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课)教学设计重磅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图解(1)

2017-05-03 王珏 王珏微课设计与制作

今天开展一个填坑之旅。

近一年前,本公众号曾经转载过一篇教学设计理论文章:《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微课设计与翻转教学》。并且在一组《不能视觉化怎么办?》的原创文章中,对认知负荷理论的运用提供了一些思考:

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我感到大多数人对于抽象的理论是敬而远之的。可是,不了解认知负荷理论,也许就失去了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最好契机!

因为,就是该理论,它告诉我们:为学习者在陌生的、抽象的、较难的知识,提供一个学习者熟悉的、能够帮助理解的场景和框架(比如说上述所提到的“隐喻”),将能够有效降低认知负荷——也就是认知负荷理论里的“相关认知负荷”了。

既然是自己埋下的坑,那就只能我自己来填了!我这一年来都在思考:如何把认知负荷理论,用一幅生活化的、直观的图表来表示。

几经改进后,我将认知负荷理论表达为下图,大家看看如何:

在上图,我设计了用一幅容易理解的自然场景,来类比三类认知负荷(名词解释请参照《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微课设计与翻转教学》一文):

  • “冰山的自重”,类比内在认知负荷(学习任何材料,都一定会带来认知负荷,中性,谈不上好坏);

  • “北极熊带来的额外压力”,类比外在认知负荷(它会加重本来就不轻的认知负荷,使得学习更为困难,是“坏”的负荷)

  • “海水的浮力”,类比相关认知负荷(它会减轻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是“好”的负荷)。

怎么样?有了这幅图作为隐喻,对认知负荷的三个种类的理解,应该比较容易了吧?!

内在认知负荷,似乎没什么好讲的。

对于特定的学习者(所掌握的先验知识)、特定的学习材料(难度),内在认知负荷是确定的。教学设计能做努力的地方,不是降低学习材料的难度,而是将学习材料与学生的先验知识建立起一定程度的关联——其实就是建立相关认知负荷。

外在认知负荷,是由信息的组织方式和呈现方式带来的。

信息的组织方式,在老师的教研中是最为重视的,怎么陈述、先讲什么、后讲什么、等等。这涉及到叙事、推理的基本逻辑,是最为核心的和基础性的。

而信息的呈现方式(比如PPT的呈现设计),则是传统的教研中不作重点关注的。简单地说,同样的内容,用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学习效果(以及认知负荷)是不同的。

总体而言,视觉化、情境化的方式的信息呈现方式,要更为高效——这也是微课媒体设计的最重要原则。对此点感兴趣的话,可到本公众号wksjzz首页输入“sj”,即可看到大量相关的文章和案例,此不赘述。

相关认知负荷,这是唯一能够产生“浮力”的要素,因此对于学习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需要进行重点讨论和阐释。

首先,由于“术语”是有特定含义的,往往并非乍听起来那样,因此很多人都会觉得费解:既然是一种“认知负荷”,肯定会进一步加重学习者大脑的负担呀,为什么又是“好”的呢?

我们举一个例子:

由于数字并不长,因此想要记住上面这几个数并不难。不过,如果它们很重要(比如是一个密码),如何在一个月、一年后还能记住呢?如何将这些零散的数字“打包”、并方便长久记忆呢?

大家先琢磨一下看看,有答案的话欢迎请留言给我!下期我们继续研讨“相关认知负荷”。


王珏微课设计制作公众号提供全面、深度的微课设计、制作、应用文章!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

  • yhq:《微课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

  • sj:微课设计专题

  • zz:微课制作移动码书

  • yy:微课应用移动码书

  • wk:优秀微课案例推荐

  • pptN:PPT实用技巧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