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讨论”AIE·聚集诱导发光专题正式出版
近日,第 196 卷 Faraday Discussions 期刊“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聚集诱导发光)专题正式编目出版。本卷是 2016 年 11 月 18 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同主题“法拉第讨论会”的论文和讨论集。
AIE 现象的发现者和 AIE 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唐本忠院士在本卷作“Introductory lecture”;此外,还有多位著名的国际、国内专家发表了论文,并附有会议现场的讨论内容,包括:
田禾(华东理工大学)
张德清(中科院化学所)
田文晶(吉林大学)
马於光(华东理工大学)
吴水珠(华南理工大学)
朱明强(华中科技大学)
会议现场的讨论记录
什么是 AIE
传统的荧光生色团在高浓度下荧光会减弱甚至不发光,这种现象被称作“浓度猝灭”效应。浓度猝灭的主要原因跟聚集体的形成有关,故浓度猝灭效应通常也被叫做“聚集导致荧光猝灭”。
2001 年,唐本忠课题组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些噻咯分子在溶液中几乎不发光,而在聚集状态或固体薄膜下发光大大增强。因为此发光增强是由聚集所导致的,所以此现象定义为“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AIE)。
“聚集淬灭”和“聚集诱导发光”示意图( Chem. Soc. Rev., 2011, 40, 5361-5388)
唐本忠院士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分子内旋转受限“(Restriction of Intramolecular Rotations,RIR)的理论来解释 AIE 现象产生的原因。理论上,AIE 现象可以应用于任何涉及分子内旋转受限的领域;因此,其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蛋白质构象研究、设计高效的固态发光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等。
法拉第讨论会
英国皇家化学会举办的法拉第讨论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形式与其它学术会议都不相同。
每位会议报告人需要在会前提交所要在会上报告的研究论文的全文,以供参会人员在会议前阅读。在会上,每位报告人仅仅有 5 分钟来阐述自己所提交的研究论文,而剩下的 25 分钟报告时间都是用来让参会者与报告人进行问答和讨论的。
讨论期间,英国皇家化学会会有两位同事负责记录参会者的提问和报告人对每个问题的答复,并综合记录会议期间的各种讨论与观点。会后,报告人与参会人员也可以对这份记录给出自己的补充意见并最终确认。以上工作完成后,会议论文和讨论内容将会被整理并出版在英国皇家化学会的期刊 Faraday Discussions 上,并可全文引用。
2016 年 11 月 18 日在华南理工大学举办的“法拉第讨论会”现场;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唐本忠(香港科大)、Bin Liu(新加坡国立大学)、张德清(中科院化学所)、马於光(华南理工)。
链接地址:
来源:RSC英国皇家化学会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chemshow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