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当好科研“领路羊”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来源:清华大学 万宁宁


他把自己和学生比作羊群,而他则是队伍中的“领路羊”,为学生指引方向,带领大家一起向着科学高地努力奔跑。


最熟悉的地方是位于何添楼的办公室和实验室,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总会出现在这里。


他认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只是科研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没有带来任何特殊改变,仍忙碌穿梭于办公室与实验室之间。


“对于我而言,这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更高的要求,今后的科学研究不仅要有‘高原’,更要出‘高峰’。”


他就是李景虹


“化学是培养高端人才的‘高地’”


上世纪80年代,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理念的影响下,李景虹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愈发浓厚,从事科学研究的志向也愈发坚定。


李景虹最感兴趣的是化学实验,于是他报考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的化学物理专业:“夯实学科基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为己任的精神始终鞭策着我。”


在李景虹看来,化学首先是一门基础学科——在近代科学发源中的作用不可磨灭,也是解决中国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学科。“我们常说,中国进口芯片的外汇花费最高,但其实高端化学品的外汇花费更多,自主化学品的生产仍然无法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


在清华大学的素质教育通选课程中,李景虹开设的“化学与社会”课程为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本科生提供了认识化学的一种方式,强调培养多学科交叉视野,培养同学们的化学思维以及对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化学学科不仅对于科学研究有用,对丰富知识结构、完善思维方式、提升创新能力都大有裨益。”李景虹说,“化学学科所具有的基础性、前瞻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等特征,不仅能让大家了解未来科学发展前沿、夯实学生的坚实基础,还能培养学生踏实的科学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他始终强调,基础学科就要有基础学科的地位。在2018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作为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科技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主委,李景虹在发言中围绕某些省份高考改革中出现的理科选考人数少、高中课程教学难度大幅降低的现象提出了两个问题:


“如何避免学生对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不愿意学、不愿意考?在高考改革中有没有这方面制度设计?”


“面对‘卡脖子’技术瓶颈,怎样强调基础课程和基础学科的重要位置,才能避免人才培养和储备的空心化现象?”


李景虹认为,基础学科的长远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理工科人才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清华的化学学科发展更为重要,他倡导加强本科生的基础学科培养,既要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又要有现代学科的交叉视野,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的科研挑战。他还强调:“授课深度要更加坚持,尽管满足学生意愿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是唯一标准,更要以课程需要和科学发展为前提。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用“盲人摸象”的态度进行科研创新


治学严谨,是学生们对于李景虹最深刻的印象。


每次开小组会,李景虹都要拿出一整天的时间,按照课题和学生的不同特点分为4个小组,连续开4次小组会进行深入讨论。“发给学生的每一篇文献,我都读过。”以严谨的科研态度身体力行地引导同学们。


他注重培养学生踏实向学的精神。对于新加入课题组的学生,李景虹要求在前两年内完整掌握“熟悉研究方向-阅读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数据的获取与分析-撰写数据报告-发表文章-学术报告”的全部过程,在全链条式的过程中养成科学规范。


他讲究因材施教。“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与阶段性成长是教育的关键。”李景虹说,“对不同的学生来说,A学生的优点可能就是B学生的缺点,培养人才要区别对待;对同一名学生来说,昨天的优点可能会变成未来登高的制约点,要在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及时提出不同要求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他还强调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这是人才培养最难的地方,也是最关键的所在,科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创新、在于发现,而创新思维的培养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李景虹说,“我愿意在创新的道路上永远陪伴着学生。”


他常常用“盲人摸象”和“田忌赛马”的故事鼓励大家打破思维定势,对客观现象进行再思考。“我们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对‘盲人摸象’的批评和对‘田忌赛马’的认可,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他进一步解释说,“盲人摸象”是探索科学规律、认识客观存在的必然方式,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不同角度一点点探索才能画出“大象”。因此,科学研究具有探索性、片面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具有多视野、长期坚持以及团队合作的特点。而“田忌赛马”看起来是聪明的,但是不具有持续性,如果大家都效仿田忌的做法,就会导致信誉缺失、规则不被遵守、能力无法提高等后果,长此以往,最终失败的将会是自己。通过这样的故事,李景虹希望同学们能够去伪存真,从经典故事中汲取力量,踏踏实实做科研。


