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出36间房之后:情怀高架写字楼与落地生活社区

挑一麻袋 P8星球 2022-05-21




cc的梦想,脱口而出的居然是那个七年前的原点:「我还是想当记者啊」。


「但是不着急,我觉得至少可以到35岁之后,年纪越大可能越得心应手」,2013年cc当湖湘地理实习生的时候,跟着媒体老师去山里待一个星期,老师能产出长篇的深度报道,cc则在记录一些花边信息,差距感是那个时候油然而生的。


这些年所做之事与记者的职业梦想,在cc看来不冲突。「我需要更多的积累与经历,对一个事物的判断和思考能力,是需要自己磨出一些东西来的。」


不管是过去七年来的致力公益、致力社区营造,还是存在于未来的职业愿景,cc的出发点总是:在最能解决问题的点上做事情。

采访|挑一麻袋、找豆子
撰文|挑一麻袋
 




36间房 。

在一栋建于1957年的红砖墙老楼二楼,狭长走廊的左右有36间对门照应着的房间,其中十来间人来人走非常热闹,里面正在举办摄影展,「水和女人」是两大主题——这是印度社会学家兼作家Anupam Mishra的全球首展。

这些发生在2013年夏天。

Home共享家 36间房旧址


2013年,陈纯在读大三(在下文中陈纯用名cc代替),cc大学所学专业是新闻,到了实习期,她一心想去《国家地理》磨炼,赶巧那一年《国家地理》编辑部不收北京户口之外的实习,「回到家乡也好」,基于这个心态,cc选择了潇湘晨报的子刊:《湖湘地理》。

在湖湘地理实习的日子,跟着媒体老师四处奔走,上面发生的情景便是cc的真实回忆视角,那是她与Home共享家的首次链接,在Home共享家的旧址:湖南省社科院老办公楼2楼。

36间房其中一间

大学在南京,老家在株洲,实习于长沙,cc与城市的交情总是阶段性的,至少在长沙是这样。与Home共享家结识并深入到成为其中一员、成为其中的板块化身,这之间的积累,铺成了cc与长沙这座城市的全部机遇,「我在长沙的人脉,基本来自这三个渠道:一是考驾照,认识到了三四个人,二是有大学学妹之类的也是长沙人,三就是共享家。」


cc来共享家的那年正是2013年,当时还作为潇湘晨报《湖湘地理》周刊实习记者的她,也正要解决在长沙住房的问题,而共享家的「36间房」项目具备这一功能,「联合居住、联合办公」是共享家早期空间的孵化形态,在早时cc的眼里,共享家是处于学校与社会两端点之间的中间容器。「Home共享家像一所学校。」

在36间房发生的讲座、分享交流活动

「以自然人的触角探知生存所要面临的一切,以社会人的责任实践生活所需拥有的所有」,这个理念从共享家创办之初——2011年12月,Home初创——就一直存在,刚接触这些的cc是个懵懂的初涉社会的小女孩。


2011年,基于一部没有在大陆上映的环保影片《Home》(台版译名为《地球很美有赖你》),影片把地球拍得非常美,「那个时候航拍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导演都是在热气球上面或者直升机上面拍的,可几乎每一个画面每一帧都能定格当做电脑桌面的那种质量」,影片还提出了与同类型影片不一样的观察视角,在很多环保影片呈现悲观的生态现状之时,《Home》以美丽的画面为基调,提出:「地球已经失去了很多东西,但最重要的不是它失去了什么,而是它还剩下了什么。在剩下这些东西的基础上,每个作为家园一份子的人能为家园做什么?」

被问题击中并深入反思的几人,后来成为共享家的发起人。他们的初步想法是至少让更多人看到这样好的影片,召唤朋友到找寻场地,甚至连片源都是通过信件与人在法国的导演Yann Arthus-Bertrand取得对话而来,公开放映开始了。


从咖啡馆、书店到社区、广场中央... 他们被称作「在路上的放映者」,放映过程中不断有人加入他们成为伙伴,捐放映设备、成为志愿者、提供场地,一场热热闹闹的行走。

这不是cc经历过的故事,却是共享家精神内核发源般的存在,cc从学校出来的第一步踏进了这里,此后便是与共享家一同启程的7年。

影片《Home》放映路上


走出36间房 。

「我经常说当年是因为我先进了社区,所以把社区项目做成了现在这个形态,换一个人也许就是另外一种形态,因为我们每个伙伴真的都很不一样」,关于与共享家的关系,cc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加入共享家之后,cc参与创造了许多署名为「共享家」的共同记忆,所做之事必有痕,共享家的每一步迈出,都是背后伙伴的集体之愿。

例如,运营36间房,以及走出36间房。


2014年,书店迸发生命力,创立于1996年的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开启24小时营业模式,1200bookshop作为广州第一家不打烊书店于2014年7月8日试营业,同年,台湾诚品书店也在大陆掀起读者的讨论,书店的形态不再单一,24小时模式、零点过后的新兴书店生态,除了买卖,更有社会责任存在。

