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OCAT西安放映 · 活动回顾 | 王兵作品《三姊妹》

OCAT西安馆 OCAT西安馆
2024-09-02


OCAT西安馆于5月2日下午举行了艺术家王兵作品《三姊妹》的放映活动,《三姊妹》曾斩获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了在云南某个村庄里的三个姐妹生活的故事,一贫如洗的三姊妹,生活虽然艰辛却充满自由和向上的精神。


感谢千虎瑠 ART SPACE、当天到场的志愿者团队以及参与观影并给予反馈的观众朋友对本次活动的鼎力支持。



观影现场





观影有感

刘雨希:幽暗的房子,泥泞包裹不合脚的橡胶雨鞋令我哑然。没有什么能激起她们生活的变化,不会因为干了很多农活磨破了皮肤抱怨不忿,也不会因为继母的到来惊恐不安,有着我童年求而不得的自由。记得最清楚的是,老师授课时,那句梅兰芳成了著名的京刷大师,不标准的普通话,一个错别字,她们没办法改变现在的生活,如同我无法去过她们的生活,一个错别字中间,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郑新皓:起初是从《铁西区》了解到王兵老师的作品 ,《三姊妹》也是第一次观看,就像是和当初一样王兵老师一贯的跟随与无叙事的手法依然是在当下影像美学中最吸引我的一部分。在这近三个小时的过程中镜头融入了我们所忽视的现实中,随着镜头的跟随整个影像也超出了电影与社会调查与记录的范围。从事实出发,在这个过程中诗意与苦难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融入了时间,在此期间王兵老师把镜头或者可以说是视角放置在了一个无处安放无休无止且隐秘的位置让我永远也不知道它终究会停在那里,这让我很难抗拒并沉浸在人物的当下并来不及质问这个事实。而这样的结果就仿佛顺着潮湿的气味去寻找一片汪洋,而最后却发现了一抹荒漠,这在王兵的镜头里这未尝不是对于现实与等待最好的诠释,而这种诠释则不需要一个文字。



时新青:关于电影、人性与社会,通过王兵老师的《三姊妹》,以真实性,接地气的记录手法真实展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贫苦。10岁的老大英英承担起大部分家务与劳作,烧火做饭洗衣照顾妹妹、喂猪放羊割草,因为寒冷而不断发出的沉重呼吸声全程伴随着她。相比两个妹妹,英英眼神中更充满了她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稳重。《三姊妹》中人物、牲口等多种角色之间的互动,重复的远景近景镜头切换,这些元素相互牵引,又有各自的活动,有种让人身处其中的现实嘈杂感。



Rowena:近三个小时,等到结尾的时候内心一阵怅然。不想讨论诗意,也不想提到任何和语言、手法相关的词汇。手持样的镜头,赤裸的把一切都展现在了眼前。镜头后的人们,就像云南盛产的土豆一样,踏实、质朴,糊满泥土又可软糯饱腹。她们的生活,是悠长的,重复的。穿着不分性别的衣服,没有被提起或者打断,哪怕是突然添了口人,也依然是按部就班的活下去。影片的剪辑看似没有逻辑,块状的混乱了时间,实际上却突出了人在这个闭环里自发自动的行动着的质感。开始的时候,镜头摇晃的感觉以及面对苦难与贫瘠的风格让我想起了达内兄弟的《罗塞塔》,但是与《罗塞塔》反抗性、“演示”般的感觉不同的是,《三姊妹》仿佛直接避开了“叙述”这件事,一切都是那么的稀松平常。而她们面对镜头的状态越自在、越纯真、越无所畏惧,反而会让观看的人心里默默敲击着闷棍。




正在展出


关于OCAT西安馆

OCAT西安馆于2013年成立,是OCAT馆群旗下的分馆,是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支持的新型艺术机构。OCAT西安馆致力于当代艺术,其使命是整合当地及国际资源,以国际化水准呈现并推介中国当代艺术,同时支持多样化的、立足西安的文化交流项目。通过展览,西安馆关注当代艺术实践,尤其是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同时思考西域沿线文化多样性的作品。曾经有人说,东方与西方在古代的西安相遇,今天,西安馆正力求通过呈现走在时代前沿的当代艺术实践延续其融合之气。


展厅地址:沣河东路,西咸沣东文化中心(望周)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7:30(17:00停止入场)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开馆时间另行通知

免费入场


参观须知

20人以上团体参观需提前电话预约

疫情期间,14天内来(返)陕游客及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游客需持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请出示通信大数据行程码与实时绿色“一码通”;入馆接受体温测量;填写外来人员登记表;参观过程请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请自觉保持1.5米以上距离。展厅将实施每次进场60人限流措施,如出现排队等待情况敬请谅解,感谢您的配合。


联系方式

电话:029-86380999,029-89111334,18602972627

邮箱:ocat-xian@ocat-xian.org.cn

网站:www.ocat.org.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OCAT西安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