“学生毕业离开课题组时,希望他们能带走两样东西:一份是光鲜的简历,一份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李景虹认为,传授知识是最低级的要求,而高级教育要能引起思考——对自己、对知识、对社会、对创造的思考,高等教育的核心就是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直都是李景虹培养学生的核心准则。


李景虹还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他提出的“建议研究生生活补助全面免征个人所得税”全国政协提案已经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予以落实。能够为全国研究生做一件实事,他感到很欣慰。



“最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超越我”


“一辆自行车,如果刹车坏了仍然可以骑;一辆汽车,如果刹车出问题了就不敢上路;一列高铁,若有一个零件坏了都不敢用;一艘宇宙飞船,一个小小的螺丝帽没拧紧都不行。越到科学前沿,越要有严格的要求。”李景虹经常勉励学生说,“现阶段的中国不需要我们做一个哐哐响的‘自行车’,而是需要一艘能够安全起航并返程的‘宇宙飞船’。”


李景虹认为,在正态分布的客观规律下,能做的事情就是把峰值提高。他把自己的课题组比作羊群,他扮演的角色并非“牧羊人”,而是“领路羊”——如果一味拿着着鞭子往前赶,前面的好学生就跑不动了;只有他跑在前面,带着学生一起往前冲,伸手拉一把掉队的同学,好学生才能跑得更快,所有人都不掉队。


他一直坚信,清华需要培养顶尖的学生,要在培养高端人才上重点发力。因此,李景虹十分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素养的长期培养。同时,他也感到十分欣慰:“在清华工作非常有干劲,因为我和同学们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科学研究需要讨论,需要质疑,更需要交流与合作。”


今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这一称号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李景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学生们的榜样,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追求,激励同学们不断进取。


对于李景虹而言,科研探索永无止境。他始终以国家需求为方向,以一流学术价值为要求,带领着同学们一路向前。“作为一名教师,我最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超越我,最期待的是学生的美好未来。”


“清华园是人才的聚集地,也是科学创新的发源地,更是一个能产生长远烙印的精神家园。身为清华教师,我将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在高原之上再建高峰。”面对未来,李景虹心中充满憧憬和期待,还有一如既往的踏实与坚定。



学生说

李老师永远是我们课题组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他三楼的办公室离实验室并不远,常常在科研间隙望见办公室里的灯光,就像黑暗大海上的灯塔一样,明亮又温暖。


他总是教导我们要思考——要有“思”,有深入有创新;还要有“考”,有求证有实践。这是李老师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最爱老师的地方。

——王颖


我至今仍清晰记得,当第一次拿到李老师对我文章纸质修改手稿时的震惊,手稿上“满目疮痍”,到处是补丁,那是我在博士期间准备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作功底还是对前沿的把握都不够成熟,但李老师却耐心地逐字逐句修改,大到框架结构、小到标点符号,所有问题都一一标明。后来,我才知道,对于实验室的每一篇文章,李老师均是如此。


毕业后,李老师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我的成长和事业发展,每当我因各种问题请教李老师时,总是能得到他的及时回复和解答,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爱,持续地影响着他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张开翔

李景虹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分析化学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基金委创新团队负责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9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化学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双学士学位,1996年获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


近年来致力于电分析化学、生物电化学、石墨烯分析化学、单细胞分析化学及纳米电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0余篇,论文被引用>45,000次,H index 106。2015年-2019年连续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有关生物传感研究工作之一入编了被广泛采用的教材Chemistry: The Central Science(《化学:中心科学》)的第12-14版(2010年-2020年)。长期为本科生讲授基础理论课程,获评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教师、Eli Lilly 亚洲优秀导师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等;为我国化学界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其中近40人成长为教授、副教授等科教中坚力量。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创新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电化学贡献奖等。任Chem. Soc. Rev., ACS Sensors、Small Methods 等期刊编委,并积极参与推动中国期刊的建设与发展。任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以来为我国的科技、教育、生态文明、公共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等重要国计民生领域积极建言献策。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