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铜仁学院:奋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12月24日,《铜仁日报》整版刊登了我校党委书记朱洪波、院长侯长林撰写的《坚持立德树人 推动创新发展 奋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随小编一起来看↓↓↓



【编者按】五年时光,白驹过隙,风雨后长虹贯日;五载春秋,于斯为盛,勠力行凯歌合奏。铜仁学院2015年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入了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围绕“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推进改革发展结出累累硕果,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五年来,院党委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一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历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强化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决策执行力。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班子成员在院党委领导下团结协作、分工负责、履职尽责。

三是扎实推进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和校内巡察。坚决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的6类50个问题的整改任务,完成了131项措施整改,长效机制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建立了校内巡察制度,把校内巡察作为政治监督、组织监督和制度监督的重要方式统筹安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四是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好干部”标准,从严从实选好用好干部。五年来,选拔处级干部62人、科级干部153人。选用的干部均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五是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落实,盯紧“关键少数”,开展警示教育与“两个责任”分级约谈。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持续推动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坚持依规执纪问责,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办违规违纪案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六是发展合力不断凝聚。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识分子的积极作用,凝心聚力,画好“同心圆”,扩大“朋友圈”。坚持党建带团建,健全共青团组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关心关爱离退休老同志,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老教师的育人作用。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强化工会工作的思想政治引领,弘扬模范精神,践行宗旨意识。

 

中国共产党铜仁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式


党建思政深入推进

五年来,院党委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党建思政工作新局面。

一是构建了党建工作新体系。把党建质量提升作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保证,深入实施政治统领、思想领航、强基固本、党员形象、创新发展“五项工程”。2个党支部先后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是全省唯一连续两次入选的本科高校。市委教育工委2019年对我院28个党支部进行标准化建设验收,合格率100%,27个支部被评为优秀。

二是集中性学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解决师生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301个。110篇典型案例、理论文章获学习强国、贵州日报等23家媒体平台推送。

三是构建了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要求内化为学院的个性主张,突出涵养师生“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明德印记”实践案例入选省委组织部开发的好课程,典型经验被《贵州日报》整版报道,并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推送。我院是获该网站推送典型经验的全省唯一市州高校。

四是与时俱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切实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五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健全了意识形态工作“46410”责任体系,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防范校园传教和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演活动


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五年来,院党委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按照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山”字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是专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深入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形成学科专业交融互补的良性发展格局,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师范类二级认证专业1个、第二批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

二是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获省级一流建设课程2门、省级以上教改项目58项、校级教改项目立项161项,建成线上精品课程5门。创新设计了课堂教学质量“七性”标准,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参考》。

三是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学生在“挑战杯”、艺术展演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37项、省部级奖项336项;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获国家级立项84项、省级立项175项;学生发表论文192篇,获得专利35项;学生考研录取人数逐年增加,今年获录取144人。涌现出2020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何林霞、拥有13项专利授权的陈世德、发表11篇学术论文的杨圆、组建志博众创团队的代厚兵等模范人物和优秀学生;还涌现出“学霸专业”“学霸班”“学霸寝室”等典型。


铜仁学院学生最高奖“明德学生奖”颁奖典礼


学科水平大幅提升

五年来,院党委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学科水平提升明显。

一是学科门类更为齐全,涵盖教育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梵净教育生态、梵净文化生态、梵净工业生态、梵净农业生态四大特色学科群。

二是学科队伍结构合理。紧紧围绕地方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学科带头人遴选及考核机制。建成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重点(含支持)学科6个、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1个。特别是2019年,在“武书连2019年中国大学教育学分省排行榜”中,教育学学科水平位列贵州省本科高校第二。

三是“申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定量指标中,我院生师比、博士学位教师比、师均科研经费以及生均办学经费等,均位居全省申报高校前列。


专业知识小组讨论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五年来,院党委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储备。

一是深入推进岗位聘任、职称评聘、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方面的人事制度改革,制定教师学历提升、国内外访学等支持计划,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师分类发展、职称评聘的学术标准体系,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

二是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等方面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形成了“教学名师奖”“卓越教育管理奖”等师德教育品牌,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争当“四有好老师”,争做“四个引路人”。

三是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引进培养各类人才582人。现有教职工996人,博士166人,硕士414人;正高职称148人,二、三级教授9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52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94人。国家级、省级专家12人,省级各类人才称号教师22人;省级创新团队和人才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2个。


重温入党誓词


科研实力不断彰显

五年来,院党委坚持“铜仁需求·国家标准”,持续完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有序培育重点平台、重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科研水平显著提升,科研反哺教学能力显著提高。

一是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获国家级科研项目40项、省级项目190项,专利授权906项,出版专著200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1项。近三届省哲社奖获奖总数位列贵州市州高校第一。近三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总数和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总数位列贵州市州高校第一。2018和2019年CSSCI来源期刊发文量位列贵州市州高校第一。

二是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建设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28个,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9个,“国家火炬计划—铜仁市锰产业基地”等产学研基地6个,铜仁发展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台90个,铜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实践教学基地74个。


