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Science论文:新型口服胰岛素胶囊,有望替代皮下注射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以口服的胰岛素胶囊,有望取代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必须使用的注射型胰岛素。



发表在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这种胶囊约一颗蓝莓大小,胶囊内的一枚小针头可将药物“注射”到胃壁下的血管中,动物实验显示,其降血糖效果与皮下注射相当。


研究显示,这种针头由纯冻干胰岛素针尖和生物可降解的针杆组成,针头被固定在一个压缩弹簧上,弹簧被糖包裹。当胃中的水将糖溶解后,弹簧会释放出来,将针尖扎入没有痛觉神经的胃壁,约一小时后会完全释放进血液,而胃壁下注射避免了酸性的胃液降解胰岛素。弹簧和胶囊的其他部分最终可通过消化系统排出。



研究人员还从豹纹龟“自我复位”的能力中获得启发,这种来自非洲的陆龟有高耸的龟甲,被翻转后可以挺身复原,由此研究人员设计出胶囊的形状,使其可以在胃中调整位置,保证针尖总能成功扎入胃壁。


研究人员对猪进行的实验显示,这种胶囊可成功递送300微克的胰岛素,后来他们还将剂量增加到5毫克,后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所需的胰岛素剂量相当。


论文作者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乔瓦尼·特拉韦尔索说,未来患者有望获得更轻松的服药方式,尤其对那些需要注射的患者而言,胰岛素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许多其他药物都有望适用这种方法。


下一步,研究人员将继续进行动物实验,并争取对这种胶囊开展人体试验。


论文链接: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3/6427/611


来源:新华网、中国生物技术网


相关进展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配备微针的贴片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变得更轻松

北卡罗莱纳大学顾臻教授团队: 人造细胞自主调控血糖,带来糖尿病治疗新希望!

四川大学张凌副研究员和林箐博士合作在胰岛素长效智能释药系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南京大学王乐勇教授/胡晓玉副研究员课题组在多响应性超分子诊疗一体化纳米体系用于葡萄糖识别和胰岛素给药研究方面取得初步进展

日本科研人员发明可自动释放胰岛素的凝胶材料

中山大学在口服胰岛素研究中取得进展

同济杜建忠教授提出 “以糖治糖”的糖尿病治疗新策略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