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闹了!Thinking Map 与 Mind Map不一样!

2017-02-03 王珏微课设计与制作

前文Thinking Map—非常、非常、非常有效且实用的知识可视化方法中,我们提到:Thinking Map思考图与Mind Map思维导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东——当然,二者肯定都属于知识可视化的方法。今天,我们转载一篇文章,详述二者的不同。

下文转载自“简书”网,作者为“思维导图研习社”,请翻至文末“阅读原文”。


国内将Thinking Map 与Mind Map都翻译成“思维导图”,使很多人误认为它们是同一种工具。事实上两种思维导图不仅来源不同,而且在表现形式、使用方法、应用特点上都有较大差异。

Mind Map——被广泛应用的思维工具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的东尼.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Mind Map)。思维导图利用图形技术,将发散性思维展现为视觉表达

Mind Map被认为是提高记忆力、做笔记、整理知识点的工具,用以提升学习能力及效果。

后来Mind Map被商界(特别是企业培训领域)用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及创新思维能力,比如规划制定、时间管理、头脑风暴、完成路演或培训等。Mind Map提高工作效率及效果,辅助高效交流及沟通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Mind Map有四个基本特点:

1、注意力的焦点集中在中央图像上。

2、主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辐射。

3、分支由关键词或者关键图像构成。

4、使用色彩、图画、代码加以修饰。

Thinking Map——被纳入教育改革的思维工具

Thinking Map最初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帮助学习的语言工具。确切地说“Thinking Map是用来进行建构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力的一种可视化工具。”

2000年以来,Thinking Map作为教育改革策略之一予以普及,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除此之外,Thinking Map在商业领域也不乏成功的应用案例。

Thinking Map主要有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括号图、树型图、流程图、复流图、桥型图等八种类型,它们分别对应人在思考时的八种思维过程。


Thinking Map的特点:

1.关系固定

每种Thinking Map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用来描述一种固定的关系。

2.由易到难

8种Thinking Map再现了孩子思维发展的过程。比如圆圈图更符合年龄较低幼童的无限联想、无限发散的思维特点,而树型图、双气泡图、流程图和桥型图等逐步引入了分类、对比、顺序甚至类比的概念,满足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大脑对事物不断建立新的联结关系的需求。

3.促进思考

Thinking Map除了记录信息本身,还可以展现影响学习者思考的因素,揭示思考过程。这种揭示不仅仅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据此评价学习者的思考过程和对知识的理解情况。

Mind Map与Thinking Map的共同点

1.二者都是可视化的、辅助思维的图形工具。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既是对头脑中原有知识、思想的重新整合与再现,又是一次崭新的再创造,有助于激发创造力。

2.二者都应用于教育领域,并且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3.二者都强调应用色彩、图形、符号,以强化记忆,激发创造性。

二者都鼓励使用图形、图像及丰富的颜色,不但可以激活左脑所擅长的语言、符号和数字,也同时激活了右脑关于图像、空间、色彩与节奏的形象思维。

Mind Map与Thinking Map的不同点

表现形式不同:Mind Map 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无论表达“整体-部分”、“分类”还是“顺序”关系,都呈现出放射状树型图。

Thinking Map有8种图形形式,每一种表达相对固定的逻辑关系。

教育领域的应用程度不同:国外的教育经验,从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即开始使用Thinking Map作为教学工具。较少见到国外学校对Mind Map的应用实例。

这与国内的思维导图培训班形成一定反差——国内思维导图培训班所教的基本都是Mind Map。

分别侧重认知与元认知:Mind Map侧重于对知识的整合与记忆,同时可辅助思考、表达。

Thinking Map不仅帮助学习者获取和巩固知识,还可以促进他们对知识获取过程的思考,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Thinking Map能够促进学习者对自我学习方式的了解和优化(即元认知)

个人认为做读书笔记包括育儿绘本笔记、制定项目方案、拟定写作提纲等,基本都选择使用Mind Map,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发散性,可以很方便地增补、修改,能满足多种需求。

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时,选择Thinking Map,它可以提供更明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孩子掌握各种逻辑关系,提高系统思维能力。


王珏微课设计与制作公众号提供全面、深度的微课设计思想、制作技术与应用方法!到本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

  • yhq:王珏《微课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抢券攻略

  • zz:《微课制作实用技术大全》移动码书

  • sj:微课设计

  • wk:推荐微课  

  • wq:往期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