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团队利用微流控技术开发出一种功能性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
近日,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研究团队将微流控技术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结合,通过微流控纺丝(microfluidic spinning)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含维生素的 MOF 水凝胶微纤维材料。这种微纤维以海藻酸盐水凝胶为壳,以铜-维生素或锌-维生素 MOF 为核。通过利用微流控技术集成和精确操作的优势,实现了微纤维材料尺寸和形状的调节。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微纤维具有长、薄、柔性等特点,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作为促进伤口愈合的辅助材料。相关论文近期发表于 Materials Horizons,第一作者为博士生余筠如,深圳大学孔湉湉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在本文中,研究团队使用具有多级注射通道的同轴毛细管微流控系统进行了连续微流体纺丝(上图),制备了这种以海藻酸盐水凝胶为壳、以铜-维生素或锌-维生素 MOF 为核的微纤维。海藻酸盐水凝胶壳层通过微流控系统中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两相溶液在鞘流中的迅速凝胶化反应而形成。与此同时,烟酸(即“维生素 B3”)溶液和醋酸铜或醋酸锌溶液作为 MOF 前体注入鞘流中央(下图a),在中空的水凝胶壳层中原位生成铜-维生素或锌-维生素 MOF。制备得到的锌-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如下图b所示。后续表征结果表明,这种微纤维的确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下图c-d)。通过增加注射通道,含有多种 MOF 核的水凝胶微纤维也可轻松制备,研究团队也制备了含两种核(下图e)和三种核(下图f)的微纤维。由于可以使用不同组分或预凝胶溶液的浓度,水凝胶微纤维的组成可以精确控制;同时,通过调节微流体的流速,水凝胶微纤维的尺寸同样可控。
维生素MOF水凝胶微纤维过程及电镜图片
由于海藻酸盐水凝胶壳层的存在,而且其厚度可在制备时调节,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的释放过程温和且可控(下图a)。为了验证这种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团队先测试了它的生物相容性。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提高,材料的细胞毒性逐渐升高(下图b-h)。不过有趣的是,在金属离子浓度很低的情况下,细胞的存活率还有少量的增加,这可能是金属离子与维生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维生素MOF水凝胶微纤维的可控释放以及生物相容性
随后,研究团队测试了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的抗菌活性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随着铜离子浓度的提高,铜-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可以有效降低大肠杆菌的存活率,因此可以预防环境中细菌感染伤口。而此前实验已经证明金属离子浓度越高,细胞毒性也就越高。最终通过实验,研究团队将铜离子浓度控制在 0.158 mM,可以兼顾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活性。另外,研究团队也验证了含锌离子的锌-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最后,研究团队将锌-维生素及铜-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用于动物创伤模型,验证它们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实用价值。结果显示,用 MOF 微纤维治疗 9 天后,创面基本愈合,而对照组愈合的时间较长。而且组合使用锌-维生素及铜-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愈合速度要快。这些结果证明这些 MOF 水凝胶微纤维的抗菌和抗氧化功能对伤口愈合的确有促进作用。
铜-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的抗菌活性
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促进伤口愈合
赵远锦教授团队利用微流控技术开发出一种功能性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组分、尺寸均可控制。以维生素 B3 为配体并且采用合适的金属离子含量,这种维生素 MOF 水凝胶微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可有效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同时促进胶原沉积和创面肉芽组织的形成,预防炎症和感染的发生。这种制备方法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论文链接:
http://dx.doi.org/10.1039/C8MH00647D
资料来源:RSC英国皇家化学会、X-MOL,作者小希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和顾忠泽教授团队:石墨烯水凝胶结构色条纹用于智能防伪动态条码
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研制出自修复光子晶体水凝胶
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课题组在心脏芯片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课题组在微流控芯片液滴操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