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时捷电动跑车问世,浑身黑科技!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被急剧消耗,能源危机变成了人类十分棘手的问题!


前些日子,刚爆出“德国将于2030年禁止燃油车上路!”接着,很多汽车品牌也开始表态。



特斯拉 第一个高调进入,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在纯电动车领域,Tesla 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无论是其续航能力,还是动态表现,都远远领先同类竞品!



现在出了一辆号称是「Tesla 杀手」的电动跑车——Porsche Mission E 横空出世,将要挑战 Tesla 的统治级地位。




在法兰克福车展前,Porsche 展示了一款名为 Mission E 的纯电动跑车。


Porsche 董事会主席 Oliver Blume 表示:「Porsche 已经揭开了跑车历史的新篇章,Mission E 预计于 2020 年正式投入市场!」


 Porsche Mission E 


 快 充 + 超 长 续 航 


纯电动的 Mission E 续航里程可达 500 km,由于使用的是 800V 的充电接口,Mission E 可在 15 分钟内充电到 80% 的电量,支撑其续航至 400 公里。


而 Tesla 现在使用的 400V 的充电接口,要到达同样 80% 的电量则需要一个半小时。



800V 充电接口,15 分钟内便可充电 80%,可以跑 400 公里



如果你不着急的话,还可以选择感应式无线充电



 超 跑 级 动 力 


600 匹马力的动力输出源于 Mission E 在前后轴各放置了一台永磁同步电机,这样便可以实现四轮驱动,永磁同步电机还可以做到在极低转速下就能输出极大扭矩,所以 Mission E 的百公里加速仅 3.5 秒,时速 200 公里的加速也只需 12 秒。四驱系统是按需启动,平时可以仅用一台电机工作,来节省一些电量。

前后轴各一台永磁同步电机


 对 开 门 设 计 


对开方式的车门设计常见于劳斯莱斯等壕车,但这对于 Mission E 来说似乎也没什么违和感,毕竟 Porsche 也不是一般人能烧得起的。由于 Mission E 采用无 B 柱的设计,当两扇车门对开后,你就可以毫无阻碍地踏入后排了。

无 B 柱设计,可毫无阻碍地踏入后排



四个独立座椅,功能至上,Porsche 毫不遮掩它的跑车任性。



四个座椅均是独立赛车座椅



处 处 黑 科 技 


同时,Mission E 在智能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它可以通过眼动追踪与手势控制来操作。它可以通过摄像机快速监视司机的眼镜和手臂的运动,根据驾驶者的行为执行相应控制指示。而这也在先进的战斗机上才有的黑科技。



眼动追踪



手势追踪



Porsche 还和苹果合作,你可以用 Apple Watch 来远程监视和遥控 Mission E



可以看到,Mission E 全车内饰没有一个物理按键,中控台与中央扶手连为一体,采用 OLED 触控屏。


细心的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Mission E 根本就没有后视镜!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在车门上的小小的后视摄像头。


注意看,根本没有后视镜



那怎么后视呢?其实 Mission E 是将摄像头获得的画面投影在了前挡风玻璃的左右下角。


前挡风玻璃的左下角,将后视摄像头里的影像通过 HUD 投影到前挡风玻璃



 全 轮 转 向 


最后还有一个更牛逼的技术:全轮转向。全轮转向对于最小转弯半径的减小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使你在复杂的地下车库里也能穿梭自如了。而对于 


Porsche 这样的运动型车,它在高速时的灵活度将得到巨大提升。Mission E 也正是凭借此项技术在纽北赛道跑进了 8 分钟。


在时速 50 公里以下时,后轮偏转的方向与前轮相反,以减小转弯半径



时速超过 50 公里时,后轮偏转方向将与前轮相同,以便获得更好的循迹和高速过弯性能



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视频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544ua14un&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作为传统的跑车大厂,Porsche 终于宣布自己迈进电动车领域,我们也期待着能在电动车时代继续看到 Porsche 经典的设计和澎湃动力!


来源:机械前线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高分子科技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chemshow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