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在NCA开环聚合方法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刘润辉教授课题组在N-羧基环内酸酐(NCA)开环聚合方法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Nature Communications以“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ide initiated superfast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alpha-amino acid N-carboxyanhydrides”为题在线发表相关工作。



聚氨基酸(聚肽)类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可降解性,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和基因递送、组织工程、多肽模拟、抗菌等众多领域。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国际上多个课题组先后报道了多种引发聚合方法,其中伯胺引发NCA聚合是至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但是,这种NCA聚合方法反应速度慢(通常需要2-3天的时间完成),且难以制备较大分子量的聚肽。同时,由于NCA单体稳定性一般较差,长时间反应可能导致副反应产生。更加突出的缺点是,NCA聚合对水分高度敏感,聚合反应一般在手套箱内惰性气体保护下操作进行,限制了平行制备聚肽分子库和大规模合成的应用。严格的无水(甚至有些NCA聚合方法需要严格无氧)操作、干燥溶剂和需要手套箱设备,这些要求大大限制了很多非有机合成背景研究人员开展聚肽制备和应用研究。


刘润辉教授课题组致力于解决上述NCA聚合核心问题和挑战,建立了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ide(LiHMDS)引发的快速NCA开环聚合,聚合反应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即可完成。尤其是,这一聚合方法无需手套箱,可以在普通环境条件下的敞口容器中顺利进行,并制备具有可控二级结构、大分子量(poly-BLG, 1294-mer, Mw=283400 g/mol)、窄分子量分布(Đ=1.08−1.28)的聚肽。机理研究表明,LiHMDS引发NCA聚合为阴离子开环活性聚合,通过拔除NCA环上3-NH活泼氢从而获得NCA负离子引发聚合反应。该活性聚合可以方便地实现NCA均聚、混聚、嵌段聚合,以及所制备聚肽的两端(C端和N端)官能化。这一简单和快速NCA聚合方法突破了传统NCA聚合对手套箱设备的依赖和对溶剂及有机合成技术的要求,可帮助更多非合成背景研究人员制备聚肽并开展各种相关活性和应用研究。这一NCA聚合方法同样适用于平行大量制备聚肽分子库和高通量相关活性、功能筛选研究。


博士研究生武月铭是该成果的第一作者,刘润辉教授是单一通讯作者,华东理工大学是唯一作者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等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7711-y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学徐福建教授合作发表抗菌材料综述论文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课题组:模拟宿主防御肽的β多肽聚合物构筑高效抗菌表面
浙江大学张兴宏教授课题组在有机催化开环聚合领域取得进展
长春应化所陶友华研究员:基于内酰胺开环聚合的氨基酸聚合新方法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