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熊本大学用纤维素纳米纤维成功开发吸附内毒素技术
内毒素是一种构成大肠菌及沙门氏菌细胞膜的脂多糖,一旦经注射等途径进入血液,则会引起发热、休克等生理反应。自来水、开水、蒸溜水中都存在微量的内毒素,在注射用蛋白质、疫苗溶液等的半成品中也会残留微量的内毒素。这些情况都被视为一种严重的问题。
内毒素的结构非常稳定,需经250摄氏度30分钟以上干热处理才会分解。近年来,在医疗器械、药品制造、细胞培养等生命科学领域,内毒素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以往采用带有细孔的粒子型吸附剂处理内毒素,由于比表面积很小(5-10平米/克),吸附量不仅小,而且对内毒素的选择能力也不强,所以仅能用于处理注射液等粘度低的液体。
日本熊本大学的科研团队对清除内毒素进行了长期研究。他们以纤维素纳米纤维(尺度:10-300纳米)为基材,以氨基酸为功能基,研制成功氨基酸化纤维素纳米纤维。以此纤维作为吸附剂,成功地从含有微量内毒素的胶原蛋白等粘性蛋白质水溶液中,将内毒素吸附清除了。该研究成果Aminated Cellulose Nanofibers for Selective Removal of Endotoxins from Protein Solutions发表在Chemistry Letters。
由于在该基材表面没有能够容纳蛋白质大小的高分子的细孔,所以它不会与蛋白质等成份发生相互作用。而采用纳米纤维扩大比表面积后,不仅吸附容量得到增加,吸附的选择力得到加强,粘度高的液体(生物高聚物、细胞贴附用基质、胶原蛋白等)也能处理,而且由于原料更加便宜,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在生产人工骨骼等植入性材料时,对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在清除内毒素时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如果采用这一方法,将可能大幅度压缩成本,简化生产工艺。特别是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以胶原蛋白、明胶为原料的人工关节等植入性器械、细胞培养基等方面的应用,值得期待。这一技术与目前的洁净室结合应用,将可以提高管理效果,减少次品的产生。
论文链接:
来源:科技部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chemshow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