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科大化学系蒋伟课题组:通过激活弱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实现强大的正协同效应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蒋伟课题组首次发现利用较弱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也可实现非常强的正协同效应。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直观地证明了弱C-H···O氢键是此协同效应的决定性因素。这项研究为构建复杂超分子体系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类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Impact Factor = 11.994),并被选作封面。




协同效应是生命体系与群居动物的重要特征。分子水平上的协同效应可分为变构(allosteric)协同效应,螯和(chelate)协同效应和环间(interannular)协同效应等三类。其中变构协同效应是生物大分子在进行分子识别时的主要特征。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第一个键合行为对后续键合行为的影响。对于变构协同效应来说,可以由协同因子α来衡量:当α﹥1,第一个键合行为有利于后续键合,为正协同效应;而α﹤1,则不利于后续的键合行为,为负协同; α=1,则不影响,为无协同效应。复杂的超分子组装体主要依赖于正协同效应,以克服熵的不利利用弱相互作用的变构协同效应,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系中,但在人工体系中却鲜有报告。


蒋伟课题组基于刚性分子钳,精心设计了醚键桥连的分子管。这类大环分子具有独特的富电子空腔,能够与有机阳离子键合。当客体尺寸合适时,两个大环分子可以键合到一个客体上。相关实验表明,客体对两个大环分子的键合存在较强的协同效应,协同因子α最高可达580!这是目前所报道的非离子对体系中最强的。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表明,相对较弱的C-H···O氢键是这个强协同效应的主要驱动力(下图左)。基于此研究结果,蒋伟课题组还构建了更加复杂的组装体(下图右),展示了该建筑模块在构建复杂超分子体系方面的潜力。



论文第一作者是南科大与澳门大学联培的在读博士生马延龙,南科大化学系博士后柯华也为该研究做出重要贡献,芬兰合作者在部分单晶解析上提供了帮助。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南科大科研启动经费、深圳市科创委基础研究项目等经费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1711077/full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

华东理工大学田禾院士团队综述:荧光分子探针与超分子材料点亮膜受体

清华大学张希教授课题组发现基于超分子自由基的选择性抗菌光热新材料

浙江大学潘鹏举教授研究组在超分子聚合物结晶方面取得新进展

玲珑轮胎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开展超分子材料在轮胎中的应用技术

中山大学苏成勇、潘梅教授研究团队取得配位超分子自组装新进展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