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2017年度排行榜发布

2017-12-18 人民网 高分子科技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12月16日,以“新时代 新使命”为主题的人民网2017大学校长论坛在天津东丽举行。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等40多位高校负责人就“高校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等话题展开专题讨论,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当日,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在论坛上发布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2017年度排行榜。


高校社会影响力前十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入选榜单前十位。


排行榜评估指数由三级指标体系构成,一级指标由媒体影响力、新媒体影响力、网络舆论影响力、科研影响力、校友影响力、入选世界高校排名、入选“双一流”高校等7个维度加权归一化求得;二级指标由中央级媒体关注指数、地方及行业媒体关注指数、科技成果指数、成果转化指数等8个维度构成;三级指标则包括中央级媒体报道量、教学与科研人员数量、科技经费、课题数量、论文数量、科技转化收入等近20个维度组成。


排行榜选取了164所部属重点高校及地方重点院校,进行全方位评估。在社会影响力前十位的高校中,清华大学以99.68分排名首位。从各子项来看,清华大学在多项细分项中拔得头筹,如媒体影响力、网络舆论影响力、科研影响力等方面实力占优。


高校科研影响力前十

高校科研影响力研究指标,根据教育部《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及各高校公开数据,选取教学与科研人员、科技经费、科技课题总数、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成果授奖等8个指标而来。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位居全国高校科研影响力前十。


高校媒体影响力前十

高校媒体影响力,主要通过中央级媒体报道指数、地方及行业媒体报道指数、网络媒体报道指数三个维度得以体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体育大学位居榜单前十。


高校新媒体影响力前十

通过对高校“双微”覆盖指数、传播指数和互动指数等指标进行赋权分析,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长安大学、中南大学、北京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位居全国高校新媒体影响力前十位。


这十所高校的“双微”普遍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粉丝基数大,地域分布广泛;二是更新周期短,原创比例高;三是互动与响应程度高,受众黏性强;四是信息内容生产丰富,特别是教育类信息传播趋向纵深化。


高校网络舆论影响力前十

网络舆论影响力排名前十的高校分别为:清华大学、江苏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西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大学、江南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贵州大学。这一榜单是对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四大平台网络舆论关注度数据进行赋值加权处理得来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的网络舆论影响力排名与综合社会影响力排名保持一致,其余八所高校两者排名均有一定差距。高校的网络舆论影响力会对综合社会影响力产生巨大影响。在高校建设过程中,提升网络舆论影响力应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环。


高校校友影响力前十

高校校友影响力主要由媒体关注度及社交媒体关注度两个方面构成。排名前十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大同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


全国高校舆论综合影响力级差较大


各高校可以把大学排名看作一面镜子,从不同角度审视学校发展状况在舆论场的表现,找到与其他同类大学的差距,整体规划、取长补短。”余清楚表示,从排行榜总体情况来看,全国高校舆论综合影响力级差较大,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对此,余清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重视媒体差异化管理,根据不同媒体的定位、功能和传播影响力差异,有的放矢,推出有针对性的合作内容和方式;二是重视“三微一端”平台建设,利用H5、短视频提升传播影响力;三、探索境外媒体报道新方式,讲好中国校园故事,扩大国际传播能力,同时也要防范境外意识形态渗透;四是重视舆情工作,打造舆情处置闭环。


针对2016年-2017年度高等教育领域舆情高发,学术造假、校园贷乱象、大学生遭电信诈骗事件累及高校声誉等问题,余清楚建议,高校宣传部门重视舆情工作,遵循舆情处置规律,打造完整的舆情处置闭环。此外,应深度发挥主流媒体的“压舱石”作用,正确引导舆论。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