我校在贵州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评选中共11项科研成果获奖,在全省高校中名列第五,在全省地方院校中排名第一


社会服务精准有效

五年来,院党委以党建为统揽,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强化社会服务。

一是鼓励各类人才智扶农村。数百名党员奔赴黔东大地贫困村寨,开展驻村帮扶、“党建+社会服务”等。领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学校工作、“党建+社会服务”校地联建工作均获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认可。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优势,引导博士、教授围绕铜仁优势产业进行深度研发,把论文写在铜仁大地上。完成横向项目800余项,合同经费7200余万元,涌现出了“李子博士”张绍阳、“养殖博士”张俊波、“田野教授”高健强、“油茶博士”胡玉玲等一大批“土专家”。

二是积极承担脱贫攻坚高校社会责任。五年共投入扶贫资金500多万元,涌现出一批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个人,2个基层党组织和3名党员分获省市脱贫攻坚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全力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设立贫困生专项专升本名额,采取结对方式帮扶特困学生。五年共结对帮扶特困学生600人。

三是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率先在全省高校成立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联盟,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成功申报并建设完成了中央专项建设资金投入1亿元的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先后与万山区、德江县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铜仁市食品药品检测所共建食品药品检测检验中心,与铜仁市环保局合作开展创建国家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


我校博士服务团下基层


国际合作纵深拓展

五年来,院党委始终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在地国际化”为抓手服务铜仁市“内陆开放要地”建设。

一是倾力打造“留学铜院”教育品牌。成立“老挝研究中心”,共建“柬埔寨本科人才培养基地”。五年共招收来自19个国家936名国际留学生,参加中国——东盟交流周活动获一、二、三等奖17项,“留学铜院”成为贵州高等教育一张亮丽名片。

二是建设“走向世界”交流平台。以教师互访、留学计划等项目为载体,围绕一流专业建立海外实习实训基地10个,接待11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机构来校交流学习,选派学生442人次、教师121人次赴国(境)外交流学习,与79家国(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留学生风采


内部治理效能提升

五年来,院党委坚持以目标凝聚人心、用理念引领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了“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目标,凝练出“明德·致用;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苦心励志·追求卓越”四大核心办学理念,现代大学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二是“小而精”办学传统优势更加凸显。始终坚持创新内部管理体制,实施二级学院整合和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将原有的16个教学单位整合为10个二级学院,将本科招生专业数确定为35个,学生最大规模限定为1.2万人,有效聚集优势资源,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三是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预算编制更加科学,招标采购、资产管理持续规范,国有资产实现增值保值。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安全工作主体责任,五年来没有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恶性治安事件。

 

田径运动会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五年来,院党委完成了新校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校一址”办学。

一是办学条件改善明显。校园占地面积750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8千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101.5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

二是财务改革持续深化,为学院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财政拨款从2015年的1.1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89亿元,增长了144.92%,年均增速达到36.23%。近五年共获专项资金2.36亿元;2019年实现总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了13.13%。

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铜仁学院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升。2015年成为贵州省首批应用转型五所试点高校之一,2016年成为全国百所应用型建设高校,2018年以全省第一的好成绩通过了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中期评估,同年,获得由国务院专项审核通过的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荣誉称号,是贵州唯一获奖的本科院校,全国仅有7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获奖。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我院位列主榜第384位,较2019年上升了136位,位列贵州省综合性高校第四、市州高校第一。

 

校园一角


在打好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战关键时期,铜仁学院发出“抗疫脱贫两不误·建设家乡勇担当”的倡议,14个区县500余名铜院学子积极响应投身当地脱贫攻坚一线、261名青年学子投入疫情防控一线、8名护理专业学生主动请缨奔赴防控一线参与医疗救护,用实际行动诠释明德印记、大山情怀。奔赴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变身”疫情防控先锋、老师们纷纷变身“网络主播”、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实施文军战“疫”。全体师生立足本职岗位,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战谱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华章。

五年的发展极不平凡,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院深刻体会到:党的领导是学院发展的根本保证;立德树人是学院发展的根本任务;深化改革是学院发展的动力之源;开拓创新是学院发展的重要途径;内涵建设是学院发展的必由之路;服务地方是学院发展的最大优势。

回首过往,铜仁学院砥砺奋进、春华秋实;展望未来,铜仁学院豪情万丈、信心满怀!新的历史方位,正是铜仁学院聚沙成塔、厚积薄发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铜仁学院必须立足新时代,认清新形势,确定新目标,抢抓新机遇,开启新征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小而精”办学传统,实施“育人为本、科研先行”发展战略,聚焦“四个服务”发展目标,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重点做到“九个坚持”,扎根黔东大地“强本升硕”,朝着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美好未来努力奋进、再谱华章!



● 定了!铜仁学院2020年寒假工作这样安排

● 正在公示!铜仁学院2020年高校教师系列正高级、副高级(代评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结果来了

● 喜报!铜仁学院又双叒叕一批师生获奖啦!

● 凝聚共识 共谋发展:怀化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


来源:铜仁日报


编辑:张朝飞

审核:叶丹

整理:明德网络文化工作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