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赵宇亮院士:阻碍中国科技创新的“玻璃墙”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技导报 Author 赵宇亮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作者:赵宇亮  来源:科技导报


回顾400 年科技发展的历史,从事过科学研究的人,以数十亿计,而真正使人类社会发生变革的科学家,仅数百人。中国现有超过九千万的庞大科研队伍,做到世界科技领先并非艰难之事。但是,这需要国家创造一个宽松的科学研究环境,保障一批志存高远的创造者能够安心静心、专心精心地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一种有效且持久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让资本为科技创新服务,科技为经济质量服务,经济为人民生活服务。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科技强国、民族复兴,就有希望。

   

在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发展战略中,“科教兴国”居首。目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虽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整体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付出与科技创新效能还不成正比。影响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表面因素可能很多,但要因不多。


社会文化因素:科学精神不足、科学积累有限,限制了科技创新

科学源于思想,没有新思想的指引就不可能有科学技术创新。客观上,与欧洲400年持续不断的科技积累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不间断地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仅有40年,科学积累有限。“积累”不只是看得见的科学数据、科技成果,更主要的是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思维以及创新理念、创新文化、创新环境等内在本质方面的积累和传承。在科技发达国家,这些理念的本质已经流淌在科研者和管理者的血液里,中国至今仍然没有形成适合创新的优良环境。例如,长期以来,包括科技管理在内的所有管理方式,基本停留在“管人”而非“管理”的阶段,没有具备变革性科技创新和快速发展所需要的服务型管理理念。科技管理的本质是为科研人员理顺各种关系,为他们营造更加安心专心、静心精心于科学研究的环境氛围,这样才能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科技创新的效能。


学者品位因素:“一年磨十剑”与“十年磨一剑”不能一概而论

针对科学发现的前沿基础研究,需要研究者跑得越快越好,追求的是“最快”,因此速度很关键,有时的确需要“一年磨十剑”才能先人一步。然而,针对技术创新转化的应用研究,需要研究者跑得越稳越好,追求的是“最好”,因此质量很关键,常常需要“十年磨一剑”才能“一剑破壁”。

   

学术界一直在这两者的孰是孰非之间纠结不断,其实两者都是需要的,关键是看什么类型的研究。当然,对于基础研究,不应该鼓励跟在别人后面“仿造剑”的思维方式。不可否认,中国现行的科技评价和人才评价的基本思路,对中国科技过去30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翻造”“模仿”“跟跑”型研究风气。但是,现在这个阶段基本可以结束了,“原创”成为新时代的要求。

   

此外,使用评价基础科学研究的(论文)指标去评价其他领域(如工程、技术、教师、医生等)的研究,已经成为阻碍这些领域发展的要因。中国建立符合科学特点的实事求是的分类评价方法,尤为迫切。


政府管理因素:科技创新,无法在缺乏相互信任的环境中实现

中国科技创新的良性发展需要充满信任的宽容环境。如果不信任管理者,管理者就不敢担当;不信任科学家,科学家就不敢去做有难度、有风险的研究课题。

   

中国的管理时常以“个案”否定“整体”,这对创新生态的破坏力极强。如果科学家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国家的创新能力何来?中国学术界的主流是勤奋努力的,如果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应该严惩“犯事者”,而不是牵连所在单位领导、相关的科技管理者,更不要株连整个学术界,除非有证据证明共谋者。一旦采取类似“株连九族”的封建管理思路,为了自保,各地区、机构、单位、部门只会层层设法为“犯事者”开脱,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保护“犯事者”就是保护管理者自己,这无疑成为恶性循环的源头。


生存压力因素: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创新能力下降

中国的科研资助体系存在过度市场竞争,致使科研人员压力很大。科学创新必须先有思想才有科学,思想来自深思,深思需要静心,静心源于宽松环境,而过分的压力就不利于宽松环境的营造。在中国,住房购租、妻子工作、孩子上学等现实问题,一直是创造力最强、创新能力最旺盛的青年学者们的巨大生存压力。科研创新需要“科学家内心对科学发现的期盼和对技术卓越追求”的内在压力,而不是来自外部环境的生存压力。 


作者简介:赵宇亮,四川南充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纳米药物。


注:本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18 年第16 期。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