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贾春阳教授课题组在电致变色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电致变色薄膜器件能够在外加电场激励下自主调控光学和热辐射特性,在智能窗、智能电子皮肤和新型电子显示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贾春阳教授课题组在电致变色关键材料与器件制备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系列进展,并被一系列国际高水平期刊报道(J. Mater. Chem. A, 2019, 7, 13956;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10, 35533;Electrochim. Acta, 2018, 286, 296;Polym. Chem., 2017, 8, 6981等)。论文第一作者分别为课题组研究生郑荣宗、潘建波等,贾春阳教授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第一署名单位。
近期,国际知名期刊J. Mater. Chem. A报道了贾春阳教授课题组在电致变色智能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WO3 是最早研究的电致变色材料体系,但目前WO3电致变色材料制备工艺繁琐、成本高、设备复杂等问题制约着其商业化进一步发展。在该项研究工作中,贾春阳教授课题组通过深入分析晶体生长与电致变色性能关系,提出了一种通过分子低温辅助水热在导电玻璃上直接生长纳米WO3薄膜的新方法,不但极大简化了制备工艺,而且该薄膜在低电压下可快速实现透明和蓝黑色之间的转换,同时具有优异的循环寿命。该研究工作为低成本制备高效、稳定WO3电致变色薄膜提供了新思路,对于实现其在智能窗领域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该项工作的创新性和重要性,其被遴选为该杂志封面进行亮点报道。在封面设计上,贾春阳教授课题组以电子科技大学银杏大道和成都西岭雪山作为电致变色智能窗的背景,在充分体现本论文研究工作的同时也蕴含了“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意境,更彰显了学校深厚的银杏文化底蕴以及现代科技与古代风韵的融合之美。
此外,贾春阳教授课题组还在国际上率先将自修复功能引入电致变色材料,极大提高其可靠性(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10, 35533; Polym. Chem., 2017, 8 , 6981等)。课题组制备了一系列以三苯胺为变色基团,呋喃和马来酰亚胺为自修复基团的智能仿生电致变色材料,得到了与变色龙皮肤类似兼具变色与自修复功能的电子皮肤,深入研究了自修复基团对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揭示了两种官能团的独立增效机制,极大提升了相应电致变色材料的可靠性。
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邓龙江教授、翁小龙研究员、谢建良教授及团队林媛教授的大力支持。J. Mater. Chem. A和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为材料科学领域知名期刊(中科院JCR1区Top期刊),2019年最新影响因子分别为10.733和8.456。
论文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19/ta/c9ta01333d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ami.8b1324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3468618317778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17/py/c7py01434a
来源:电子科技大学
相关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