共享家的年轻小伙伴们开始思考,长沙是否也能存在这样一个空间?24小时书店,给城市的夜晚多一种选择。

「我们在长沙发起了一次招募活动,起初大伙儿什么都没有,想以我们机构的名义招募到一批人,一起来奉献一个24小时公益书房。」

「发出去之后开始疯狂转发,去挖掘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真就找到了一位企业家,她愿意提供一个位于湖南省图书馆对面写字楼的场地,在16楼,大概100多平的空间刚好有空置,她说:你们拿去用。 」作为置换,36间房的其中一间房提供给企业家作为办公场所。


这是走出36间房的第一步,进入「Home24小时书房」阶段。


情怀走到了更高的地方,伙伴们都很激动,参与进来的志愿者总共被分为十组,负责各自不同的细杂项目,甚至有一个小组专门作为「绿植维护组」,照顾由花店老板捐赠给书房的全部绿植。当时老板言:「反正放我花店也是要养的,我放你们书店养,是一样的,为了空间的美化」,位于湖南省图书馆对面16楼的Home24小时书房,就在一言一语、一物一力的加入后,活了起来。

Home24小时书房 窗口对望湖南省图书馆

情怀能够自运转吗?Home24小时书房稳定之后,提供场所的企业家提出这样的疑问。

「什么是自运转呢?比如说这个地方的租金一个月市场价是8000,你有没有能力挣到8000,平衡一个空间没有外力帮助下的可持续循环」,cc回忆那个阶段的感受是:其实是能够去做的。

在写字楼里独立生长出来的24小时书房,遇到可持续运转的生存挑战,选择了更为自然发生的存活形态——也是契机所指,他们有机会寻访到了生活社区的空间营造。


满足感来自不满足感 。

cc与团队了解「社区营造」的概念并不是一日之事,很早便有涉及,「我们看到的很多社区营造的项目案例里,也会有类似书房这样的社区公共空间,承载的功能其实是很多元的,阅读可视为基本功能。」

2015年,把Home24小时书房的生存形态搬到丰泉古井社区,是共享家团队「将情怀落地了」的里程碑之举,公益营造有了「你来我往」的可持续运转模式,大白话一点就是:真正有固定的人群在需要这些事情,没有架空,无关「坚持」。

「我们在前一个阶段做的事,更偏向社群——大家基于同样的兴趣,一个标签或一个关键词,感兴趣则相聚,那种交流门槛要低很多,大家都是同频道的人。进到社区概念,事情便不一样了——你不知道你周边邻居的具体情况,相遇那也只是因为住得近,社区内部居民可能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区别。做社区,挑战也在这里:怎么去融合?」


沟通社区书记、走访居民、开协商会、诗会、给孩子们的西瓜音乐会... 从陌生接触到自然融合,中间的过程并不简单,在首次与社区居民的沟通会上,团队伙伴便有被跨越年龄代际的社区居民们「蹭」哭的,「倒不是排斥,是他们不理解我们作为年轻一代为什么要来老社区发力,他们猜疑我们是否是政府行为、资本力量之类的」。

2018年,HOME共享家在丰泉古井社区的社造项目被划入「全国社区营造优秀案例」,其营造成果当下立见。



cc对社区的自然关怀来源于自小记忆中的「社区感」。cc在株洲的家被一座「熟人生态」的社区包裹,「我回家的路可以是一路打着招呼过去的,这个姨、那个叔...这些年的社区再难呈现那副面貌。」

但cc也会陷入间歇性的怀疑:熟人生态的社区,是否是必须的呢?或许有些人就是更享受现在这样普遍而生的陌生人社区?


说是间歇性的怀疑,确实是间歇性的,短暂的自我质疑不影响cc与团队一同打造更为烟火味的社区空间,就像cc对自己,也会有短暂的质疑:统筹共享家志愿者们实现他们大大小小的愿景,自己的梦想在哪里?如何完成?

cc的梦想,脱口而出的居然是那个七年前的原点:「我还是想当记者啊」。

「但是不着急,我觉得至少可以到35岁之后,年纪越大可能越得心应手」,2013年cc当湖湘地理实习生的时候,跟着媒体老师去山里待一个星期,老师能产出长篇的深度报道,cc则在记录一些花边信息,差距感是那个时候油然而生的。

这些年所做之事与记者的职业梦想,在cc看来不冲突。「我需要更多的积累与经历,对一个事物的判断和思考能力,是需要自己磨出一些东西来的。」

与Home伙伴在「中国银行xHome共享家」空间内开会

不管是过去七年来的致力公益、致力社区营造,还是存在于未来的职业愿景,cc的出发点总是:在最能解决问题的点上做事情。

或许也源于她很早期对青年压力的认识:「作为一个当代青年人初进社会之后,感觉好像没有什么压力,现在家里也少有给你压力,可能现在青年的压力多是来自对自我的思考——我到底是个什么人,我到底要干什么。」





星球雷达城市地图下一站:

下一站,
8月16日到达。


🏃🏻‍♀️🏃🏃🏾‍♂️
添加「P8星球小助手」
立即加入我们城市寻访的队伍
小助手会拉你入群,
找到组织!


#《流浪的长短句》田毅诗集福利名单#


汤志红

白鹿

Julia

城小城

非鱼


请福利用户将「姓名+电话+寄送地址」

后台留言给我们:)





图片来源|共享家志愿者
设计 | 霸王 天桢




专栏作者 :挑一麻袋  
毕业于西安美院,千禧一代的文字工作者
爱好拍照片 ,终生职业是一名人间观察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