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材料科学家UCR殷亚东教授谈留美经历与心得

UCR官微 高分子科技 2022-05-03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殷亚东教授


殷教授简介

殷教授简介

入标题

殷亚东教授,材料化学家,江苏人,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 终身教授,同时担任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学校的客座教授。殷亚东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及界面化学,以发展新材料和利用新能源为主题,以化学合成、组装和功能化为主要手段,跨越材料、物理、生物及工程等多个学科,致力于研究纳米材料的新组成、新结构、新特性和新应用。殷教授发表论文近三百篇,多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上,SCI引用43000多次,H-index为95。 共取得美国专利二十多项,主持科研项目多项。其科研成就得到国际同行的一定认可,被名列2011年Thomson Reuters公布的全球顶尖百名化学家(Top 100 Chemists, 2000-2010)和全球顶尖百名材料学家(Top 100Materials Scientists,2000-2010)名单,并连续多年被认定为高被引作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他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门下的博士或博士后现在在国内多所院校担任教授,如葛建平(华东师范大学)、张铁锐(中科院理化所),高传博(西安交大),王文寿(山东大学),张桥(苏州大学),鲁振达(南京大学),何乐(苏州大学)等。


早期的科研经历和选择

早期的科研经历和选择

入标题

来到UCR之前,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工作,最开始的半年是在伯克利分校,后来的三年都在国家实验室。那时美国能源部刚刚在LBNL成立纳米研究中心Molecular Foundry,我的博士后导师A. Paul Alivisatos院士当时是中心的主任,他希望我能够留下帮助建设这个研究中心,所以把我从博士后直接升到了staff scientist,相当于国内研究所的研究员。然而那个时候我已经在申请一些大学的教职了,这些面试经历蛮痛苦的,自己提出的设想会受到很多质疑,有点被别人挑来拣去的感觉。所以当UCR的化学系给我职位后,我很快就接受了,尽管当时还有四个面试还没有去。

 

当时的这个决定,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包括我自己也犹豫过,因为来到这里工资只有之前的一半。我后来主要考虑的还是个人的成长空间,综合来说,在国家实验室里生存要相对容易,但如果想事业有大的发展,开始的过程就会相对困难,因为不像大学里面可以很容易招到研究生,必须主要依靠博士后或其他研究人员。但在国家实验室的人力成本非常高,申请到的基金会被收取非常高的管理费,因而招收一个博士后可能要比大学里多一倍的钱,所以受到的压力和需要的努力程度也很高。而且国家实验室有很多让人太过“舒适”的规定,比如出于安全考虑,在晚上或周末加班就不是很方便。既使自己想努力,想加班加点,但如果周围的人都是节奏比较慢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和团队的氛围同化。过惯了舒适的日子,时间长了再想努力就很难再做到了,更不用说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精力会下滑,所以想想还是趁年轻努力一下。

 

为什么选择UCR?不是这个学校比所有其它地方都要好,只是觉得UCR是个相对不错的平台,这里有很多的研究机会和发展空间,更多的是自己在已有的选项中作出了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选择。虽然现在的待遇上可能仍然不如当初的国家实验室,但是生活和事业发展不能完全只看钱,现在看来,我还是认为自己做出的是个正确的选择。特别是到了中年的阶段,当生活条件不再那么捉襟见肘时,越来越多的会用事业上的成功来要求和衡量自己。


在美国大学做研究的压力


在美国的许多大学里,教授在刚刚进入事业起步阶段时是有一定的压力的,通常有6-8年的合同任期,后面根据教学科研成果评估来获得终身教授职位。对大部分的华人教授而言,做科研和发表文章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本身很努力,读博士和博后这么多年训练过来,做比较好的科研还是可以的。一般对华人教授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拿funding(科研资金),怎么说服人家自己的研究是有意义的,值得投资,我们在读博士和博士后的时候这方面的参与和培训是较少的。我在最开始时,该从那里要钱都不是很清楚,这是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当然,最终没有拿到终身职位的华人教授也很少,因为一般我们都非常努力,也不太“任性”,愿意在科学的理想和现实间作协调,会为了生存而适当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以争取拿到足够的科研资金来继续自己的科研道路。


