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大学朱亮亮研究员课题组利用生物大分子的模板选择性策略实现拓扑寡聚反应分子量的控制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分子量的控制是有关聚合反应研究中的一项重要问题。对于高聚反应,对于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的控制是实现分子量的控制的关键。对于寡聚反应来讲,更多的策略是通过逐步合成引入重复单元的方法来实现分子量的控制。跟这些具有传统溶液化学行为的合成反应相比,拓扑反应通常无需反应助剂和溶剂化作用 (Acc. Chem. Res. 2008, 41, 1215; Chem. Soc. Rev. 2009, 38, 1958),因此在现代合成化学领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尽管从这个角度讲它的确是方便快捷,但拓扑反应的成键和断键在很大程度依赖原子在有限距离内的重组。因此,化学家们此前一直关注于反应物预排列方面的策略以追求拓扑反应的速率和效率。而对于拓扑聚合反应分子量的精确控制方面则一直难以实现

 鉴于这方面的科学问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朱亮亮课题组以聚丁二炔体系(PDA)为模型,尝试利用灵活可控的生物大分子模板来实现拓扑光寡聚反应分子量的选择性。通过一系列优化和探索,课题组最终发现通过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模板,芳丁二炔单体能够在紫外光的引发下交联仅形成二聚体;利用小牛胸腺DNA作为模板,芳丁二炔单体能够在紫外光的引发下交联形成二聚体和三聚体的混合物;而利用肝素钠(HS)作为模板的时候,芳丁二炔单体能够在紫外光的引发下交联仅形成三聚体。因此便利用了生物大分子的模板选择性实现了拓扑光寡聚反应的分子量的精确控制。该工作的其主要机理是利用芳丁二炔单体端基正电荷基团(咪唑盐)与三种生物大分子模板上的负电荷基团(羧酸根、磷酸根、磺酸根)的静电力的差异引起反应单体的动态分布程度所致。



 同时,利用挂聚芳丁二炔不同物种的电子能级的差异,产物具有截然不同的荧光性质,其中,二聚体呈现良好的蓝光效果三聚体呈现良好的黄光效果而两者的混合物则呈现互补的白光效果。加之生物大分子本身天然的生物相容性,这些拓扑光反应体系在生物成像的通道选择性方面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Macromolecules上,详见DOI: 10.1021/acs.macromol.8b01824, online 3 Oct 2018.。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后贾小永。该工作也得到了丁建东-俞麟教授课题组,以及华东理工大学张隽佶副教授的合作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macromol.8b01824


来源: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复旦朱亮亮研究员课题组在分子光化学领域研究取得系列进展复旦朱亮亮课题组在近红外荧光探针的生物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复旦朱亮亮课题组利用结晶自组装构建聚集诱导荧光-室温磷光双发射体系
复旦朱亮亮课题组实现寡聚芳丁二炔的可控光制备和长寿命发光应用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