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避坑指南:研究论文写作小贴士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科学杂志社 Author 中国科学杂志社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一项科研成果的诞生正像一个小生命的孕育,瓜熟总要蒂落,与世人见面。如何用精准得体的语言和形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公诸于世往往是科学家们的痛点。有研究曾选取100篇来自美国多所大学的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半数作者母语为英语)的学术稿件,发现所有稿件都有文体和组织方面的错误,且错误种类繁多,统计结果惊到了吃瓜群众:

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的常见写作错误[1]

对读者来说,这些错误阻碍了他们精准地解读研究人员的科学思想;对作者来说,这些错误是稿件发表之路上的绊脚石;对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来说,这些错误让原本精彩的科研成果略显失色。

写作的过程无疑很痛苦。更糟心的是,你以为你在铺路,实际上却在不断挖坑,然后头也不回地毅然一跳。

因此,一份详细的避坑指南对于科研写作者们来说是多么重要!这份以典型research paper为例的避坑指南,希望能稍稍缓解你们的阵痛,让论文的产出过程不那么困难。

指南 1

论文题名应准确、简洁、清楚,并凸显此文与本领域其他文章的区别(原创性),最好不超过10-12个单词,并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冠词和说明性冗词,如:research on, studies of, review of, investigation of等。但也不能因追求形式上的简短而影响内容的表达。

指南 2

摘要应提供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并指出原创性,避免含有过多缩写(影响审稿人和读者阅读)。

指南 3

引言应避免宽泛的文献综述,应在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后准确地指出文章的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简要说明研究方法,避免冗长的叙述。

指南 4

材料与方法部分应提供足够的细节和参考文献,某些详细的实验过程或冗长的细节可作为附录处理。通常优先使用被动语态,且避免频繁切换语态(叙述的角度)。

指南 5

结果部分应报道重要发现,省略次要的信息或不相关的一般性内容;应回答论文的研究问题;通常使用过去时,但描述性论文中使用现在时。

指南 6

讨论部分尽量避免使用第三人称和被动语态,使用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会让讨论变得生动有趣。结果和讨论有时合并成一个部分。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并提供详细的内容描述。

指南 7

检查引用的参考文献。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献,删除未引用的文献。

指南 8

行文中,单词的位置影响读者对信息的解读。通常,句子开头是主题的位置,结尾是被强调的位置,因此,最好把熟悉的、简短的信息放在句首主题的位置,把新的、复杂的长信息放在句尾被强调的位置;主语要简短,并避免打断主语和动词谓语及动词与宾语之间的联系。

指南 9

要避免的坑坑实在很多,还有堆砌的名词词组,如

a condensed matter and quantum many-body theoretical physicist; 错误的比较结构;未定义的缩写;不一致的关键术语;指代不清;主谓语不一致等等。以下是一些常常被用错又不易察觉的词:

  • Equipment, evidence, research, literature, advice, progress在论文中一般用作不可数名词,不能加s/es。

  • 以ics结尾的表示某一学科的词看作单数,谓语使用单数第三人称形式,如dynamics, mechanics, kinetics。

  • Such as已有举例之意,句尾请不要再加and so on或etc.。

  • Respectively通常被滥用,有时作者要表达的是separately或independently[2]。

    误: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s of chromium and tungsten tricarbonyl complexes, respectively, were studied.

    正:The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s of chromium and tungsten tricarbonyl complexes were studied separately.

  • 关于所有格,请记住以下正确的形式:

    Celapino and Marshall’s results (二人共同所有只在后面一个加’s即可)

    People’s rights (不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加’s)

    Compounds’ structures (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只加’)

    Jacobs’s laboratory (以s结尾的人名仍然加’s)

终极指南 10

建议论文投稿前仔细审查文章的结构和语言,必要时请英语为母语的专家对文章进行修改润色,使文章的表达流畅通顺,让精彩的科研成果得到有效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美] 安吉利卡·H. 霍夫曼 著. 任胜利, 莫京, 安瑞, 刘徽, 译. 科技写作与交流:期刊论文、基金申请书及会议讲演.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2] Anne M. Coghill, Lorrin R. Garson, eds. The ACS style guid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3r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 姓名 单位 职称(或学位) 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