华人学生的变化

很多美国教授跟我抱怨,认为来自中国的学生不如几十年之前了,我不这样认为,相反,我认为现在有更多更好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只是早些年能来美求学进修的学生少,都是在国内经过各种困难而选拔出来的,当然都是能力顶尖的。而现在因为留学的渠道多了,求学的学生来源多样化,当然就比较容易碰到能力相对弱些的。但综合来说,我们的顶尖学生还是顶尖的,个人素质不会比以前的差,只会更好。比如说英语,我们那时学英语晚,老师也是速成的,基本在上大学之前,没有渠道接触过真正的英语交流。我刚到美国时的开始几天,基本不会口语交流,笔试还可以,所以有很长的一段去提高。但在我快要毕业时,新来的学生一下飞机就可以和机场人员流畅地交流,在十几年后的今天,留学生的英语交流就更没有太大障碍了,这是国内这些年以来基础教育的进步造成的。

 

当然科研的能力,不是完全由英语水平的好坏决定的。英语是众多项基础中的一项,基础很重要,但有基础不代表能够做好科研。现在我们的中国学生,普遍综合基础非常好,尤其是数学能力远超过美国本土学生的平均水平,语言能力也越来越好,所以平均实力是越来越强。但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做到活学活用,这是做科研的一个必要因素。就像能不能把装进瓶子里的东西倒出来:创新性就像是瓶颈,瓶颈在那,虽然里面塞了很多东西,却倒不出来。美国本土的学生多数是一些“宽口的瓶子”,学了一分,就能倒出来一分;我们中国学生可能学了三分,倒出来的却也只有一分。


中美的基础教育差异

我有三个孩子,老大高中,老二小学,老三还在幼儿园。孩子在这边开始上学之后我们慢慢感觉到美国的教育体制和国内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有时也会引起我们的一些莫名的担心,比如一般华人孩子的数学能力在班里是很好的,但是计算能力和国内长大的孩子又是没法比的。

 

美国的小学基础教育,讲求因材施教,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对他们的要求。比如有的学生如果加法学不会,就会很长一段时间一直练习加法。我们老大就曾告诉我们,在她和一些其他同学已经开始学习分数的时候,班上还有同学还在学习三位数的加法,老师非常耐心,那些孩子也没有留级的压力。因材施教的说法好像听起来很美好,可问题是,一进入中学,所有人都一样,大家的进度都平着来了,那些原来进度慢的学生在一些学科上就会感觉非常困难,因为知识上有断层了。所以有时我觉得似乎在国内被广泛批评的补课和留级这些做法也有其必要性,当然我不是做教育理论的,这方面认识比较粗浅。

 

美国的教育体制的一个后果,据我观察,就是导致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非常大的差别。我们在大学教育中,能经常遇到化学系学生不会简单数学运算的问题。我指的是简单的运算法则,还不是指数学技巧,比如把一个数从方程的一边搬到另一边,很多人不知道要变号。我曾经请教过我的一些美国的学生,得知美国的升学体制中,很多人可以绕开数学而上大学,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而一些基础知识的缺陷,用国内的说法就是偏科,对学生接受进一步的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是很明显的。我在一次热力学作业中出了一个送分题:一个直径一微米的球,分化成很多个直径为一纳米的球,总体积不变,表面积增加多少?我的本意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下纳米材料比表面高的特性,只需要用到中学数学知识,但结果上却成为了一道最难的题。很多本土学生不知道从哪方面着手,一个学生甚至写道:如果我能找到我的大脑在哪里,我就会解这道题。这种情况下,就算化学天分好,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去做好学习和研究工作的。

 

但美国的这种教育体制很有优势的一点,就是能够培养真正有能力和喜欢科研的人去做科研,就算他/她在其它学科相对较弱。中国教育中想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通才,事实上就剥夺了很多偏才和怪才的发展机会;更不幸的是,一些假的科学家进入了科研队伍,这些人综合考试能力很强,能凭着比较高的综合成绩考上好的大学,甚至考上硕士博士,却其实对科研没有兴趣,或者在科研方向上并无很过人的能力。这对于科学研究本身以及个人的发展可能都不算是一件好的事情,因为他们可能去做别的事情可能会更成功。反观美国,大部分在做科研的还真是一些真正对此有兴趣的人,至少我所接触的情况是这样的。所以我也无法完全断言哪边的体制更好,如果能把两种体制很好地融合,应该会是最好的,当然这会很难。从我个人来说,我一方面还有国内那种想法,希望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各方面都做的好,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能找到自己有能力和喜欢的领域去更好地发展,两种想法也经常出现矛盾。


来源:UCR官微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