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科院理化所王树涛研究员团队:用于液滴转移的仿生吸盘研究取得新进展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近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实验室王树涛研究员团队提出了结合固液气三相接触线调控和电化学聚合,用于制备可控微米吸盘结构的图案化导电聚合物的普适方法。该研究成果以Controlled Growth of Patterned Conducting Polymer Microsuckers on Superhydrophobic Micropillar-Structured Templat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8, 1800240, DOI:10.1002/adfm.201800240。

 

导电聚合物的形貌对其在信号检测、微型驱动器制备和液滴操纵等方面性能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以往的大多数方法因为其固有的弊端,存在不能精确调控形貌,生长位置以及牺牲模板等缺陷,难以满足实际的应用。因此,王树涛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通过调控固液气三相接触线和电化学聚合,用于制备可控微米吸盘结构的图案化导电聚合物的普适方法。通过调控铂片和微柱阵列模板之间的距离,微柱顶部聚吡咯吸盘的生长方向从朝上(+26 ± 5°)变到朝下(-32 ± 7°),并且聚吡咯吸盘距离微柱顶部的距离也可以随着固液气三相接触线的调节发生改变。系统地研究了影响聚吡咯吸盘生长的因素,比如电聚合时间、电聚合电流的大小、微柱的形状和大小、导电聚合物的种类。受自然界生物通过毛细液桥作用的湿态粘附现象的启发,制备得到的聚吡咯吸盘可以和液滴形成毛细液桥,并且通过调节聚吡咯吸盘的大小,可以改变对液滴的粘附力,用于液滴的有效转移。 


图1. 结合气液固三相线调节和电化学聚合,在超疏水硅片阵列上沉积具有可控生长方向的聚吡咯吸盘。


图2. 聚吡咯吸盘能够像机械吸盘手一样用于转移水滴。通过调节聚合时间,得到不同大小的聚吡咯吸盘,每个聚吡咯吸盘和水滴之间会形成毛细液桥,进而可以调控对水滴的粘附力,实现液滴的有效转移。


该论文通讯作者为王树涛研究员孟靖昕副研究员。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800240


来源:中科院理化所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中科院理化所王树涛研究员课题组:新型界面聚合方法制备水凝胶/油凝胶Janus聚合物驱动器西南大学黄进教授:橡胶交联网络中构建连联增强的导电网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群峰教授课题组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有序交联的超强韧高导电石墨烯薄膜
天津大学刘文广教授、王玮副教授团队:涂抹型导电水凝胶贴片改善心肌功能
美国普渡大学:新型玻璃状聚合物薄膜材料可实现透明电子元件导电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余桂华教授:新型多功能导电高分子凝胶的合成、性质及应用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