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师乐道 | 孟永强:规划+努力=科研路上更好的自己

经管传媒中心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023-01-27



回家,安全感拉满!


“终于回家了。”


20199月至20203月,在巴黎进行天津大学和巴黎第一大学索邦经济中心联合培养期间,孟永强见证了新冠疫情在欧洲发酵的全过程,目睹欧洲防疫政策的变化以及公众态度的转变。


疫情在欧洲蔓延后,中国大使馆第一时间组织了张文宏医生线上讲座给留学生讲述疫情的情况,安抚大家情绪,也为每一位留学生准备了防疫物资。


学校、学部和导师也给予了孟永强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顾。“这次留学经历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中国文化更大的包容性。”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祖国文化中的的仁爱友善,团结互助让他深深感动。学习期满,辗转回国,踏上祖国大地的那一刻,孟永强悬着的一颗心才真正踏实下来。


科研是一场长跑


科研是一辈子的事,它和人生一样,都像一场与自己较量的马拉松。


扬帆起航


孟永强本科读的是天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一次偶然的机会旁听了经管学部的运筹学课程,他发现工业设计和经济管理学科的系统思维不谋而合,用更全面宽广的视角去考虑问题,这是他一直以来喜欢的思考方式。“一花一世界”是孟永强对科研工作的定义,这个特点让他踏上了科研之路。



岔路抉择


科研之路并非一路坦途,面对抉择,孟永强和其他人一样也曾有过迷茫。实践出真知,为了明确未来的方向,他利用读研期间的暑假去实习,这段经历使他看清了到企业的研究型工作跟学术上的科学研究是不同的,也为他指明了前路的方向。在深造和就业的岔路口,孟永强选择沿着充满荆棘与挑战的科研之路勇往直前,他脚踏实地,默默耕耘,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安宁。


眺望前路


谈到对科研事业的规划,孟永强说到,希望自己能够在日后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从教是一种传承


从学生到老师,对于孟永强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身份的转变,更多的是师恩的传承。“我的导师是熊熊老师,他平易近人,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他都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为我们着想,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师。”


同时,在出国期间,独自在外经历疫情的孟永强,也因为学部和导师的关心和安抚得以放松心态,专注于科研和学习。涓涓师恩,烙印在孟永强的心中。毕业后他选择了从教,将自己感受到的温暖传递下去。

 


如今的孟永强是2020级金融专业2班的班主任,提到他的这群“如意弟子”,孟老师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感慨到,现在的同学们成长在互联网爆发的年代,更早地明确目标、制定规划,这也导致最近被热议的“内卷”现象。

 

提到“内卷”,孟永强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将内卷拆分开来,一是内,二是卷。“卷”意味着努力,更早地做好规划,明确目标,但提醒同学们要提高工作的效率,不白卷一回;“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群体争夺有限的、总量恒定的资源;但换个角度审视,“卷”的结果往往是个人成绩提高以及深造、就业的平台提高,同时,学部、学校的声誉和排名都在进步,而这又会正反馈于同学们。这样看来,“内卷”并不是一件坏事,他希望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规划,量力而行。


新师寄语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稳定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才能学习好、生活好。希望同学们平衡好学习和生活,合理饮食,注意锻炼,课余时间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遇到困难、感到焦虑时要主动倾诉,家人、朋友和老师永远是坚实的后盾。



新师简介

孟永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助理研究员。2021年1月于天津大学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于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索邦经济中心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进行培养。主要研究领域为行为金融、大数据金融、金融风险管理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2项。近五年来,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系统科学与数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____

往期推荐

喜报 | 毛照昉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喜报 | 李波教授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批

天津大学复杂管理系统实验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祝贺!经管学部王梦媛获评天津大学优秀学生标兵

(点击标题阅读)


视频制作 / 唐宇涵

文字来源 /  郭劭妤 谷叶馨

图文编辑 / 郭劭妤

责任编辑 / 李  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