕思勉、周予同、蔡尚思、周谷城、胡曲园、朱东润、许国璋、沈祖棻、苏雪林等人。学院现有在职教师83名,其中教授29名,副教授33名,高级职称教师占75%,博导、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比例达到100%。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省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人,省青蓝工程8人次,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人次,江苏省社科优青1人,江苏省“双创”博士1人,省级跨世纪中青年骨干2人,全国优秀教育硕士教学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秉承传统 胸怀国际

1

国际合作高校、机构

学院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发展,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法国东方语言大学、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老挝苏州大学、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台湾东吴大学、韩国大真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在学术研究、师资互访和学生交流等方面保持着深度合作关系。如我校成功入选“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与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合作建设“中国学”专业,由我院负责学生在中国的具体培养,为尼培养高水平汉语人才。在我院挂牌成立苏州大学中巴犍陀罗文化艺术中心、苏州大学文学院·NUST CSC国际学生实训基地,与巴基斯坦在人才培养、人文合作、科学研究方面开展合作

2

学生(团队)竞赛荣誉

“互联网+”金奖中国盒子团队

建党100周年师生大合唱一等奖


学科介绍






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语言文学

硕士点 硕士学位点 博士点

专业介绍

01

汉语言文学(基地)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汉语言文学(基地)专业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5年开始招生。专业致力培养基础型文科研究人才,本科学生进入基地班学习,能为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现国内排名前15位。

主要专业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文献学基础、文学概论、美学概论、语言学概论、比较文学、汉语史。

专业前景:基地专业重点学习研究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依据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在科研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专业向更高平台输送人才,培养科研后备力量,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以及新闻出版、文化教育、文学创作、社会服务等领域相关的语言文字工作。

02

汉语言文学(师范)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是苏州大学历史悠久的老牌专业。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再增设教育学、心理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实习、见习等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课程。主要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以及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相关的各种专业人才。现国内排名前15位。

主要专业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文献学基础、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改革研究、中学语文教材研究。

专业前景:近三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毕业班共有学生241人,其中达到学位授予和毕业要求的共241人,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率为100%。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在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以后成为优秀的老师奠定了基础。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03

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本专业以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为基础,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种:在外语环境下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在汉语环境下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在汉语环境下国际学校或公立学校国际部进行的中文课程教学。

主要专业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语言学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语言习得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研究、汉语与汉文化、语音学、教育心理学、汉语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

专业前景:具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对自然和社会以及相关国家的国情有较全面的认识。具有双语能力,系统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系统掌握古今中外文学与文化知识,确立文化认同的理念,能够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

就业方向: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科研,在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交流、涉外文秘等工作。

人才培养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目的在于面向“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等国家战略需求,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文化传承和传播重任,推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理论创新,逐步跻身国际一流人文科学家队伍,培养引领未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走向的领军人才。

学生入学后,凡中国语言文学类的学生,可以在每学期初申请进入拔尖班,学院会根据学生对于中国文学的兴趣和成就,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突出能力,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严格的考核。



学生培养方案

01

一人一案

02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03

学制安排



第一学年

第一学年,学习公共课和中国语言文学的基础课程;



第二学年

第二学年,继续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同时大量增加专业选修课;



第三学年

第三学年,鼓励支持学生赴国(境)外从事交换生学习,初选硕士阶段导师;



第四学年

第四学年,选修硕士课程,跟随导师从事高水平的本科毕业论文写作;



第五学年

第五学年,进入硕士阶段学习,在完成公共课的前提下,毕业论文开题;



第六学年

第六学年,完成毕业论文,通过申请考核参加博士入学;



第七至九学年

第七至九学年,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博士阶段的学习。

就业升学

01

升学情况


文学院2022届本科生升学率达到



34.11%


02

就业情况


走进学院




所在校区:独墅湖校区

咨询电话:0512-65880528、65880756、65880506

网 址:http://wxy.suda.edu.cn/



独墅湖畔

期待与你相见


The End

图文来源|苏州大学文学院

编辑|周晶 黄芯瑶 熊思瑜 韩景 周靓

审核|纪金平 阴浩 曹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