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首尔大学Tae-Woo Lee教授、南开大学徐文涛教授联合研发出世界首条柔性人造触觉神经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如果能让机器人拥有触觉,可以感知温度、压力,甚至具有神经活动,那么它们将“解锁”更多新技能。日前,世界上首条柔性人造触觉神经的问世,让这一设想距离现实更近了一步。



近日,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首尔大学Tae-Woo Lee教授、南开大学徐文涛教授团队联合在Science杂志发文,报道了一种基于柔性有机电子器件的高灵敏度仿生触觉神经系统。这种人工神经触觉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柔性和高灵敏度,在机器人手术、义肢感触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人类皮肤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其中有成千上万个感受器用于感知压力、温度、位置等信息。这些信息被转化成神经信号,在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中逐级传送。如果人类的身体用电脑的方式处理这些信息,将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耗能的过程。


“人体神经系统用极为高效的机制来处理现实世界所遇到的问题。外界刺激通过感知机械力的受体、局部的神经簇逐层传递到下一级神经、脊髓、以及大脑。只有信号积累到一定的强度,才会传递到下一个环节。这样一来,就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信号处理过程,大大提高了效率。”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教授徐文涛说。


徐文涛教授介绍,他和其合作者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难点在于,设计并实现与生物神经系统工作原理相似,能够与生物神经信号兼容的人造系统,并使这套系统具有很好的柔韧性。


基于上述设想,中美韩联合研究团队利用柔性有机材料模拟了人体SA-I触觉神经。这种人造感知神经由三个核心部件组成:电阻式压力传感器、有机环形振荡器、突触晶体管。


该系统首先利用一系列感受器感知极为细微的压力,并产生相应的电压变化,随后通过环形振荡器(人工神经纤维)将电压变化转变为电脉冲信号。多个环形振荡器得到的电信号被突触晶体管集成转变为突触电流,进而传递到下一级神经。


人工传入神经系统与生物神经系统的比较


“从功能上讲,这种人造神经能够很好的模拟人类皮肤的触觉功能,并能够与生物体神经信号兼容。我们的初步试验利用其与蟑螂腿的连接以及运动的控制,初步证实了这种兼容性。”徐文涛教授说,这项工作开创性地制造出了柔性人造感知神经,并实现了人造神经与动物神经形成的杂化反射弧。


据介绍,这种人造感知神经还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由于这种感知神经与生物体神经的兼容性,它可应用于假肢中与人体神经系统相兼容的感知的实现,柔性轻质的结构将使相关产品具有很好的舒适性;而且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意义。同时,这种人造神经如果应用于软体机器人,可使其实现类似人类的感知,并在极端的工作环境中替代人。”徐文涛教授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13419xba9j&width=500&height=375&auto=0

研究团队表示,尽管这项研究前景可期,但是目前还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将继续致力于传感器和人造神经突触等基本单元的功能开发,以及人造感知系统的完善。


“比如,目前这款人工神经系统还较为初步,尚不能像皮肤那样感知更加复杂信息以及温度等,这些将是我们未来的工作方向。这款发明让我们有望开发出更智能的人造皮肤,希望通过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功能,尽早地投入应用,造福人类。”徐文涛教授说。


论文链接: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0/6392/998


来源:央广网、新智元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和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Paige Fox合作研发出与生物体完全相容的可降解传感器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晓东教授:具有可拉伸,抗撕裂和自我修复的四重氢键交联超分子聚合物薄膜电极材料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团队:高密度超敏感的电子皮肤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
斯坦福大学教授鲍哲南:柔性电子将“颠覆”智能手机时代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发表义肢用电子皮肤的综述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与“人造皮肤” 科学的柔韧力量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开发出可生物降解的半导体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