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固体所费广涛研究员课题组在柔性应变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17-05-19 高分子科技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近期,中科院固体所费广涛研究员课题组在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及力敏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Flexible strain sensor with high performance based on PANI/PDMS films为题发表在Organic Electronics (Organic Electronics, 47 (2017) 51-56)杂志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在生物医学检测、智能机器人、柔性显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领域往往需要传感器具有可弯曲、可拉伸的特点,能够满足贴附在各种不规则的表面上的需求。此外,一个好的应变传感器还应具有高灵敏度(GF)、低电阻值的特性。GF太低意味着传感器探测应变时由于变化量小容易出现信号误差,电阻值过大意味着需要配备高精密且昂贵的测试仪器。 


目前研究的柔性应变传感器敏感材料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以银、碳管、石墨烯等导电材料为应变敏感材料的传感器,该类传感器具备低的电阻值,同时GF也很低;另一类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应变敏感材料的传感器,该类传感器具备高的GF,但是电阻也很高。这两类传感器在商业应用中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设计一种电阻低、GF高的柔性传感器迫在眉睫。 


聚苯胺(PANI)是一种导电高分子材料,经质子酸掺杂后的电导率处于金属与半导体之间,并且可以随着酸掺杂浓度而改变,因此将聚苯胺与弹性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结合有望达到电阻低、GF高的要求。基于此,课题组宫欣欣博士和方明副研究员等采用PANI为导电层,PDMS为弹性层制备了PANI/PDMS复合薄膜柔性应变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ANI/PDMS复合薄膜传感器具备一定的柔性(图1),可以拉伸至50%的应变量,GF值最高可以达到54,远高于其它材料构筑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同时具备优秀的循环稳定性(图2),在监测人体活动中具备潜在的应用前景(图3)。

图1 聚苯胺的数码相机照片。


图2 PANI/PDMS薄膜传感器的应变特性测试。不同应变条件下(a)电阻的相对变化量;(b)灵敏度GF的计算值;(c)传感器的电流响应曲线 


图3 传感器监测手指活动的电流响应曲线。插图分别为手指弯曲I、II、III、IV四个状态的照片。


以上工作得到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来源: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chemshow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